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每年200多批次中外团队来这里深度研学 在神农秘境读懂美丽中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3 08:01:00    

大九湖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通讯员 朱宏明 摄)

编者按

湖北名山大川多,四季皆秀色,无处不风光,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眼下正值春回大地、樱花盛开的美好时节,本报特开设“来自湖北的请柬”专栏,诚邀四方宾客纵览神农秘境、武当神韵、三峡壮美,领略文武赤壁、白云黄鹤、铁血红安,共同见证支点建设的万千气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春保 通讯员 丁苗苗 杜华

三月神农架,万物竞发。

大龙潭的冰雪开始消融,山上金丝猴群日渐活跃,树林中不时身影闪现。

千里之外的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Zaman博士(中文名:扎慢)密切关注着大龙潭动态。去年,他在这里深度研学9个月,刚刚完成实验。

“神农架的研学之旅,让我对‘美丽中国’有了更深了解。”3月10日,扎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贡献多样性保护“中国方案”

官门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基地内,负责人姜治国仔细观察小勾儿茶的长势。

眼前这株不起眼的植物,曾经“消失百年”,姜治国和他的团队让它重焕生机,“成功繁育了40多株,不久之后它们将从实验室走向野外”。

拥有4000多种植物、700多种动物,神农架是全球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关键地区之一。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受到世界关注。”在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辉看来,神农架肩负着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的使命。

金丝猴,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为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神农架组建了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金丝猴保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16个综合性科研平台,并创新建立了金丝猴保护地联盟。

神农架在金丝猴遗传多样性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我们首次认识了它的社群结构特征,搞清了它的谱系。”姚辉介绍,受益于科学保护,神农架金丝猴数量已增至1618只,活动面积扩大到400平方公里。

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其中就有来自巴基斯坦的扎慢,他长期致力于金丝猴多样性保护研究,渴望在神农架研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研学人员在记录金丝猴日常习惯,收集金丝猴粪便。(通讯员 杜华 摄)

与世界共享生态研学资源

天还没亮,方吉喜就上山了,他要追踪金丝猴群的动向。

方吉喜是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监测员,天天与猴子打交道,双方已达成默契,“它们每天能看到我们,就不会跑远”。目前,基地周边稳定生活着100多只金丝猴。

野生动物研究最难的是无法连续、近距离、无干扰地观察记录它们。大龙潭基地经过多年尝试,突破了这一瓶颈,成为国内外金丝猴研究者首选研学地。

与世界共享生态科研资源,神农架相继建成开放了9个研学基地,大龙潭就是其中之一。

姚辉是大龙潭基地第一批工作人员。在他看来,开放共享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神农架,也有利于基地更好向外借智。

近些年,大龙潭基地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持续开展研学合作,100多名研究生、博士生先后前来进行为期一年的研学。

“我们长期积累的基础数据,提高了他们研学的效率。”姚辉介绍,双方已联合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40余篇被SCI收录,“大龙潭在业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地域文化和生态之美让人着迷

近三年,神农架每年接待中外研学团队200多批次,上万名研学者在这里读懂了“美丽中国”。

扎慢就是其中一个。去年初,他慕名来到大龙潭开展博士后研究。

“这里人与猴和谐相处,让我能够近距离长时间观察它们,了解它们的行为、生活方式、沟通方式,比如它们如何照顾宝宝,如何照顾家庭。”

在神农架,扎慢收获了意外惊喜。

他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东道主的热情让他温暖,别样的民俗让他感受到中国地域文化的博大。

神农架的“生态之美”让他着迷。

研学之余,扎慢参观考察了大九湖、官门山、神农顶、神农谷等生态景区。从生态研学导师口中得知,官门山景区分布着2800多种植物,扎慢感到不可思议,“那里还有各种类型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大鲵、麝鹿和中华蜜蜂,每样都很神奇”。

说起大龙潭基地工作人员,扎慢充满敬意。姚辉20多年专注金丝猴保护研究,从一个中专生成长为博士生,成为金丝猴保护领域权威专家。基地负责人黄天鹏,在大龙潭坚守了近20年。

从他们身上,扎慢看到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未来:“有这样的守护者,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美。”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卢旺达资深媒体人:中国发展成就为非洲国家提供宝贵经验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基加利8月16日电(记者吉莉)卢旺达资深媒体人杰拉尔德·姆班达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包括卢旺达在内的非洲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姆班达于2021年出版英文专著《中国与卢旺达:有效领导是转型治理的关键》,该书回顾卢中建交以来的合作成果
2025-08-17 11:04:00

“浪浪山”的故事,何以打动人心?

2023年,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里在浪浪山辛苦打拼的小猪妖,曾让无数人共情共鸣。今年夏天,那只小猪妖又回来了。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影元文化等共同出品的《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正在热映,上映14天票房超8亿元。在新片众多的暑期档,该片为何能赢得观众认可?根植传统,探索故事新表达—
2025-08-17 06:57:00

“国宝”现身公安县!首次完整记录……

近日十多年前曾被宣布在国内绝迹的珍稀鸟类——彩鹮在公安县崇湖国际重要湿地重现身影并且全过程被完整记录这是国内首次完整记录彩鹮繁育过程该消息迅速引发媒体和专家广泛关注今年4月底,崇湖湿地工作人员巡湖时,首次发现两只彩鹮出双入对的踪迹。从4月底到8月初,这对彩鹮“情侣”频繁往返于繁殖区域、湿地公园及周边
2025-08-16 12:13:00

从生态理论到发展实践的中国答卷——写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

绿竹苍翠,荷香清幽,今天的余村处处皆景,很难想象20年前“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的窘境。变化,始于一个关键抉择。时光回溯到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湖州市安吉县考察,高度评价余村下定决心关闭矿区、全面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2025-08-16 07:16:00

2025中国西藏第六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收官

图为参赛骑手冲过终点线。自治区体育局提供本网桑珠孜8月10日电(记者 旦增嘎瓦 杨子彦 欧珠次仁 洛桑平措 旦增央啦)8月10日上午,2025中国西藏第六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日喀则赛段(第四赛段)顺利完赛并举行闭幕式暨颁奖仪式。作为本届赛事的最后一个赛段,骑手们从江孜县英雄纪念碑广场出发
2025-08-11 13:45:00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石宇奇加冕男单 中国队揽四冠

新华社江苏常州7月27日电(记者丁文娴、王恒志)2025威克多·中国羽毛球公开赛27日展开各单项的决赛争夺,中国队选手四度站上最高领奖台:石宇奇、王祉怡分获男、女单打冠军;冯彦哲/黄东萍、刘圣书/谭宁分别登顶混双和女双。当天除男双外,其他四个单项的决赛都是国羽队内较量。男单决赛在3号种子石宇奇和新锐
2025-07-27 20:5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