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海普陀与南京牵手,签署沿沪宁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合作备忘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8 16:45:00    

上海的“西大堂”普陀区,来到江苏省会南京,完成了沪宁铁路东、西两端的一次重要“牵手”。

据《南京日报》报道,2月17日,上海市普陀区党政代表团来南京考察,南京市政府与普陀区政府签署沿沪宁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合作备忘录。

报道称,两地主要领导进行了座谈。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南京与普陀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重要节点,都肩负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

他说,南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和关于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借鉴普陀在发挥科创优势、推动产业转型、营商环境建设、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与普陀一道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协同提升创新策源功能、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广度,把合作备忘录确定事项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和年度工作中,携手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和上海普陀召开沿沪宁协同创新工作座谈会。南京日报 图

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说,近年来,南京推动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城市建设展现大格局、社会民生实现新改善,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使命光荣、责无旁贷。普陀正把其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和全区的头等大事,力争把普陀打造成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引力场、智汇源、创芯孵化器和服务中心”。

他表示,南京和普陀地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两端,一带相连、内核相近、人文相通。希望两地进一步找准合作契合点,在产业协同上共创优势、在科技攻关上共同发力、在机制建设上共谋合作,更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沪宁沿线是贯通长三角东西向的经济大动脉,也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有专家认为,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范围,“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最有可能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带。

普陀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起点,2024年6月率先发出倡议,推动沿沪宁沿线地区协同创新,来自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普陀等“七市一区”科技局领导共同发布沿沪宁产业协同创新宣言。另外,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成立了新能源、新材料、司法鉴定、机器人、地理信息测绘五大产业“链式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化合作、相互赋能。

近年来,普陀区聚力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构建“中华武数”科创布局:“中”即中以(上海)创新园,“华”即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即武宁创新共同体,“数”即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其中,武宁创新共同体集聚了华东师大、同济大学(医学院)2所985高校,电科所、华东电力、测绘院等16家科研院所,机器人研发与转化等79个国家、市、区功能性平台,以及区内近千家科技企业的创新资源,是普陀服务辐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的“桥头堡”。

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个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南京科教资源丰富,拥有53所高校,其中12所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和学科,总数列全国第三;拥有3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2名院士;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全国第一,每万人中研究生人数全国第二。根据《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南京已跻身全球十大科研城市前五。

上海普陀与南京“强强联合”,将通过寻找彼此的契合点,共同推进创新策源、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有利于合力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文章

“既有工业硬核又有山水柔情”,全国网媒总编辑盛赞黄石独特魅力

长江网记者李建华 通讯员周波 柯陆珺慧“黄石既有工业硬核,又有山水柔情”,8月18日,“黄石,一个点石成金的地方”——黄石建市75周年全国网媒总编辑调研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29家新闻网媒总编辑走进黄石规划展示馆,了解黄石的城市历史文化、发展成就与未来蓝图。黄石矿产资源丰富,素有
2025-08-19 07:56:00

加快释放“人工智能+”的创新动能

【财经论语】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技术演进、产业变革、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从技术演进看,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飞跃。它拓展了人类认知边界,让我们对自然、社会和自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引发人类社会从工具辅助到自主决策,从效率工具到
2025-08-14 11:13:00

湛江:正奏响一曲激昂的“海上牧歌”

Transparency南海之滨的湛江,正奏响一曲激昂的“海上牧歌”。在霞山区,生蚝产业互联网平台以81%的入驻率推动传统渔业数字化转型;“湛江湾一号”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的试航,开辟了8万立方米水体的大洋鱼类养殖新纪元。坡头区的蓝水装备制造基地与海发公司项目齐头并进,风电总装中心的投产更添绿色动能。
2025-08-13 21:25:00

上海“双黄蛋”又来了!网友:下雨的传说听了好几天

当前雷电黄色预警高挂!出行注意安全!上海中心气象台2025年08月12日14时16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全市大部地区将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请注意防范。此前发布的高温黄色预警目前仍维持:有不少市民疑惑,这雨真的下了吗?对此“上海天气”回应:目前雨水多集中在嘉定和青
2025-08-12 16:56:00

600余名康养领域专家齐聚崇州 “康养黑科技”扎堆亮相

红星新闻网7月27日讯7月26日—27日,2025年第四届中国智能康复学术与产业大会在崇州举行。会议以“人工智能赋能康复医疗”为主题,重点加强“政医学企”多维度合作,推进人工智能+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街子古镇群康养旅游度假区为调研样本,邀请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彭明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国
2025-07-27 19:54:00

电影《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破1亿

今天,电影《南京照相馆》单日票房破1亿元。1937年的南京,日军进行数周大规模屠杀。《南京照相馆》中,躲藏在照相馆的普通百姓们想活,更想将记录日军暴行的底片护送出城。来源:央视新闻
2025-07-26 21:3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