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关于地震的谣言如何识破?5招教你甄别AI图片、视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7 15:05:00    

3月5日18时53分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北纬42.00度,东经82.54度)

发生4.5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

地震发生后

有自媒体账号散布

“拜城县发生5.4级地震,已致3人死亡

65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的谣言信息

利用AI技术手段拼接网络旧图

发布与此次地震不符的

图文、音视频等虚假信息

误导公众

3月6日,拜城县应急管理局发布辟谣声明:经全面摸排,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随着AI技术普及,一些网民利用AI生成逼真的地震灾害图片或视频,极具迷惑性,让不明真相的民众信以为真。

“小孩被压在废墟下”系AI生成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后,一张“小孩被压废墟下”的图片被大量转发,许多网友看后揪心不已。

经查证,上述图片是由AI生成,原作者2024年11月18日即发布了相同画面的短视频,并声明是AI生成。目前,他已删除该视频。

这段视频被人移花接木,作为此次地震的相关信息肆意拼凑,这种用灾难博取流量的行为引发社会公众愤慨。

全国人大代表陈达:应加强立法监管

近年来,AI生成的假冒图片、视频屡屡出现在社交网络,让不少人直呼“上当”。

全国人大代表、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展部经理陈达表示,应加强对AI技术的立法监管,防止其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网络诈骗。

新民晚报

她表示,立法监管不仅是对AI技术的约束,更是对它健康发展的一种保障。通过立法明确AI技术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可以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发展AI技术,推动“科技向善”,让技术更好服务于社会。

如何甄别AI图片、视频?

AI通过解析用户输入的文字描述

将语义信息(主体、情感、环境等)

转化为逼真图像

并不断添加相关元素

逐渐接近用户要求

如遇疑似图片、视频

请先这样做

↓↓↓

  • 观察细节:许多AI生成的图片、视频中,可能存在人物表情僵硬、边缘模糊、光线阴影不自然、手指等细节数量异常或扭曲等。

图中人物甚至有6根手指

  • 查证来源:在一些平台和软件上,通过截图并“识别图片”,可以判断该图片是否为发布过的旧图。
  • 多方验证:不要仅依赖单一的信息来源,应从多个权威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对比。
  • 保持警惕:仔细分析信息逻辑性,若存在明显漏洞、矛盾或与常理不符之处,很可能是虚假信息。
  • 谨慎分享:确定信息真实可靠之前,不要随意转发,以免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

不要听信转发这些地震谣言

涉震谣言有哪些常用套路?

该如何识破地震谣言?

谣言一:拍到“地震云”就是地震要来了

真相:没有“地震云”一说。很多云彩被谣传为“地震云”,仅仅是因为“看起来很奇怪”。其实它们大多是高积云和层积云,有鱼鳞状、肋条状、絮状、堡状、放射状等不常见的形状。云与地震没有直接关联,而气象部门也不会预报并不存在的“地震云”。

谣言二:提前一个小时收到了地震预警

真相:收到预警说明已经地震了。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两回事。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通过监测手段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几秒至几十秒,告知地震的可能大小、破坏程度和到达的时间,以便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而地震预报则是在地震发生前预测其震级、时间和地点,这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科技尚无法精确实现。

谣言三:路面开裂是地震了

真相:地震可能导致路面开裂,但开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引起的构造地裂缝;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自然因素引起的路面开裂;以及人为施工、地下开采、过度抽取地下水等造成的小范围地裂缝。

谣言四:磁铁能预测地震

真相:磁铁与地球磁场没有关系。地震前后,地球磁场虽然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变化量非常微小,甚至不到地球磁场总量的千分之一。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肆意利用AI技术生成

地震受灾的虚假画面

甚至编造相关谣言

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公众也应注意甄别

切勿轻信、传播非正规来源

或未经证实的信息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艾玖玫

相关文章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开放十周年,将加速AI技术融合

7月26日,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迎来开放十周年。作为全球首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大科学装置,蛋白质设施现有九大技术系统,建立了从蛋白质样品制备、结构解析到功能研究的完整技术体系。面向未来,蛋白质设施全面加速传统实验技术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开放十周年学术论坛。
2025-07-26 21:21:00

中经评论:充电设施升级破解“里程焦虑”

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有望逐步消除。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适时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功率充电应用城市与高速走廊,力争到2027年底,全国范围内大
2025-07-17 07:36:00

“AI+隧道”监测体系助力智能预警

近日,山西省十大“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典型案例”发布。山西交控交科集团智研院公司“基于人工智能的高速公路全域隧道联网运行监测应用”作为交通运输领域唯一案例成功入选,彰显了其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数字化升级的标杆价值。该案例聚焦高速公路隧道管理应用场景这一关键领域,打造“1个省级平台大脑+N个隧道站点”的
2025-07-13 19:33:00

丁薛祥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

编辑丨余晖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10日在北京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丁薛祥表示,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特朗普总统通话,两国元首达成重要共识。中美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有利于中美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可以造福两国、惠及世界。中国是当前动荡世界的最大
2025-07-12 01:33:00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宋华民一行赴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考察交流

全媒体记者 杜宇卉 通讯员 徐青 李磊 高敏 刘傲雪 刘畅7月6日,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宋华民一行赴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考察交流。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忠厚等陪同考察交流。宋华民一行参观了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展厅,详细了解了研究院发展历程、创新机制和科技成果产出情况,重点了解
2025-07-11 11:46:00

太原市区新增57处探头,即将开始抓拍!

根据公安部《非现场查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操作规程(试行)》(公交管〔2020〕73 号)第三章第一节第十二条规定,现将太原新增的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予以公布。本次新增的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公示时间自2025年7月9日至2025年7月15日。公示期结束,太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将正式启用以上固定
2025-07-08 17:19: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