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目光纷纷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当下,普陀区有一家传统服饰企业始终坚守初心、深耕细作。依扬服饰自 2006 年创始人杨玉勇变卖房产自建工厂起,二十年如一日践行“365 天只做一件大衣” 的极致专注,在普陀区的精准赋能下,以匠心品质从“代工厂”蝶变为羊绒大衣品类标杆,诠释传统产业的坚守与突破。

二十年坚守铸就行业标杆
2006年,为强化对产品品质的把控,依扬服饰创始人杨玉勇毅然变卖上海房产开设工厂,自建全链路生产线。这一破釜沉舟的决定,不仅奠定了企业“品质即生命”的基因,更开启了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涅槃之路。成立至今,依扬始终秉持“365天只做一件大衣”的极致专注,20年深耕羊绒大衣单一品类。“我们对版型细节及做工极致苛刻,必须把最好的产品给到消费者”,杨玉勇的坚持换来了2023年全网羊绒大衣销量榜首的佳绩,2024年更获得权威机构认证为品类第一。
登顶行业的背后,是普陀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持续赋能。宜川路街道通过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联合区级部门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落实股权转让指导、办公场地资源对接等专项对接服务,助力依扬服饰高质量发展。
“先利他”背后的价值公约
“终身包洗护、终身不降价”的承诺,源自依扬“先利他,后利己”的理念。企业将消费者权益置于商业利益之上,投入巨资建立自有洗护中心,开创服装行业“终身服务”先河。街道通过企业家沙龙、政策解读会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助推“宜小二”的服务能级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

企业品牌“三只小山羊”以无限探究的态度深挖用户需求,其与供应商共同研发的独家面料,历经上百次打磨。这种匠心智造也凝聚了团队二十年默契——设计师、版师等核心成员追随企业十余载,将技术沉淀转化为“大衣界中国名片”的底气。品牌甫一成立便赢得市场信赖,次年销售额即破亿。
政企共拓大衣产业新蓝海
面对2.6万亿规模的服装市场,依扬瞄准羊绒大衣这一蓝海赛道,正谋划进军SKP、恒隆等一线商场,将年销过亿的线上势能延伸至线下。针对企业因生产规模扩充导致的办公场地分散问题,宜川路街道迅速行动,依托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联动区级部门专项对接企业需求,通过落实专人服务匹配协调资源,助力解决生产布局分散的瓶颈问题,推动企业高效发展。“政府的‘先手棋’能让我们少走弯路。”杨玉勇表示。正如企业愿景所言:“让更多消费者穿上中国好羊绒。”在政企协同培育下,这件“中国制造”的大衣正温暖着更广阔的市场。

从代工厂质检危机的绝处逢生,到被同行争相模仿的行业标杆,依扬服饰用二十年诠释了“专注即巅峰”的商业哲学。在普陀区构建的产业生态中,这家民营企业正以匠心精神攀登品质高峰,用一件大衣的温度暖热整个冬季消费市场,更在普陀的营商沃土中,书写着民族品牌崛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