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网联中国 | 科技之笔“慧”春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7 16:13:00    

来源:人民网

春分已过,万物勃发。

眼下,我国春耕春播正由南向北全面展开,AI、5G、无人技术……越来越多的“智慧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

江西省南昌县大田农社数字农业运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AI对话机器人进行测试;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天星村,村民逢人就夸稻田里的“机器狗”真能干;

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吉林一号”卫星正为耕地进行“CT扫描”;

福建漳州的港边村育苗基地,“AI虫脸识别”实现了虫害种类统计和数量分析,使病虫害管理从“事后补救”转为“事前预防”;

…………

今年春耕,中国多地乡村、田间地头与往年比——不一样!

江西省南昌县大田农社数字农业运营中心智慧大屏。人民网 涂诗轩摄

“小田同学,看看005号田块生产情况怎么样。”在江西省南昌县大田农社数字农业运营中心,机器人“小田”接到记者指令后,很快就把005号田块的影像呈现在运营中心的智慧大屏上,并根据田里各类传感器采集来的监测数据和大模型,研判土地施肥、植保等需求,给出了下一步作业方案。

“机器人‘小田’是我们数字化管理系统接入DeepSeek后的又一尝试。结合‘小田’给出的作业方案,工作人员还会进行实地了解,通过不断更新数据和反复测试,以提升‘小田’的精准度。测试完成后,将在今年春耕后的作物生长全过程中加入这一应用。”江西大田农社总经理邹泰晖说。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天星村智能巡检机器人“小胖”(左)和“小瘦”(右)。王玉萍摄

春管,江西大田农社有机器人“小田”,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天星村则有机器狗“小胖”和“小瘦”。

“小胖”和“小瘦”是天星村千亩稻田里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大家亲切地称其为机器狗。它们一只搭载了多线程激光雷达与DeepSeek深度学习算法,一只内置农业专用柔性关节,可自动避障、爬坡过坎,灵活穿梭于田埂间,实时扫描作物长势、分析病虫害、采集气象数据。

“不仅是‘巡检员’,更是‘决策大脑’。”成都市新都绿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巫元庆说,两只机器狗通过5G物联平台,可以实时将农田信息同步至云端,为田间管护提供“策略”。

在安徽省望江县漳湖镇的油菜田里,无人机正在精准施肥。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田间管护轻轻松松,已不是新鲜事。

湖北省广水市十里街道双塘村,蔬菜种植户李冬林站在田边,看着手机里的实时数据,心里倍感踏实。

“如今农田监测全程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啦!”李冬林介绍,大棚里搭建了5G直播间,可将农作物实时数据同步上传到手机端,实现对棚内温湿度、光照环境的动态监测。

“今年,村里的4G网络已经升级为5G,网络更快,智能设备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有了很大提升。”李冬林笑道。

“吉林一号”拍摄的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长光卫星供图

视线北移,沉睡的黑土地即将迎来春耕的“觉醒时刻”。

“咱‘吉林一号’卫星正利用多期亚米级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对长春市、梨树县等重点区域开展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监测工作,就像是给耕地做‘CT扫描’。”长光卫星农林领域应用负责人曲春梅轻点鼠标,吉林全省的备耕地块跃然屏上。

“为啥要给耕地拍‘CT’?”记者好奇。

“以前‘看天吃饭’,现在‘知天而作’。”曲春梅告诉记者,这套“扫描结果”整合了耕地信息、气象数据、农业机械化生产数据等,能将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精度提升至96%。

春耕插上“智慧的翅膀”,不仅让农业生产变得便捷精准,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楠木渡蔬菜种繁中心内的自动灌溉设备。人民网 涂敏摄

以春灌为例。什么时候放水?放多少水?过去要么大水漫灌,要么靠种田老把式“估算”,现在依靠科技,实现了“精打细算”。

江西省丰城市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刚刚翻耕完的土壤松软。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田间,将一个个传感器安装在泥土里。

