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百多年前在上海徐家汇诞生的这份刊物,为何格外重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4 12:50:00    

一百多年前,天主教在华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期刊,在上海徐家汇诞生了。

这份刊物叫《益闻录》,是晚清时期创办时间较早、出版时间长久、规模宏大的中文期刊。在学界看来,它对中国近代社会史、新闻出版史、中西思想文化交流史、晚清西学东渐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

今年年初,上海图书馆收藏、整理的《益闻录》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近日,“《益闻录》(影印本)出版首发座谈会”在徐家汇书院举办。

这也是一份奇妙的呼应。因为当年,《益闻录》编辑部的办公地点,正位于今天徐家汇书院所在的区域。

日前,上海图书馆收藏、整理的《益闻录》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

何为《益闻录》?

《益闻录》由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出版发行,华人天主教司铎、报业先驱李杕主编,土山湾印书馆铅印。1878年12月16日至1879年3月1日,出版有试刊6号(期)。1879年3月16日正式出版第1号。初为半月刊,后为周刊、半周刊,16开线装。至1898年8月13日共出版1800号。1898年8月17日与《格致新报》合并,易名出版《格致益闻汇报》。

虽然是教会刊物,但《益闻录》中教会新闻和宣传教义的文章所占比例不多,它以摘录中西各报,刊载国内外时事、社会新闻,介绍西方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还载有诗文、各种杂论。对于戊戌维新运动、中法战争等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多有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益闻录》还长期刊载有“上海杂物市价”“钱洋行情”等信息,也会不定期发表各类院试、乡试、县试、殿试的试题和题名录,可以说是研究晚清社会史的一份重要来源。

全书分装43册,另附总目1册以便读者翻检。

作为一份创刊较早的近代刊物,《益闻录》也经历了清末民初以来众多的历史和社会变迁,文献存世的状况并不理想。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份刊物的原件现只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少数机构有收藏,且仅有上海图书馆的保藏最为完整。

此次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的《益闻录》,是据上海图书馆所藏,收录了该刊从1878年12月16日创刊到1898年8月13日改刊前,全部1806期原刊内容。全书分装43册,另附总目1册以便读者翻检。该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保护和传播近现代上海珍稀文献,推动学术文化的深入研究。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陈喆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孙瑜共同为新书揭幕

进入历史的场域

本次座谈会由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上海市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上海书店出版社共同举办。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李天纲指出,晚清天主教的“江南科学计划”包括天文、气象、地磁、博物、汉学等多项前沿领域的研究,《益闻录》属于其中的科普计划,是由中国学者主办的知识普及工作,对于推动一般知识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益闻录》是当时非常前沿和先进的杂志,不仅涉及自然科学领域,还广泛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各种信息。

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陶飞亚看来,《益闻录》记录了晚清中国社会变迁与中西文化碰撞,填补了天主教在华中文传播的历史空白。与《万国公报》相比,《益闻录》更注重中西合璧的知识传播,并聚焦本土社会议题,记录晚清社会的细节。

座谈会现场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周武直言,由于相关资料的稀缺,长期以来《益闻录》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与研究。此次影印出版将推动其在晚清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教会史、新闻出版史等多个领域的学术探索,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

徐家汇的历史,曾是上海文化发展的关键,而《益闻录》的影印出版,为学界和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揭示了当时的文化交融与历史进程。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宋浩杰说,如何扩大这些历史文化影响力,让更多人认识和重视这段历史,将是学界共同的责任。

合影

《益闻录》是“中西邂逅之地,海派文化源头”——徐家汇在近代传播西学,构建海派文明过程中的历史见证。当年《益闻录》编辑部的办公地点正位于徐家汇书院所在的区域。2024年,徐家汇书院和土山湾博物馆正式合并,成为徐家汇地区历史文脉的共同守护者。

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黄显功认为,此次图书首发会在当年《益闻录》编辑出版刊物的现场进行,是真正进入了历史的场域。

还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以来,上海书店出版社相继影印出版近代报刊史上著名的《万国公报》及其前身《中国教会新报》,此次完整影印出版《益闻录》,为近现代上海文史文献史料研究出版再添一块重要拼图。

影印本内页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相关文章

上海市总工会“五一”期间推多项重磅活动 全城致敬劳动者

中工网讯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上海市总工会准备了多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全市劳动者致敬。从云端小屏到户外大屏,从穿越城市上空的无线电波到地铁广场里的集中展示,今年“五一”期间,整个申城都将被浓浓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所围绕
2025-04-30 08:21:00

起步早、生态好、政策足!模速空间“C位出道”的阶跃星辰点赞“模都”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记者获悉,在“模速空间”展馆中,上海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阶跃星辰演示了旗下基础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基础大模型起到重要作用,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阶跃
2025-04-29 23:26:00

钱学森的第一位“老师”

“父亲是我的第一位老师。”钱学森曾这样回忆父亲,“他很懂得现代教育,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
2025-04-29 17:08:00

西岸美术馆上新!蓬皮杜开启“新风景”,大卫·霍克尼带你走“瓦格纳之路”

4月28日,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新一轮五年展陈合作首个常设展“重塑景观”开幕。同时开幕的还有特展 “建造上海:1949年以来的建筑、城市与文化”,以及沉浸式艺术展“大卫·霍克尼:更大,更近”,西岸美术馆以全新的姿态,迈入一个更具前沿性与开放性的阶段。杜布菲作品《幸福的乡间》蓬皮杜中心主任罗朗·乐朋
2025-04-29 07:35:00

直击沪农商行业绩会:连续五年不良率低于1%,下一步将聚焦四个“进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百年老店’,稳健是上海农商银行最大的特色。”在沪农商行(601825.SH)近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徐力表示。徐力用“六个稳”全面回顾了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在收入盈利、业务规模、资产质量、股东回报、品牌形象和战略策略方面的稳
2025-04-27 18:59:00

雷克萨斯刚落沪,上海园区电话被打爆:错过当年特斯拉,不能再错过丰田

4月25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正式对专业观众开放。就在上海车展开幕的前几天,丰田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正式靴子落地,这意味着全国唯二的外商独资整车企业都坚定地选择了上海。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外资整车和供应链企业非但没有远离中国,反而不约而同来到中国,集聚在上海车展,
2025-04-25 06:11: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