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院士赴鲁康养暨“空天一体、陆海联动”产业创新实践活动走进海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9 09:32:00    

6月16日,2025年院士赴鲁康养活动暨“空天一体、陆海联动”产业创新实践活动走进海阳。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毛河光、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中国科学院院士岳建民、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任和等深入调研,看产业全貌、观城市风貌。

盛夏的海阳,满城新绿,处处花开。这座滨海小城有什么独特之处?院士为何选择海阳?产业与生态文明齐头并进是最好的答案。

顺势而为

保障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调研中,卫星数据产业园、东方航天港指控中心(航天科普馆)让院士们印象深刻。

“海阳是一个能创新、敢创新的城市,在商业航天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未来拥有无限可能。”任和有感而发。

2019年抢抓我国第一次海上发射机遇,海阳市顺势而为,迅速启动了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着力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被列入中国航天白皮书,海阳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六年时间,发展航天事业,探索浩瀚宇宙,海阳从未停步。六年时间,海阳在最南端的滩涂荒原上,建造出了东方航天港。

回顾历史的时间轴,一个个节点性坐标跃然眼前:

2020年4月22日,海阳市成功举办东方航天港产业项目开工暨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正式按下了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的“启动键”;

2022年4月22日,成功举办空天信息产业及海上卫星发射与回收研讨会,李德仁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东方航天港,“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项目正式启动;

2023年7月15日,东方航天港指控中心(航天科普馆)建成投运,在火箭发射期间可为海上发射提供测发指挥、飞行控制、通信保障等全方位服务功能,非发射期间可作为航天科普体验、文旅研学基地;

2024年1月11日,“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在海阳附近海域发射成功,创造了全球起飞推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世界首型全固体捆绑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

2025年5月4日,东方航天港集团海上火箭发射及回收攻坚团队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是山东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集体;

2025年5月29日,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进行了首次海上飞行回收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如今,东方航天港成为我国唯一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29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落地东方航天港产业园,总投资约278.3亿元,全产业链布局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先后完成16次海上发射保障任务,累计将93颗卫星送上太空,发射频率越来越快,保障机制越来越成熟,配套产业越来越完善。“星上天”“箭量产”“船下水”“云上线”“馆开业”,五大核心能力不断突破。

工业立市

探索更智慧的能源未来

积厚以成势,登高更望远。

海阳是山东清洁能源第一县市,风电光电核电齐头并进。自2022年提出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来,海阳立足产业实际,聚焦清洁能源、航空航天两大主导产业,持续推进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建设,探索更智慧的能源未来。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重大项目的相继落户,时间再次证明,海阳是保障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展热土,充满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截至目前,海阳清洁能源产业已落户规模以上企业26家,2024年实现产值153亿元,全市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达到547.8万千瓦,列全省县域首位。

核电方面,总投资1550亿元的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项目建设正酣,山东核电有限公司3、4号机组已开工,预计2027年全面投产。全市共规划建设17台机组、4种堆型,总装机容量达1860万千瓦。

核能不仅能发电,还能供热。目前海阳已安全稳定运行六个供暖季,实现了园区级、县域级、跨地级市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成为了烟台海阳和威海乳山两地清洁供暖的重要保障,探索出了核能安全高效发展的新途径,开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能源供给新模式。

此外,海阳向海揽风,聚力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条。风电、光伏规划装机总容量854万千瓦。已投运的半岛南3号、4号、V场址3个海上风场,年生产绿电超过30亿度,“绿电”正源源不断输往千家万户。

向绿而行

产业发展擦亮绿色底色

当产业的轰鸣声在海阳上空回荡,这座城市并未忘记守护蓝天的初心。

六月的海阳,碧空如洗、草木葱茏。湿地水面上,水鸟蹁跹,它们时而跃出水面,时而与游人互动,这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上,更多了几分生机盎然。万米金滩,波光粼粼,海鸥在盛夏的朝霞中自由翱翔。夕阳西下,绚烂的余晖洒在波光潋滟的海面上,天空中的云彩也被染成一片金黄,大自然正以无限生机与活力诠释着海阳的无限魅力。

镜头记录生态之美,也折射出生态治理之功——以美丽海阳建设为主线,海阳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奋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生态环境各项指标稳中向好、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7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东村河入海口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海阳2023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4年被授予“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称号。

绿色,是海阳发展的“底色”生态,是海阳发展的“靠山”。一张“绿色牌”贯穿海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良好的生态资源奠定了富饶的物质基础,形成了海阳人敦厚豪爽的性格特点,孕育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特别是在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基因与绿色生态的生动融合,为海阳增添了发展新活力,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文美景。

在地雷战纪念馆,院士一行依次参观了“黄海之阳 正道沧桑”“石破天惊 敢试敢闯”“雷乡扬名 再谱华章”等主题展厅,通过观看历史实物、影像资料和场景复原,全面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创造性地运用地雷战术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内心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缅怀,久久驻足不能平静。

如今的海阳,既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期。院士们的选择,不仅是对产业基础的认可,更是对发展理念的认同。在追逐产业发展的路上,海阳绝不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这种承诺,让海阳的星辰大海之旅,注定与众不同。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姜祥 徐盛世

相关文章

贵州遵义市政协聚焦低空经济发展深入调研 ——在更广阔的“空中疆域”大展身手

【来源:遵义市政协_政协要闻】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新增长引擎”。着眼贵州,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贵阳贵安、安顺布局发展低空产业,并支持各市(州)在特色场景应用上取得突破”。立足遵义,低空典型应用场景亮相起步,全市有相关经营主体26家,其中拥有知识产
2025-07-14 13:09:00

北疆快讯 |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开幕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7月12日消息(记者 李艳红 李文华)7月12日,2025 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敕勒川千人会议中心启幕。  大会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共话产业发展新机遇。
2025-07-12 11:03:00

制造变智造 跟跑变领跑

制造变智造 跟跑变领跑秦皇岛经开区以绿色制造为引领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7月4日,在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在为即将发运的CAP1000蒸汽发生器做检查。记者 张 辉摄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到“嫦娥探月工程”系列卫星,近2000万片为航天器安全运行提供保障的特种玻璃在此生产;全球平均
2025-07-11 13:15:00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宋华民一行赴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考察交流

全媒体记者 杜宇卉 通讯员 徐青 李磊 高敏 刘傲雪 刘畅7月6日,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宋华民一行赴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考察交流。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忠厚等陪同考察交流。宋华民一行参观了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展厅,详细了解了研究院发展历程、创新机制和科技成果产出情况,重点了解
2025-07-11 11:46:00

贵州科学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推介会举行

7月8日,贵州科学城第二届科技创新暨四城联动交流周夏季系列活动之贵州科学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推介会在贵州科学城创新园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协同聚力 创新赋能”为主题,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阳市科学技术局、贵阳市总工会精心指导,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中南(贵州)贵阳贵安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办,贵州科学城
2025-07-09 10:55:00

诏安县县长带队调研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情况

7月4日,诏安县县长黄庆华带队调研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情况。黄庆华一行先后抵达四都镇城楼村荔枝优新品种生态种养基地、金都片区肉牛屠宰加工场、金都片区家禽屠宰场、金星乡牧草种植试验基地,与相关负责人亲切交流,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情况,现场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并就做好下阶段工作提出
2025-07-08 12:35: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