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年内IPO撤否数量大减,还有188家企业排队审核;年内ETF资金净流入约2000亿,沪市占七成 | 券商基金早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8:27:00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NO.1 年内IPO撤否数量大减,还有188家企业排队审核

在之前拟IPO企业大批量撤否之后,今年以来IPO折戟的数量逐月减少,4月份以来尚未有拟IPO企业终止审核。相较而言,拟IPO企业过会、注册生效的进展不断。今年以来至4月16日,共有13家拟IPO企业过会,其中4月份以来有5家企业过会;共有18家注册生效,其中4月份以来有3家获得注册批文。截至目前,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共有在审IPO企业188家,由45家券商保荐。其中,国泰海通手握的IPO在审项目最多,多数申报科创板上市;保荐项目数量排在前五的还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中金公司,这些券商保荐的项目全部申请在北交所上市。

点评:年内IPO撤否数量大减,市场环境趋于稳定。对拟IPO企业而言,过会与注册生效进展顺利,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对券商板块,尤其是国泰海通、中信证券等保荐项目较多的券商,业务收入有望增加。整体来看,IPO市场回暖,将提振股市活跃度,但需关注后续审核节奏和企业质量。

NO.2 年内ETF资金净流入约2000亿,沪市占七成

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4月16日,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在国泰海通“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介绍,2024年两市ETF净流入约1.2万亿,其中沪市ETF净流入8400亿;今年以来,两市ETF资金净流入约2000亿,其中沪市ETF净流入近1300亿,占比约七成。上交所数据显示,当前,ETF产品数量已经迈入“千只时代”,总规模3.9万亿元。其中,股票ETF规模2.9万亿,沪市股票ETF规模超2万亿。沪深两市千亿规模以上宽基ETF为6只,百亿规模以上ETF达29只。

点评:ETF资金持续流入市场,沪市占七成,显示出投资者对沪市蓝筹股的青睐。沪市ETF规模超2万亿,反映出市场对指数化投资的认可。此趋势可能推动相关行业板块的资金流入,提升市场整体活跃度。

NO.3“专业买手”FOF持仓揭晓,100只主动股基被持有市值过亿

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被称为“专业买手”的FOF(基金中的基金)组合的全持仓揭晓。从持有基金数、持仓份额、持仓市值等指标来看,成本较低、风格确定而清晰的指数型基金受到众多FOF的青睐,而一些投资风格稳健、长期业绩较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同样获得了FOF的垂青。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末,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共有125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被FOF持有,其中121只基金的FOF持有份额在5000万份以上;从持仓市值的角度看,有100只基金被持有市值在1亿元以上。

点评:FOF持仓揭晓,显示指数型基金和稳健主动权益类基金受青睐。这表明市场对低风险、风格明确的基金需求增加,或推动相关基金规模扩大,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对股市整体而言,FOF配置方向或成为市场风向标,引导资金流向,提升市场稳定性。

NO.4 多只银行股股价创新高,基金一季度加大配置力度

在股市震荡加剧、债市利率下行的情况下,高股息、低波动的银行板块成为资金关注的“香饽饽”。4月16日,大盘延续弱势震荡,行业板块多数下行,银行独立向上,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01%,斩获“五连阳”,多只银行股盘中齐创历史新高。最新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向来被基金低配的银行板块,在今年一季度获得了多只基金加仓。受访基金公司认为,资金越来越关注高股息和低波稳健的确定性,银行的类固收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点评:银行板块近期表现突出,多只个股股价创新高,反映出市场对高股息、低波动资产的青睐。一季度基金加仓动作表明,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股的配置价值认可度提升。债市利率下行环境下,银行股的类固收属性更具吸引力,有望持续获得资金流入,对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亏了几百亿的日产,开始赔钱卖电车

作者:源Auto 潘卓伦“N7这台车真的不赚钱,但是亏多少不能说。”在4月27日的新车发布会后,东风日产商品规划总部副部长尚顺事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说新车不赚钱,准备靠新车同款办公椅补贴。在发布会上,东风日产发布了一款尺寸比天籁略大的纯电动新车——日产N7,售11.99万元起,同时还将N7卖点之一
2025-04-30 11:56:00

成都银行2024年报:资产、存贷规模连续四年千亿级增长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生 夏一铭)4月29日报道4月28日晚,成都银行发布的2024年报。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分别站上12500亿元、8800亿元、7400亿元新台阶,连续四年实现千亿级增长,成长性保持行业领先;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突破220亿元、120亿元新关口
2025-04-29 17:18:00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宁夏惠农农商银行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今年以来,宁夏惠农农商银持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的投放力度,优化工作流程,助力惠农区创业就业形势向稳向好发展。截至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8户、金额6962万元,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达1150人。惠农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石嘴山市出台的系列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优惠政
2025-04-29 12:20:00

中国银河证券章俊:资产重估重塑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

马静 编者按:在当前全球局势中,地缘冲突频繁,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美国近期出台的所谓“对等关税”,本质是贸易单边主义行径,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影。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与庞大内需市场的坚实底气,以强硬姿态有力反制。如今,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大韧性与潜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传统产业转
2025-04-28 15:47:00

直击沪农商行业绩会:连续五年不良率低于1%,下一步将聚焦四个“进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百年老店’,稳健是上海农商银行最大的特色。”在沪农商行(601825.SH)近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徐力表示。徐力用“六个稳”全面回顾了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在收入盈利、业务规模、资产质量、股东回报、品牌形象和战略策略方面的稳
2025-04-27 18:59: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