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秦山核电站迎来开工建设40周年 安全发电超8600亿千瓦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8:52:00    

央广网北京3月21日消息(记者王泽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昨天(20日)迎来开工建设40周年。40年来,秦山核电站已累计安全发电超8600亿千瓦时。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的中核集团秦山核电,是中国核电的始发地。秦山核电总经理尚宪和表示,历经40年发展,秦山核电已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拥有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666万千瓦,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

尚宪和:40年来,秦山核电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8亿吨、植树造林约545个西湖景区。

秦山核电还在核能供热、同位素生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尚宪和:2021年,秦山核电实现海盐3个小区核能供热,用核能开创了我国南方供暖的先例;2024年,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秦山核电正式投运,一举打破我国关键医用同位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目前,秦山核电已实现钴-60批量化生产、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首批镥-177靶件顺利出堆,并联合打造了全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35年,实现“千亩千亿”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

尚宪和:继续推动核工业产业链的发展壮大,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核强国建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约35万公里,试验成功!我国首次实现→

北京时间23日凌晨,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激光测距系统,成功探测到我国远距离逆行轨道卫星(DRO-A)单角锥反射器的激光回波信号,星地距离约35万公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月距离尺度的卫星激光测距,标志着我国在深空卫星激光
2025-04-26 15:37:00

中药检测用上了“探宝仪” 看数智化转型如何激活千年药方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昨天(24日)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医药工业和数智化技术结合,将带来哪些改变?01我国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这次发布的《实施方案》,为我国医药工业未来的发展定下了几个目标。 到2027年,我国将突破一批医药工业数智化关键技术,制
2025-04-25 07:57:00

人民日报理论聚焦: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工作,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原标题:深刻理解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工作的理念与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李开盛4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会谈时指出:“中国将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让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更多惠及周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
2025-04-21 07:04:00

热评丨购物车里“囤健康” 健康消费按下加速键

“过去在户外健身靠‘盲练’,现在每消耗1大卡热量,屏幕都会显示出来,还能和家人、朋友连线一较高下。”最近,一批社区微型室外智能健身房在深圳落成,每天早上都吸引不少上班族抓住碎片时间来挥汗如雨。当吃饭搭子转型成健身搭子,当“轻食”和“食品配料表”成了高热度话题,当运动和健康相关的产品填满购物车……前一
2025-04-16 15:23:00

国际首个!我国成功构建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还有一批新突破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三颗卫星目前已经在地月空间稳定建立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并取得多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地月空间是从
2025-04-16 06:39:00

深化医改成效显著: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

新华社杭州4月12日电(记者李恒、黄筱)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为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6‰,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由2012年的34.34%下降到2022年的26.89%。这是记者12日在
2025-04-13 01:1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