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体温41℃,男子突然晕倒昏迷不醒!医生:此病迎来高发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12:31:00    

今日立夏,作为夏季的首个节气,立夏后气温还将逐渐升高,与之息息相关的疾病重回人们视野,“热射病”便是其中一种。

在烈日下作业多时

六旬老人突然昏迷

“患者意识模糊、体温41℃、无汗……”近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罹患“热射病”的张大爷(化名)。医生表示,60多岁的张大爷是在烈日下作业多时突然倒地,昏迷不醒,路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护车送至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

经过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一系列抢救,患者目前已脱离危险。

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丁国娟介绍,“热射病”医学上称为“热休克”或“重度中暑”,是由于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机制失衡,身体产热大于散热,从而使机体中心体温骤升,达40℃(104°F)以上,伴有昏迷、意识障碍、汗闭三联征以及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普通中暑与“热射病”有什么区别

医生表示,中暑一般能分为三类,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三型。如果患者出现肌肉疼痛或抽搐、无汗、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甚至休克等情况,需要格外重视,很可能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占中暑的8.6%—18.0%,其死亡率高达70%—80%。如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42℃甚至更高。

如今气温还不算高,

为什么张大爷还会中招呢?

医生解释,气温不高时中招“热射病”大多有几种特殊原因。首先,部分人存在过度保暖的情况,由于昼夜温差比较大,有些人仍会开暖气或使用电热毯,导致身体散热不畅。其次,若在运动过程中穿着过多,将自己包成“粽子”,也会导致汗液蒸发受阻。最后,如果长时间待在密闭环境,如高温车间、车内或通风不良的室内,也容易导致中招。

如何预防中暑乃至“热射病”

出现意外该如何急救

医生介绍,预防中暑乃至“热射病”需要从多方面下手: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高温暴露,减少在烈日下活动,选择凉爽时段出行;少量多次饮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尽可能选择宽松、浅色、吸汗的衣物。此外,老人、儿童属于高危人群,要避免单独留在高温环境。

如发现疑似“热射病”患者,要立即送医或协助拨打120,随后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期间可以使用各类办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或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还可以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被单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

来源:潮新闻

相关文章

体温41℃,男子突然晕倒昏迷不醒!医生:此病迎来高发期

今日立夏,作为夏季的首个节气,立夏后气温还将逐渐升高,与之息息相关的疾病重回人们视野,“热射病”便是其中一种。在烈日下作业多时六旬老人突然昏迷“患者意识模糊、体温41℃、无汗……”近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罹患“热射病”的张大爷(化名)。医生表示,60多岁的张大爷是在烈日下作业多时突然倒地
2025-05-05 12:31:00

19岁女生输头孢过敏身亡!曾呼救医护未果拔针自救,医院拒道歉

湖北的陶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一次看似普通的输液,竟成了19 岁女儿陶兰(化名)的人生终点。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读的陶兰,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就诊,被诊断为肠胃炎。输液室走廊上,陶兰静静坐在长椅上,盯着吊瓶里的头孢曲松钠缓缓滴落,突然,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袭来,陶兰呼吸急促。
2025-05-03 22:10:00

司徒浓柏:扎根基层,8500多名居民“指尖上的医生”|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

广州市黄埔区鱼珠街金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诊疗室内,五六位居民轮流接受全科医生司徒浓柏的推拿诊疗,朴素狭小的过道里还排着男女老少患者的长队。诊室的墙壁上挂满了锦旗,但留下了一块最醒目的白墙贴着A4纸大小的微信二维码以方便居民添加微信好友,电脑屏幕右下角的微信图标不停闪烁——这是他的“第二诊室”,微信列表
2025-05-01 08:21:00

陕中二附院妇五科完成复发性子宫癌肉瘤盆腔转移淋巴结切除术

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五科团队迎难而上,在毫米级解剖间隙中完成高难度转移病灶切除,为晚期复发患者重燃生命希望。“6年前那场手术很成功,我以为彻底告别了病魔……”当73岁的李阿姨带着复发的检查报告再次走进妇五科诊室时,盆腔内4cm的转移病灶如同定时炸弹,将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瞬间拉回残酷的
2025-04-29 17:08:00

洞穴潜水失联73小时后获救 医生告诉你“失温”急救怎么做

【来源:扬子晚报】今年2月5日,两名科考队队员在广西百色市一个溶洞内潜水时失联,后经当地多部门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最终成功救出。近日,大量救援现场、救援细节首次披露,当事人在极端环境中尽自己最大努力维持体温、保存体力,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失温到底有多可怕?又应该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失温?为此,记
2025-04-28 10:27:00

可怕!差点毁容!无锡人千万别拍

随着气温回升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从武汉市第三医院获悉,截至4月20日,该院今年接诊隐翅虫皮炎患者达200余例,其中,4月11日单日接诊患者达20例,较去年同期激增35%。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陶宇莎分析,隐翅虫活跃期提前,与近期气温显著升高相关。日前,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皮肤科诊室,32岁
2025-04-27 06:3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