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走进粤东西北(茂名)教研帮扶活动(小学劳动专场)”在高州市高文小学举行。活动通过课堂展示、教研沙龙、专题讲座等形式,为茂名地区劳动教育注入新理念、新方法,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来自省市200余名骨干教师参与研讨。

在课堂展示环节,高文小学劳动教育骨干教师黄雪娇以《创意杯垫》课程开启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对话,引导学生将广府窗花纹样融入亚克力杯垫创作;来自佛山市南海区的基础教育优秀教研组长蔡嘉则通过《巧手缝沙包》趣味课堂,用“一针二线三回穿”等口诀化教学,让劳动技能习得变得生动可感。两节示范课充分展现“做中学”的教育智慧,彰显劳动教育与美学创造、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
“劳动教育需要构建梯度化实施体系。”在教研沙龙中,广东教育学会学科带头人、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华口小学校长樊华锋提出的“分层目标设计”引发共鸣。其分享的《校内外相衔接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策略》直击资源匮乏痛点,提出“校内夯基+校外拓展”双轨模式,为乡镇学校盘活社区资源提供可行路径。广东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中小学劳动、生涯规划教研员梁惠燕以《“五育”视野下的劳动课程开发》专题讲座,系统阐释劳动教育从边缘走向核心的转型方略。

现场交流中,高文小学校长车慧清表示,将深挖冼夫人文化等本土资源,开发“非遗劳动”特色课程。参与教师梁岳容表示,专家指导破解了劳动教育形式化难题,“未来我们将设计更多像‘龙舟模型制作’这类融合传统文化的劳动项目。”
据悉,本次帮扶采取“送教+指导”模式,是广东省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系列举措之一。省教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跨区域教研协作,预计年内实现粤东西北地区劳动教育专项帮扶全覆盖,助力构建“五育融合”新生态。
撰文:叶洁 通讯员 钟家健
【作者】 叶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