您的位置: 首页 > 便民百科 >

德语有哪些考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30 13:19:46    

德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有多种考试可以评估和证明学习者的德语水平。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德语考试:

TestDaF (Test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面向希望前往德国留学或需要国际承认的语言水平证明者。

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笔头表达和口头表达四个部分。

成绩分为TestDaF5级(TDN5)、TestDaF4级(TDN4)、TestDaF3级(TDN3)。

每年有三次考试机会,分别在3月、7月和11月。

DSH (Deutsche Sprachprüfung für den Hochschulzugang ausländischer Studienbewerber)

由德国各高校单独组织,主要考察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理解、处理和表达能力。

包括笔试和口试,通常要求达到DSH2等级才能满足德国大学入学要求。

ÖSD (Österreichisches Sprachdiplom)

奥地利国家认可的考试与评估系统,面向以德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

在全球近50个国家设有考试中心,与歌德证书具有相同的资格。

Telc (TestDaF-Test für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欧洲语言证书,由telc考试院组织的德语水平考试。

德语按照欧洲共同语言标准分为A1, A2, B1, B2, C1, C2六个等级。

Goethe-Zertifikat

由德国歌德学院举办,用于测试德语非母语者的德语水平。

考试分六个级别,对应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下的A1-C2六个等级。

大学德语四六级考试

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外语考试。

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语法与词汇、翻译及书面表达五个部分。

德语专业等级考试 (PGG-4 PGH-8)

仅限德语专业的学生报考。

PGH-8证书在就业市场上具有优势,类似于英语的专八考试。

CATTI (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包括笔译和口译两种。

分为三级翻译、二级翻译、一级翻译和资深翻译。

以上考试各有不同的难度和要求,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德语学习者。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考试进行准备

相关文章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 各方怎么接招?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本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关税”和“贸易”是这场会议最重要的关键词。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24日说:“主要经济体间达成贸易政策解决方案至关重要。”近来,挥舞“关税大棒”的美国正在与一些贸易伙伴就关税等问题进行磋商或接触,但到目前为止
2025-04-26 10:12:00

岳西县3504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暨体育与健康考试

4月14日,岳西县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暨体育与健康考试在岳西中学新校区正式开考,全县共3504名考生先后分39场参加考试。本次考试时间为4月14日至16日,为期3天。考试期间,考点实行全封闭式管理。2025年中考实验操作与体育2项考试共70分,其中体育与健康满分60分、实验操作满分10分。
2025-04-15 10:43:00

德国联盟党与社民党公布联合执政协议

当地时间9日,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德国联盟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一份联合执政协议。根据协议,执政联盟希望通过减税减轻德国公民和企业负担;执政联盟一致同意收紧难民政策;执政联盟同意在联邦总理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协调综合安全政策问题,对局势进行联合评估。此外,
2025-04-10 04:02:00

欧盟内部出现分歧,西班牙和意大利反对报复美国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欧盟征收20%的关税。但对于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欧盟内部却出现不一样的声音,法国和德国要求作出“强硬的回应”,西班牙和意大利则敦促欧盟“避免冲突”。据美国彭博社4月5日报道,西班牙和意大利高级官员在当天的讲话中发
2025-04-06 09:55:00

特斯拉德国汽车销量遭“腰斩”,2025Q1同比暴跌62%

IT之家 4 月 4 日消息,汽车媒体 eletric-vehicles 昨日(4 月 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德国联邦交通管理局(KBA)数据显示,特斯拉 3 月在德国注册量仅 2229 辆,同比暴跌 42.5%;2025 年第 1 季度累计注册 4935 辆,同比下滑 62.2%。该媒体认为导致
2025-04-04 15:10:00

小米事故警示录:谁是吞噬生命的帮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易思琳 报道“中国智驾的唯一敌人,不是技术进步本身,而是过度宣传和对用户的误导。”小米SU7致死事故发生后,一位车企人士在他的朋友圈写道。今年以来,汽车行业掀起一场全民智驾热潮。有的车企把2025年定义为“全民智驾元年”,要推动“智驾平权”;有的车企发布最新智驾系统,要
2025-04-04 00:19: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