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自为战”到“区域联动”
铺就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通途

校园招聘会现场。
在全国城市日益聚焦人才竞争的当下,包头正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招才盛会,在人才争夺战中突出重围。5月15日,包头师范学院校园内热闹非凡,2025年包头市春季校园招才引智七所高校联合招聘活动在此火热开场,“包揽人才 头等大事”的主题横幅高高悬挂,彰显着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极度渴望与重视。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应届毕业生们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穿梭在各个展位前;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则热情地介绍企业情况、岗位需求,不放过任何一个招揽人才的机会。“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优质岗位,而且涵盖的领域这么广,真的让我看到了留在包头发展的好前景。”包头师范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兴奋地说。
长期以来,区域人才流动渠道不畅,一定程度影响着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包头市举办的这场招聘会令人眼前一亮,以创新之举成功撕开困局的突破口。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等七所高校携手合作,整合教育资源,构建起高效就业平台。66家单位带着1202个用人需求强势入驻,岗位覆盖教育、科研、制造业、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以前参加的招聘会,高校之间各自组织,企业资源有限,这次七校联合真的给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生张嘉伟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他还是很愿意留在包头工作。
不仅如此,跨区域的盟市联动更是此次招聘会的一大亮点。与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的合作,首次开启包头市与东西部对口协作盟市引才跨区域服务联动。184家来自其他盟市的优质企业带来近3000个岗位需求,彻底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促进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自由流通。在现场,巴彦淖尔市飞尚铜业有限公司人事招聘专员冯慧忙得不可开交,她表示:“我们有色金属企业急需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这次七校联动的招聘会,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合适的人才,几所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我们的需求高度契合,大大提高了我们引才的效率。”“此次我们带来了1400多个岗位,包括机械类、师范类、医学类等,希望更多的毕业生到我们的企业工作。”乌兰察布市外出人员包头综合服务中心就业科科长李超表示,打破地域限制的招聘形式非常新颖,也很有效,进一步拓宽了“人才圈”,助力毕业生精准就业。
在招聘会现场,“事业编制企业用”政策成为当之无愧的“吸睛焦点”。这项创新性政策打通事业单位与企业间的人才流通渠道,人才保留事业编制身份,却能在企业一线施展专业才华,既享受体制内的保障,又能获得市场化的激励。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专业硕士研究生康杰在了解政策后投递了简历,“带着事业编进企业,这种机会太难得了,既有稳定的身份保障,又能在企业中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真的很吸引我。”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管理专员刘施宇也表示:“通过这个政策,硕士生和博士生来企业工作的意愿明显提高,我们希望借此吸引更多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了让引才工作更具智慧与温度,此次招聘会还融入诸多科技元素与人性化设计。线下招聘会按行业、地域科学分区,设置“盟市专区”“高校对口专区”“重点产业专区”,让求职者一目了然,快速定位目标岗位;线上通过“就业包头”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开展直播带岗,企业HR化身“主播”,带领求职者“云游”企业,展示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现场还设立“党员先锋岗”,为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职业规划等贴心服务。“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服务机制,全方位展现出包头市对人才的尊重与重视,以及打造良好引才生态的坚定决心。
“本次春招系列活动围绕我市产业需求,联合全市七所高校组织开展。通过建立这种更加精准务实的政校企供需对接合作机制,不断满足我市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多层次的用人需求和就业需求。”包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科科长郭耀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引才落地服务和人才政策兑现工作,建立起以灵活方式引才、以实用导向揽才、以重点产业聚才、以贴心服务留才的立体化引才服务体系。
引才只是开端,如何让引进的人才留得住、用得好,才是人才工作的核心关键。包头市提出建立立体化引才服务体系,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让人才在包头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放心发展,真正实现以才兴业、以业聚才的良性循环,让包头在城市竞争的赛道上,构建起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区域人才新格局。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燕,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