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促进心育与德育有机统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4:34:00    

作者:李蓓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林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心育与德育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育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和人格发展,而德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极端事件频发的当下,深入正确地理解心育和德育的关系,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理论研究将心育和德育视作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二者在目的和理论基础、工作原则和内容以及教育途径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心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和医学等学科,注重满足个体基本心理需求,以维护心理平衡与和谐。德育的理论基础是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强调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和维护,其内容往往与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

其次,心育尊重学生自主选择,鼓励学生在自我探索中成长,主要涉及人际关系、情绪调节、自我认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成长为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个体。而德育则强调价值引领,致力于将社会和国家期望的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主要涵盖政治、思想、道德和法治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再次,心育途径虽较为多元化,但更倾向于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日常观察、心理测查和诊断,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心理健康课程、团体活动、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学科渗透等方法来实现育人目标。德育则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课堂教学,以“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为载体,采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和道德评价等方法来达成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德育是一种从上到下的价值规范取向,注重社会价值观的传递和内化;而心育更偏向于一种从下到上的个体支持取向,注重满足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促进其自主成长。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发展历史、资源限制和认识偏差等多种原因,不少学校将心理健康工作归于德育部门负责,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心育与德育之间正确关系的认知不足,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从政策体系、组织架构和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德育在原有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心育的专业空间被挤压。不少学校简单将心育工作依附于德育工作,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让未受过系统训练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这一做法,一方面易导致心理问题道德化,如将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意志薄弱”;另一方面,还易产生心理工作方法偏差,如将心理咨询误认为是“说服教育”,将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简单化为开学初集体测验。此外,在对心理工作成效进行评估时,误将“纪律好转、成绩提升”视为心理工作有效的唯一凭据。这些现象都严重忽视了心育的独特性,使心育工作名存实亡,无法真正达到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为在实践工作中更有效地整合心育与德育工作,提高心育工作效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为心育与德育工作搭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的平台。

首先,要保障心育和德育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尤其是明确心育的独立地位。在组织架构上,心育应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列,具备完整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条件,特别是设立单独的心育专项经费。在专业建设方面,要打造专业的心育师资队伍,开设专门的心育课程,保障心理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的正常运行。在具体实施中,应以“由下至上”的工作范式为主,定期与不定期、正式与非正式地监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设并提供多种学生可求助的资源和途径,根据学生心理需求给予适当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获得归属感、能力感和自主感。

其次,要在心育中充分发挥德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将心育始终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之下,可以确保心育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避免因过分关注个体需求而忽视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培养,或者因片面关注个体当下的情绪问题而忽视对其长期品德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引导。

最后,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德育。德育是学校开展心育的重要契机,而心育也是德育的必要条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个体的积极心理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依托。品德问题往往是心理行为问题的外在表现。如果在德育中忽视心育,就无法解决学生内部的深层心理问题,品德发展也会受阻。

具体而言,由于心育和德育的共同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价值观,两者可以在目标构建、内容融合、工作方法、环境创设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有机结合。例如,设计包含社交技巧指导的社区服务手册,将志愿服务要求与社交能力训练相结合;在责任教育中渗透抗逆力的培养,通过“压力接种(免疫)训练”帮助学生提升面对挑战的能力;在讲述模范和英雄人物事迹时,增加对个体内部心理活动和心理韧性的分析,探讨模范和英雄人物在应对挫折时的心理策略和价值观底色。此外,心育和德育都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这也是二者结合的重点。值得关注的是,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外,班主任在学校中往往同时承担德育和心育的任务,是连接德育和心育的重要桥梁与中坚力量。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对班主任的培训,使其同时具备两种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心育与德育的融合和发展,最终实现“以心育德、以德润心”的理想境界。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相关文章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时强调   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   提升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熊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29日下午同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交流。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全面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代表工作制度化
2025-04-29 20:16:00

权威发布:70项改革创新项目!威海统战12条措施“同心改革·聚力发展”

4月29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周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其成,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公绪亮,荣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曲兆文,介绍《2025年实
2025-04-29 18:23:00

提升工作水平!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举行

29日,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2025年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举行,全市各县(市)区社会工作部,街道、社区书记及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代表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培训会邀请省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指导处处长李罡开展专题讲座。李罡围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赋能、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等核心内容,结合典型案例
2025-04-29 17:32:00

【打造书香合水 建设文明城市】合水县不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让阅读点亮校园

近年来,合水县各学校不断健全读书长效机制,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点燃学生读书热情,着力构建“时时能读、处处可读”的书香校园,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近日,三里店小学第三届校园读书节开幕。本届校园读书节以“最美人间四‘阅’天,春风漫卷书香来”为主题,通过搭建读书
2025-04-29 17:14:00

宁陕县财政局:多举措提升财政投资项目评审质效

本报讯(记者 陈涛 通讯员 周俊湦)今年以来,宁陕县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财政工作部署,围绕“规范、高效、精准”目标,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强化监管、提升服务,扎实推进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为政府投资项目把好“造价关”。完善制度,规范评审流程。修订《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程序的通知》,细
2025-04-29 10:35:00

旬阳市双河镇西岔完全小学:小小运动会 大大体育梦

【来源:安康发改委_校园动态】4月23日,旬阳市双河镇西岔完全小学举行2025年春季田径暨趣味运动会,在彰显办学特色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释放活力与激情的平台。作为一所乡村完小,学生虽少,学校对学生仪式感教育不能少。在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中,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彩旗飘扬,鼓乐喧天,各班方阵迈
2025-04-28 22:28: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