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月沪市ETF日均成交额环比增加超27%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3 22:30:00    

每经记者:李娜 每经编辑:彭水萍

2025年2月,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的创新步伐显著加快。国内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及科创综合价格指数ETF正式发行,最终总募集规模达到191.57亿元。与此同时,国内首批自由现金流策略类ETF也顺利进入市场。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月,国内首只卫星通信主题ETF成功发行。

新品持续亮相,大中型券商自然成为ETF首发的主力渠道。

最新一期的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沪市ETF共有638只,总市值为27481.25亿元,较上期增加 1.47%,总份额为16468.06亿份,较上期减少3.88%。当月 ETF 累计成交金额为35304.13亿元,日均成交金额为1961.34亿元,较上期增加27.13%。

券商在ETF赛道竞争激烈

2月沪市ETF日均成交金额环比增幅逼近30%,与权益资产的强势表现密切相关。

“2月ETF的交投活跃,在DeepSeek(深度求索)引发全球机构对中国资产,尤其对科技股价值重估时,科创综指ETF的推出也引发了投资者的热情。”某中型券商财富管理人士表示。

具体来看,沪市2月券商经纪业务非货币ETF成交额居前三位的证券公司为华泰证券、华宝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成交额在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10.67%、6.47%和6.39%。

与1月相比,华泰证券依然是月度唯一市场份额占比超过10%的券商。华宝证券的市场份额从1月末的5.43%提升至6.47%,位居第二;国泰君安证券的ETF成交额的市场份额同期从4.9%升至2月的6.39%,位居第三。1月末排在第二位的银河证券则降到2月的第五位,其市场份额占比小幅下降至5.35%。

另外,从前三十名券商来看,2月中金公司取代东莞证券进入成交额排行榜的前三十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上交所发布的券商经纪业务2月持有ETF规模排名中,申万宏源和中国银河证券依然遥遥领先,分别为19.6%、19.57%,合计为39.17%,较1月末小幅上升。

2月持有ETF规模前十名的券商依然是老面孔。唯一的变化就是华泰证券的市场份额占比微幅上升至4.55%,超过国泰君安证券,排在第六位,两者的差距只有0.03个百分点。此外,广发证券、平安证券的经纪业务持有规模也相差不超过0.3个百分点,显示出券商在ETF赛道的竞争尤为激烈。

数据进一步显示,2月,券商经纪业务ETF交易账户数量排名中,华泰证券和东方财富证券依然占据前两位,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1.66%、10.3%。

平安证券2月经纪业务的交易账户数量回到前三位,市场份额占比为5.7%。银河证券交易账户数量占比为5.29%,降到第四位。

流动性服务基金有增加

上交所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上交所基金市场共有主做市商21家,一般做市商12家,共679只基金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较上期增加12只,其中664只基金获得主流动性服务。有做市商的ETF为625只,占全部ETF的98%,覆盖股票ETF、跨境ETF、债券ETF、商品ETF、货币ETF等类型。

2025年第二个做市月度,主做市服务评价3435项,做市评价中,AA占25%,A占42%。一般做市服务评价640项,做市评价中,A占95%。主做市商的平均集合竞价参与率为99.66%,平均连续竞价有效参与率为91.0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深市方面,截至2025年2月末,深交所基金市场共有流动性服务商27家,共为440只ETF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

尽管ETF的赚钱效应下滑,券商抢夺ETF市场份额的脚步并没有停止,相关赛道的竞争日益激烈。

从沪市数据来看,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在ETF业务的多个细分指标上展现出显著优势,如经纪业务ETF成交额、持有ETF规模、ETF交易账户数量等方面均名列前茅。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后,减少了管理费分成、尾随佣金收入,但在ETF发行大潮下,券商也已形成新的模式。那就是,券商对ETF业务更多是打包的思维,不再是以往单一产品的对应,而是对涉及的融资融券、券结、托管、做市等其他业务的综合考虑。”前述中型券商财富管理人士指出。

毫无疑问,在ETF业务方面,头部券商占据优势,与此同时部分中小券商也在加速追赶,如华宝证券依托自主开发的指数产品投资管理系统,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的ETF投资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成都银行2024年报:资产、存贷规模连续四年千亿级增长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生 夏一铭)4月29日报道4月28日晚,成都银行发布的2024年报。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分别站上12500亿元、8800亿元、7400亿元新台阶,连续四年实现千亿级增长,成长性保持行业领先;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突破220亿元、120亿元新关口
2025-04-29 17:18:00

强回报 重创新 增信心 已有452家深市公司积极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

自2024年2月启动,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已实施超过一年。据统计,已有452家深市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增强聚焦主业意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文化及理念塑造成为深市公司的共识。实证分析显示,“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
2025-04-29 12:35:00

全球科研城市百强中位居31位,济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规上工业产值近六成

4月2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建设科技强市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介绍有关情况。新黄河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南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据悉,济南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实现再进位,多项关键指标稳居全省首位,为省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
2025-04-29 11:34:00

发布亮眼一季度报后,东阿阿胶股价跌停:现金流隐忧引发争议|大鱼财经

4月27日,东阿阿胶(SZ000423)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了稳健的双位数增长,数据表面亮眼。资本市场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东阿阿胶股价在次日交易中触及跌停,引发了投资者之间的激烈讨论。一季度业绩亮丽与股价罕见跌停根据财报,东阿阿胶在2025年第一季
2025-04-29 08:14:00

硅片综合市占率下滑,TCL中环如何扭转颓势?

“经营战略偏差、业务结构存在短板以及一些经营决策失误。”TCL中环(002129.SZ)董事长李东生在年报中对业绩巨亏原因如是说明。2024年受行业阶段性去产能影响,主产业链上市公司普遍亏损。TCL中环作为硅片领域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成本领先以及初创了210大尺寸硅片,但行业寒冬中,决策失误被放大
2025-04-28 20:30:00

广州酒家:一季度营收10.46亿元,同比增长3.34%

4月28日,广州酒家发布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6亿元,同比增长3.34%;归属净利润5101.02万元,同比下降27.93%。(企业公告)
2025-04-28 19:42: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