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不断 见证中华文明“璀璨星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0 09:43:00    

原标题: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不断见证中华文明“璀璨星辰”

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4年,内蒙古新发现3件红山文化玉龙,年度出土玉龙数量为近年之最,其中有一件是红山文化考古出土的体量最大玉龙,为红山文化研究再添新证。

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C”形玉龙,因体形大、工艺精被誉为“中华第一龙”。2024年,红山玉龙“家族”增添新成员,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元宝山积石冢发现一件长15.8厘米、宽9.5厘米、厚3厘米的玉龙,是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体量最大的一件玉龙。和玉龙一同出土的还有玉环、玉璧、玉蚕、玉鸮等百余件玉器。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党郁说,出土众多精美玉器的元宝山积石冢属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100年至5000年,是一处集墓葬建筑与祭祀建筑于一体的红山文化遗存,也是目前所知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处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红山文化建筑遗存。

“元宝山积石冢的发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形态。作为古国的红山如何奠立礼制,也可以在积石冢丰富的出土器物中找到新的重要线索。”党郁说。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约在距今5800年进入古国文明阶段。红山文化上接辽西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其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后续影响,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发现元宝山积石冢的赤峰市是红山文化的命名地与发祥地。在赤峰市东北郊,有一座名叫乌兰哈达的红色山峰,乌兰哈达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山”,赤峰这座城市因此得名,红山文化也因此得名。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西辽河流域,赤峰市境内已发现700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与赤峰毗邻的辽宁朝阳,发现了以圆形祭坛、积石冢、“女神庙”为代表的牛河梁遗址。

曾指导牛河梁遗址发掘的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三种遗址的发现,代表了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红山与凌家滩、良渚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说,虽然相距千里,但是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交往密切,例如红山文化有玉鸮,凌家滩文化有玉鹰,两者都体现了史前先民对飞翔的向往与崇敬,良渚遗址群出土的环状单体玉龙的形态与红山文化玉雕非常接近,正因为这样的交往交流交融,最终融汇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2024年是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这一年考古发掘的红山玉龙共有4件,除了来自内蒙古的3件,还有1件来自河北张家口的郑家沟遗址,这也是首次在红山文化核心区域之外发现的红山文化遗迹。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表示,红山文化的源头是沿袭了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但是红山文化晚期人群去向何方,目前来看可能是从内蒙古、辽宁向西迁徙了。近几年在张家口发现很多重要的红山文化遗存,进一步证实河北北部是红山文化晚期人群活动的重要区域,对于研究红山文化晚期人群去向提供了重要线索。红山文化“由东北向西南”的发展趋势,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新华社记者魏婧宇、哈丽娜)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紧急提醒:京藏高速包头至呼和浩特方向部分路段封闭!绕行路线→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三支队关于京藏高速公路应急交通组织通告由于G6京藏高速公路510KM+200M小东河大桥存在安全隐患,不具备通行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三支队决定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现通告如下: 一、
2025-07-26 12:04:00

音乐节为何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快乐密码”

最近,你的朋友圈被音乐节刷屏了吗?从福建厦门的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到江苏常州的太湖湾音乐节,再到吉林长春的哦啦音乐节,各色音乐节在多地火热开展。如今,音乐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快乐密码”。千里迢迢,不怕路遥,音乐节的魅力何在?在于音乐——乐迷能够在现场见到想见的歌手、听到想听的歌曲;在于互动——打破演
2025-07-23 09:36:00

内蒙古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验收管理措施

为切实加强节能验收工作,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闭环管理,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验收管理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该《措施》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施行。  《措施》围绕明确验收责任与基本要求、规范验收内容与验收标准、加强信息公开与档案管理、
2025-07-22 09:45: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丨展览上新 服务升级 河北博物院八大新展邀您“逛展消暑”

从古卷里溯文脉,于釉彩中见山河……这个暑期,河北博物院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国内多家文博机构,推出八大新展,让人们在消暑清凉中触摸文明的生长,拆阅历史的信函。本台记者 张思凡:微积分这个数学概念,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学习过,那"清代的微积分"您听说过没有?在河北博物院的冀藏古籍文化
2025-07-20 17:08:00

演“译”中原!第五届“讲好河南故事”外语演讲大赛正式启动

顶端新闻记者 金艾琳/文 宋亚猛 时硕/图、视频声临其境,演“译”中原!7月15日,第五届“讲好河南故事”外语演讲大赛启动仪式在顶端新闻举行。一场用多语种解码中原文化的语言盛宴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指导,河南省翻译协会、顶端新闻、河南国际传播中心、河南省经
2025-07-16 10:53:00

一颗荔枝里的人文经济学(评论员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盛夏炎热,蝉鸣荔熟。在广东陆丰市,国潮歌舞《给“荔”陆丰鲜达全球》和非遗钱鼓舞原创节目《鼓荔飘香》,为荔枝在海内外热销增添了别样文化味。在广西合浦县,荔枝丰收嘉年华主会场举行荔枝使委任仪式,重走古代“荔枝道”,以荔枝为媒架起合作桥梁。小小荔枝在文旅活动加持下,让“甜蜜经济”火出新高度。
2025-07-10 07: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