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工业重点产业链推进情况。近年来,渭南市工信局按照中、省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坚持以“链长制”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上半年,渭南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6、1.8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三位,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自实施“链长制”以来,渭南构建了“链长统筹、链主带动、专班服务、市县协同”的工作格局,形成了高效的产业推进机制。按照“一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发展规划、一批重点项目、一个工作方案”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年,渭南制定《渭南市工业领域2025年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从政策层面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上半年,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等部分重点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新材料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展现出重点产业链的强大支撑作用。
在链式招商方面,渭南积极融入全省招商格局,成绩斐然。上半年,联合省厅举办陕西铝镁钼深加工产业链推介招商签约互采对接会,成立金钼集团创新研究院,签约6个项目共近10亿元。通过举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支撑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大会等活动,渭南不断推动新材料等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此外,渭南还多次组织酒企参与“陕酒进香港”等活动,助力企业开辟海外市场,提升渭南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项目建设是产业发展的根基。渭南市建立重点产业链招商“四库”清单及年度重点工业项目库,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上半年策划包装43个招商项目,征集37个在谈项目。1至6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5.7%,152个重点工业项目80.3%已开工,充分体现了渭南在项目建设上的高效推进。同时,20个项目纳入工信部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清单,渭南还成功入选国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等,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广阔的平台。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渭南目前获批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筹建资格,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5家等多类研发平台。通过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户及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渭南不断提升产业链的安全韧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渭南市工信局重视以链式服务优化企业环境。以“一类(个)企业一场活动”形式,开展重点工业企业产品宣传推介活动,5至7月分别聚焦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新型建材、乳制品等领域,助力企业拓展市场。通过工业高质量发展暨民营经济工作推进会等活动,开展融资服务专项行动等益企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依托陕企通、渭南市企业码等平台,为9.8万注册用户推送超2300条政策资讯,企业诉求办结率达94.5%,有效提升了企业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
渭南市工信局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省市关于重点产业链提升发展的工作要求,坚持实施“链长制”,持续抓好工业领域产业链提升工作,优化政企沟通服务,坚定不移做优做强重点产业链群,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筑牢渭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奋力谱写渭南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乔刚)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