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不仅缅怀那些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而且要传承他们的不屈意志和伟大精神。6月20日起,“云南红河发布”客户端开设“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栏目,深入报道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战役及英勇献身的先烈,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共话和平发展新征程。敬请关注。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紧张阶段,为抵御日本侵略,各地积极发动地方民众武装联合抗日。在红河大地上,活跃着一支联合周边武装力量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抗日、固守着边疆安全的游击支队——滇越边区第一游击支队。
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日寇占领整个东南亚并紧逼中国云南省边境。日军分两路向云南省边境进犯:一路入滇西保山地区,另一路由中南半岛登陆占据越南、老挝等地,逼近滇南边境。
在此背景下,红河南岸土司及各族群众互相邀约同赴蒙自,谒见滇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卢汉,请求组织边防游击队共同抗日,保卫国土和边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卢汉认为此举既有利于边疆各族人民,亦有助于军事布防,遂同意组织边防游击队,并委任当时蒙自纳更土司龙健乾(哈尼族)为滇越边区(蒙自江外)第一游击支队司令,稿吾土司龙鹏程(哈尼族)为副司令,猛弄土司白日新(哈尼族)、敦厚里(水普龙、新街)区长普家喜(彝族)3人为副司令。
1942年11月,白日新在猛弄攀枝花(猛弄司署所在地)召集各大队队长举行联合指挥部成立典礼大会,共商抗日事宜。与会者有迤萨的姚虞卿、瓦渣土司钱祯祥、溪处土司赵桂生、六村土司孙宗孔、永乐土司普国泰、敦厚里代理区长普鸿文和李文明等(思陀土司李呈祥因故未到)。除敦厚里直属猛弄外,共组成6个大队。在整编成立的同时开始训练,并宣布番号、口号及宣传提纲等。
1942年10月至1944年12月,3年共轮训4个中队,约计460人。1943年2月,猛弄指挥部成立军士训练队时,六村提选精干壮丁12人到猛弄军训队受训,毕业后回原队。
在日军进入越南、法国军队向云南败退时期,游击队与驻防六村的滇军部队多次协作,破坏通往越南的交通道路:砍树阻拦、挖断要道、修筑防御工事等,以阻滞日寇重武器运输。
在《抗日战争时期防守滇南的第一集团军》一文中,参加滇南抗战的严中英回忆道:“江外(指红河右岸)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大敌当前,各族人民起而保家卫国。我军居民以走亲戚、做生意之机,混入越南境内,侦察敌情……广大军民同仇敌忾,士气旺盛,各部队坚守阵地,以逸待劳,并加强搜索敌情,准备好抗击消灭来犯之敌”。各族群众在抗日战争的紧要关头牺牲小我、顾全大局,为滇南战场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云南省警备总司令杜聿明命令于1945年12月底前撤销滇越边区第一游击支队,全部官佐遣散回籍,愿意进60军总队训练者,期满后给予复员处理。卢汉总司令即来令通知各部,勒令迅速撤销边防抗日游击队各级机构,一切关防钤记公章即时截角上缴总部。至此,边防抗日游击队宣布解体,绝大部分游击队队员被遣散回乡务农。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编辑:肖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