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来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门何以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21:07:00    

近日,江门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与创新发展大会召开。江门提出,力争3年内成功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广东也将支持江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作为中国侨都,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多重重大意义。为实现申报目标,江门如何系统梳理和提升保护管理体系,更好彰显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并进一步探索传承利用新路径,努力为全省全国贡献更多经验?本期来论,邀请专家深度解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赵中枢>>

在国家历史叙事中找准江门定位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重新识别自身文化基因、重返国家历史叙事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关乎文化自信的当代重塑,更牵涉城市在未来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对江门而言,申报的真正意义,在于从城市本身、区域和国家层面的视角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并将其价值与载体的关系阐释明白。跳出“一城一地”的视角,将独特的侨乡故事有机融入国家宏大叙事,以此实现从“地方文化名城”向体现“国家层级历史文化标识”的跃升,真正擦亮“中国侨都”这张金名片。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规划师 马向明>>

把侨乡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力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步入深度融合新阶段,各城市积极围绕“差异化定位、功能互补”的发展导向,探索高质量成长路径。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的独特优势究竟何在?答案明确指向其深厚而鲜明的侨乡历史文化——这不仅是城市的身份象征,更是江门在激烈区域竞争中避免同质化、实现特色发展的关键战略资源。

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承担着制度创新与开放引领的重要使命。江门凭借与北美乃至全球各地长期、紧密的人文与经济联系,天然具备成为大湾区“内外联通枢纽”的差异化条件。

因此,江门的核心发展定位,应是建设“以侨为桥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双向开放节点城市”。后续相关文化保护、活化与创新工作,紧密围绕这一定位展开,才能真正将历史积淀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五邑大学侨乡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 张国雄>>

“侨”是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逻辑主轴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竞争格局中,能否以独特文化基因构建清晰价值脉络,是城市脱颖而出的关键。对于江门而言,“侨”是贯穿城市发展的核心线索——从骑楼、侨批等侨文化遗产塑造城市独特风貌,到侨胞“爱国爱乡、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淀成城市历史底蕴,再到当代侨文化活化实践赋能社会发展,“侨”不仅是江门的历史底色,更是申报工作的逻辑主轴。

因此,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必须紧扣“侨”这一主线,通过梳理侨文化对城市风貌的塑造、对历史底蕴的积淀、对社会发展的赋能,明确其在中国侨乡体系中的标杆地位,让申报工作既有扎实的文化支撑,又具鲜明的差异化特色。

侨文化对江门的独特意义,既体现在侨文化遗产塑造的城市风貌上,更蕴含于其承载的侨胞精神中,二者构成申报工作坚实的“硬支撑”。

江门市委政研室工作人员 黄仕成>>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赋予江门城市新的活力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守护文化根脉的紧迫性看,江门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广东唯一同时拥有两项世界遗产的城市,但随着老一辈侨胞离世,侨批背后的故事、侨宅建造的细节等“活态记忆”正加速消逝,一些历史文化面临“碎片化记忆”甚至永远失去修复与传承的可能。

申报名城既能为历史文化遗产划定“安全边界”,又能通过梳理江门历史文化脉络,让千年文脉在城市更新中得以传承。从推动城市能级跃升的战略性看,江门在区域文化竞合中面临“有资源却无品牌”的尴尬境地,近年来为提升历史文化影响力,江门扎实推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创新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探索统一的文化品牌与系统开发,不断丰富城市内涵。面向“十五五”,申报名城不仅能为江门争取专项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更能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商业、文创产业深度融合,让“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赋予江门城市新的活力。

主持人:吴惠芳 潘晓晨

【作者】

江门来论

相关文章

来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门何以能?

近日,江门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与创新发展大会召开。江门提出,力争3年内成功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广东也将支持江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作为中国侨都,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多重重大意义。为实现申报目标,江门如何系统梳理和提升保护管理体系,更好彰显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5-09-08 21:07:00

筑幸福之城!近三年辽宁改造老旧小区3026个

一城之兴,兴在民生底色;一城之美,美在品质内涵;一城之胜,胜在精细治理。夏末秋初,广袤的辽沈大地上,公园绿地生机盎然、市井街巷焕然一新、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目之所及皆是井然有序、整洁靓丽的城市景象。近年来,辽宁各地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为笔,以高质量发展为墨,书写着宜居城市的深度
2025-08-31 01:07:00

“浪浪山小妖怪山西游记”启动仪式在太原举行

  本报讯 8月29日晚,“数智赋能 晋享山河”2025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嘉年华暨“浪浪山小妖怪山西游记”启动仪式在太原植物园举行。  活动现场,“壁上丹青”数字壁画展、“AR山西古建路书”大空间体验区、“何以文明”移动博物馆、MR铁佛寺“诸天宇宙”沉浸空间等四大数字文旅项目亮相,通过创新技术将山西古
2025-08-30 07:14:00

七夕氛围浓!城阳巴士主题车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夕佳节,浪漫氛围渐浓。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市民在出行途中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城阳巴士公司以“诚载美好”文化品牌为核心,在932路公交车上精心打造了“七夕”主题车厢,将传统节日文化与便民出行巧妙融合,为市民乘客带来了一场别样的 “移动文化盛宴”。走进932路“七夕”主
2025-08-29 13:43:00

全国13家主流媒体“打卡”枣庄,在这里看见城市转型“新答案”

8月27日下午,“‘媒’好同行 遇‘荐’枣庄”媒体采风行启动仪式后,来自全国13家网络媒体的嘉宾先后走进枣庄中兴文化博物馆、枣庄辣子鸡博物馆、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及枣庄市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从工业历史、非遗美食、生态科技、红色文化四大维度,探寻这座老工业基地“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发展路径。本次媒
2025-08-28 10:22:00

人民之城 以发展指数托举民生幸福指数

深圳市坪山区大山陂水库绿道周边山水相依,生机盎然。在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机器人陪老人跳广场舞。朝气蓬勃的深圳学子。8月8日,深圳质子治疗中心正式启用。从深中通道开通人城双向奔赴,到城市保障房体系构建“出圈”,从“10分钟社康圈”到多维度养老网络,从生育友好城市到基础教育学位增长量居全国之首……多年来,
2025-08-26 08:18: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