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濒危国宝级!“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再次现身福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9 13:48:00    

来源:福州新闻网

记者昨日从福州市林业局获悉

“鸟中大熊猫”、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

再次现身晋安山间林地

去年,福州市郊首次记录到该物种

黄腹角雉再度现身市郊

对研究其分布和扩散意义重大

黄腹角雉 图源:视觉中国

“此次拍摄到的是只雄性黄腹角雉。”晋安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局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修复科负责人吴丹告诉记者,他们在野外布设了120台红外相机,每个季度回收一次,这几日在整理影像资料时发现,2月23日14时17分,黄腹角雉又出镜了。

镜头下

这只黄腹角雉正警惕地回眸

发生了什么?

顺着它的视线

一只棕褐色小麂出现在黄腹角雉后方

似有驱赶黄腹角雉之意

黄腹角雉并不服气

二者像是在对这片领地“宣示主权”

这次的发现让工作人员兴奋不已

去年底,福州植物园宦溪园区

记录到一只雌性黄腹角雉

“结合两次发现,可初步推断,

两次发现的黄腹角雉不是迷鸟,

极大可能在福州有稳定种群,

只是数量极度稀少。”

吴丹说

黄腹角雉属于中国特有鸟种

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仅仅分布在亚热带高海拔针阔混交林中

性好隐蔽,不善飞翔

常年栖息在

海拔600米至1800米的山林里

“福州城郊一带人类活动较为密集,所以一开始我们也没想到能拍摄到黄腹角雉,算是非常难得。”吴丹介绍,为充分了解地方生物多样性,去年起,晋安区组织开展了一项豹猫、小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哺乳类动物专项调查,并借此机会将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纳入调查范围,对域内野生动物种群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摸底。

随着新纪录的不断出炉,福州生物多样性“家底”愈发丰富。此次调查中,发现小灵猫、中华鬣羚、豹猫等兽类,黄腹角雉、白鹇、白眉山鹧鸪、仙八色鸫、凤头鹰等鸟类,以及阳彩臂金龟等昆虫。

这些珍稀物种,一般生活在森林茂密、植被丰富的地方,它们在福州被发现,也意味着本地有优越的生态条件。野生动物专家刘鹏宇表示,乌山、鼓山、鼓岭、福山郊野公园等都有原生物种的分布,一些野生动植物也越来越适应福州的环境。

市林业局资源站副站长沈秋林表示,通过这次调查,进一步摸清了福州生物多样性的“家底”,为全市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措施,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林业局发出倡议,市民尽量不要去寻找、打扰黄腹角雉,让它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自由生活。

记者:蓝瑜萍

相关文章

岳阳多方联动,救助失散麋鹿重返家园

岳阳晚报6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小平)6月25日下午,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救助,一头失散在洞庭湖边草丛中的麋鹿,被岳阳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的工作人员成功转移至救护车上。在现场一直守护这头麋鹿的市政协委员、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立文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当天午后,李立文在校园散步,走上
2025-06-27 09:30:00

福州连江长门炮台拟申报2A景区

福州连江长门炮台拟申报2A景区2025-06-24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见习记者 李嘉琪记者24日获悉,回应福州市人大代表关于系统修复长门炮台的建议,连江县政府正推进长门炮台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并计划通过添置大炮模型、整合周边资源、申报2A级景区等举措,深度挖掘其历史与文旅价值,将其打造
2025-06-25 06:06:00

如何护鸟——这些法律知识你必须知道!

我国作为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现有鸟类种数占世界鸟类种数的六分之一。陕西作为全国最为重要的鸟类繁殖地及迁徙通道之一,现分布鸟类561种,其中国家一级23种、国家二级99种、省重点21种。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保护鸟类
2025-06-16 10:21:00

协同共治金融诈骗新“马甲”

金融诈骗又出新手段了。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以“股票知识分享”“大宗交易”等为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动。从公告内容来看,不法分子大多冒用基金公司名义,通过搭建虚假投资平台、仿冒官方App,诱导投资者充值汇款甚至转账至个人账户,从而实施诈骗。等投资者发现不对劲时,不法分子早已卷钱跑路
2025-06-16 06:45:00

木根雕飘香!福州这个村,火了!

马保村位于福州高新区旗山脚下、溪源江畔东接新洲村,西靠旗山南与南屿镇交界,北邻蔗洲村近年来马保村沿着高新区“一村一品”的乡村振兴思路以“现代化服务型城市后花园”为定位开启了一场从传统农业向多元产业转型的实践01区位重构:传统村落遇上大学城地处福州大学城多所高校核心地段的马保村,曾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而
2025-06-13 08:25:00

连江1200万只海马“游”入市场

经过8个月精心培育 连江1200万只海马“游”入市场记者10日获悉,经过8个月的生长,连江沿海渔民利用保温大棚养殖的1200万只膨腹海马已达上市规格。连日来,当地渔民抢抓晴好天气,将海马捕捞后晒干上市销售。连江渔民抢抓晴好天气晾晒海马。(连融媒供图)海马是重要的海洋药源生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
2025-06-11 09:55: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