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气候外交“老兵”李高履新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6 20:48:00    

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部领导一栏更新,李高已担任该部党组成员。

此前一天,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已免去李高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职务。

生态环境部原副部长赵英民简历已撤。赵英民1964年12月生,已到龄退休,他此前分管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工作,2024年COP29大会,任中国代表团团长。

公开履历显示,李高,男,壮族,1969年9月生,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

1987年李高从广西考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1992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两年,1994-1997年在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97年7月进入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工作,先后任副处长、副研究员、处长,2003年赴美留学,获耶鲁大学环境管理硕士学位,2008年1月获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08年3月调入国家发改委,参与组建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2012年8月任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2017年10月任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2018年4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李高任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负责组织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组织拟定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规划、目标和政策,组织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等。2023年3月,李高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2023年3月以来,李高多次调研与落实“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等相关的议题,并在出席活动发言时也多次谈及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容。

李高也是新闻媒体的老朋友,多次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他曾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谈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时提到,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自2012年中国宣布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以来,这些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

2023年1月,澎湃新闻《临界点》月刊创刊,李高在创刊号上寄语,希望月刊成为政策制定者、科研工作者、企业家、社会公众等千千万万读者之间的桥梁,发挥新媒体独特的传播优势,普及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分享应对气候变化观点,交流应对气候变化实践经验,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绿色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建美丽家园。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相关文章

洞穴潜水失联73小时后获救 医生告诉你“失温”急救怎么做

【来源:扬子晚报】今年2月5日,两名科考队队员在广西百色市一个溶洞内潜水时失联,后经当地多部门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最终成功救出。近日,大量救援现场、救援细节首次披露,当事人在极端环境中尽自己最大努力维持体温、保存体力,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失温到底有多可怕?又应该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失温?为此,记
2025-04-28 10:27:00

强基计划|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公布

强基计划2025年强基计划拉开序幕,各试点高校已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即日起,烟台市融媒体中心将持续跟进解读分析,为考生作考前提醒。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公布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近日,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发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开启网上报名流程。《清华大学2025年强基
2025-04-25 13:55:00

惠企政策一键直达 | 蒙自市2024年惠企政策申报指南㊾

自省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2022—2024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以来蒙自惠企政策连续三年精准、便捷推送广大企业为帮助企业提供便捷、精准的惠企政策信息,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蒙自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023年到期延续执行和2024年国家、省、州、市新出台涵盖减税降费、
2025-04-24 15:25:00

@太原人 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有奖 查证属实奖励100元

4月22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万柏林分局了解到,万柏林区日前出台《损害生态环境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凡经查证属实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将给予100元奖励。《办法》规定,以下9种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纳入奖励范围:对生产经营者将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违法违规排出厂区外环境的;河道边雨
2025-04-23 07:00:00

“绿”焕新生,重庆提速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城乡建设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重庆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重庆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财政激励的工作思路,以能耗水平高、改造效益明显且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的医院、商场、酒店和机关办公建筑为重点,推动既有公共建筑由单一节能改造向绿色化综合改造升级,并创
2025-04-22 15:33:00

中国日报看山西|中国南极科考站启用新能源供电

《中国日报》4月22日第7版截图一套专为极地环境定制的清洁能源系统已在中国南极秦岭站投入运行。这一突破意味着中国成为首个在南极极端环境下实现规模化新能源系统运行的国家。56岁的首席科学家孙宏斌告诉《中国日报》,该项目标志着中国取得了极地能源领域绿色科学探索的里程碑,也意味着我国极地科考从“柴油时代”
2025-04-22 12:4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