“这是今年新投入使用的数字孪生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层深度和土壤墒情,可以识别需水区域和需水量,动态绘制‘田间需水地图’,避免大水漫灌。”该局信息中心主任张猛说。

灌溉节水,农药减量。

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东园镇港边村育苗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育苗盘和小型智能设备。

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东园镇港边村育苗基地,伫立在田间的“AI虫情测报仪”。人民网 李昌乾摄

“别看这些设备小,‘本领’大着呢!”漳州市蔬博果蔬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鹭斌介绍,这些伫立田间的设备是“AI虫情测报仪”,它们如同田间“哨兵”,实时监测害虫情况,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每当夜幕降临,设备顶部的诱虫灯自动亮起,飞蛾、蚜虫等纷纷被吸引落入收集盒中以进行“AI虫脸识别”。公司董事长王继顺表示,目前,“AI虫情测报仪”虫情预报准确率达70%以上,因虫害导致的农作物损失得以下降,农药喷洒周期可从传统的7—10天延长到20天。“相比传统方式,农药的综合使用成本也能降低30%左右。”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无人机驾驶拖拉机与无人机在田间忙碌。人民网记者 梁宏鑫摄

广西来宾市,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甘蔗种植机缓缓驶入田间,不一会儿,只见蔗行笔直如线,整齐划一;

青海海东市,种植户李善俊按下手中遥控器“开启”键,无人驾驶农机自动开始作业,一粒粒饱满的马铃薯种子被精准播撒入土中;

江苏南京市,农户章春打开“北斗智慧农服”线上平台点击“发布农活”,农机手接单后如约前往现场作业……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春耕是一年农业生产的开端。在中国的广袤田野上,科技的力量为春耕按下“加速键”,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相拥,为我们展示了田野的生机与活力,更展示了具象化的农业新质生产力,一幅幅“智慧春耕图”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帅筠 罗娜 朱虹 郭婷婷 李思玥 高飞跃 李昌乾 冯肖慧 马可欣 王丹丹 龙章榆)

相关文章

西南最大智慧草莓工厂来了

10万级洁净标准草莓生产车间,连进入参观前都要穿洁净服和经过消杀;采用最先进的“光配方”技术立体种植,光温水肥气精准调控,产量是传统地栽草莓的30至40倍……记者7月4日获悉,随着西南地区最大的规模化立体栽培草莓智慧工厂在温江建成投运,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杨其长团队研发的智慧立体植物工厂技
2025-07-05 10:24:00

今天,为党庆生!

初心不改奋斗不息祝福党的104岁生日 祝福伟大的祖国!推荐阅读☞补助、补贴!民生好消息!☞7月1日起,买药卖药有新变化,速看!来源:人民网;责编:乔明周;监制:苑玉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2025-07-02 11:31:00

金昌市农业农村局:深化“三抓三促”行动 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今年以来,金昌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守底线、兴产业、增动能,促振兴,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2025-06-26 17:31:00

上海高考分数线公布

6月23日,上海市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编辑 帆帆来源 人民网
2025-06-23 17:32:00

南平市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举行

6月20日,南平市政协六届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围绕“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议题深入协商议政。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出席并讲话,市政协主席吴添富主持会议。会上,市政协副主席肖光彪代表课题组作主题发言。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余建坤作重点发言。九三学社、台盟界别代表,市政协住顺昌、浦城、光泽委
2025-06-21 18:34:00

江西应用直升机开展超高压X射线带电检测

日前,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应用直升机开展超高压X射线带电巡检作业,提前做好电网迎峰度夏准备工作。巡检当天,一架直升机通过绝缘绳索吊挂着身穿全套屏蔽服的作业人员,沿既定航线将作业人员精准投放到带电运行的500千伏咸梦二线上。作业人员运用X射线机、控制终端等设备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压接管等32处位置进行
2025-06-19 14:25: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