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访中国财科院赵福昌:加力补贴促消费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重要体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9 07:43:00    

每经记者:石雨昕 每经编辑:廖丹

3月5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

在2025年赤字率和举债规模创新高的背景下,财政政策资金将投向哪些重点领域?《预算报告》提出,2025年主要财政政策涵盖八大方面。其中,支持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赵福昌研究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时表示,将支持扩大内需列为首位,并明确大力提振消费,体现了我国近年来强化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考量。过去,我国在稳经济政策加力方面,更多依赖政府投资,而消费短板弱项相对明显,要有效持续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消费的短板弱项需要补齐。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提升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NBD:请问在大力提振消费方面,如何体现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赵福昌:大力提振消费,需要把握做好四个统筹,统筹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统筹优化供给与扩大需求,统筹提振消费与改善民生,统筹激发当前消费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综合运用相关财税政策工具支持消费,财政真金白银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大消费品补贴力度,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释放消费需求。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并将手机和平板纳入补贴范围,降低消费者的购物成本,撬动更多大宗消费。同时,新增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政策,减轻当期支出压力,激发消费动力。

二是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让居民收入更稳定,增强消费能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对不同群体针对性出台相应的待遇保障政策,对老年人,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适当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加强对失能老年人照顾服务的支持;对幼儿发放育儿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对学生,进一步提高资助补助标准,扩大政策覆盖面,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等,对城乡居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做好困难群众救助,等等系列措施,更好惠民生、促消费。

三是支持消费新热点发展增加供给,让有能力消费的人有得消费。支持扩大健康、养老、托幼等服务消费,促进数字、智能、文旅、体育等消费新热点加快发展。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扩大入境消费。同时,加大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力度,将新增贷款贴息政策,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家政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的经营主体,财政对经营主体给予贷款贴息,增加更多优质服务供给。

四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通过降本促进消费。深入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支持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进而为促进消费进一步创造条件。

这些都体现了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方面。

NBD: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是今年财政政策的重点,请问可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举措?将产生哪些影响?

赵福昌:民生保障历来是财政政策重点,今年积极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惠民生保障,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重要体现。具体将表现在就业、医疗、养老、人口等方面。

一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支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加力支持稳就业,促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和重点群体就业问题。

二是强化卫生健康服务保障。推动“三医”协调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发展,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到每人每年99元)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提高30元到每人每年700元)。支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突出需求导向,做好卫生健康人才培养。

三是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

四是完善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普惠养老服务,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合理安排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NBD:我们注意到,今年赤字率和举债规模均创新高,对此应如何解读?

赵福昌:2025年赤字率大幅提升,举债规模超过以往,这是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统筹考虑财政收入形势和支出需求、兼顾需要与可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做出的安排。从需要的层面看,是满足经济稳定发展需要,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从可能的角度看,要强化财政可持续,要与财政可承受能力相适应,国际比较,我国政府仍有加杠杆空间,特别是中央政府有较大的加杠杆空间,从今年的政策安排看,也是体现了这种结构性加力的特征,中央政府加杠杆力度相对更大。同时,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供给和政策空间。

NBD: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近12万亿,创新高,在此背景下,是否会加快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与过去相比将产生哪些更为积极的影响?

赵福昌:债券加快发行,政策靠前发力,尽可能早落地,是政策力度的体现,总体上要结合政策项目实施条件、宏观经济运行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合理把握。同时,结合近期相关会议要求,有效带动民间投资,也在今年会有进一步体现。

另外,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创新高,要使用好,要提高投资效益需着力做好如下几点:一是在使用上优化结构保障重点。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进一步向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倾斜。

二是完善分配机制更好发挥债券项目效益。优化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完善专项债券额度分配,提高专项债券规模与地方财力、项目收益平衡能力的匹配度,对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建立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的项目申报审核机制,规范和加强对专项债券形成资产的管理,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效益。

三是合理安排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要做好项目前期准备,提升工作质量,避免“钱等项目”,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合理安排发行,提前下达,做好部门协调,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尽早落地形成实物量。

NBD:2025年将加大中央财政本级科技投入,请问如何能更好发挥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

赵福昌:要着力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强化科技任务与经费统筹,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一是夯实创新基础。支出将进一步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础研究比重,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

二是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全力保障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做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经费保障,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

三是做强科技力量。完善与各类创新主体使命定位相适应的分类支持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突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强化央地协同,支持国际、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

此外,着力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对制造业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强回报 重创新 增信心 已有452家深市公司积极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

自2024年2月启动,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已实施超过一年。据统计,已有452家深市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增强聚焦主业意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文化及理念塑造成为深市公司的共识。实证分析显示,“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
2025-04-29 12:35:00

宁夏惠农农商银行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今年以来,宁夏惠农农商银持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的投放力度,优化工作流程,助力惠农区创业就业形势向稳向好发展。截至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8户、金额6962万元,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达1150人。惠农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石嘴山市出台的系列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优惠政
2025-04-29 12:20:00

宁陕县财政局:多举措提升财政投资项目评审质效

本报讯(记者 陈涛 通讯员 周俊湦)今年以来,宁陕县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财政工作部署,围绕“规范、高效、精准”目标,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强化监管、提升服务,扎实推进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为政府投资项目把好“造价关”。完善制度,规范评审流程。修订《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程序的通知》,细
2025-04-29 10:35:00

中国银河证券章俊:资产重估重塑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

马静 编者按:在当前全球局势中,地缘冲突频繁,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美国近期出台的所谓“对等关税”,本质是贸易单边主义行径,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影。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与庞大内需市场的坚实底气,以强硬姿态有力反制。如今,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大韧性与潜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传统产业转
2025-04-28 15:47:00

重磅清单发布!对民营企业有啥好处?

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取得新的重要成果。新版清单有哪些变化?对民营企业有啥好处?相关部门还有哪些安排?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Q新版清单有哪些变化?A:《清单(2025年版)》修订坚持“该减的坚决减,
2025-04-28 10:19:00

美贸易战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持续升级的贸易战以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整体提高将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近期和长期增长,而政策缓冲空间减少也将继续弱化全球经济应对未来冲击的韧性。差异性强且快速调整的政策以及恶化的市场情绪预计还将引发全球资产价格的调整波动,并引发货币汇率以及资本流动的巨大震
2025-04-25 16:2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