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蜗居”商铺到产业集群,黄山祁门服装产业崛起经济新高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5 20:17:00    

近日,在黄山市祁门县艺尚服装厂生产车间内,一台台生产设备运转不停,缝纫机声此起彼伏,裁剪、车缝、锁边等工序正有条不紊进行着。红火的生产景象让企业负责人汪春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如今,宽阔明亮的厂房让汪春林干劲十足,而在几年前,他还“蜗居”在几百平方米的临街商铺里。

“中伟小区门口那个店面有500多平方米,在那边做了5年。再到2019年年底服装产业园动工,我们2021年就搬到这边来了,一直做到现在。”艺尚服装厂负责人汪春林说。

汪春林口中的产业园,正是祁门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集群集聚发展为目标打造的现代服装产业基地,如今,产业园内集聚效益渐显,而这背后是“十年磨一剑”的发展之路。20世纪90年代起,江浙地区服装产业蓬勃兴起,吸引了众多祁门人前往务工就业,程治国便是其中的一员。2001年,已经有4年学徒经验的他,跟随老乡前往浙江温州的一家服装厂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在家里还是属于是老裁缝那种,自己去外面进布料回来,自己裁自己做,没有跟上时代潮流。刚开始去服装厂是做车位,第二年要去考试,根据你的技术和人品,才能慢慢提拔你去做流动工。”制衣师傅程治国说。

裁剪、车工、包装、剪线,几年间,借着吃苦耐劳、诚实肯学的品质,这批祁门人在异地磨炼技艺,成为了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在产业转移背景下,他们中一些积累经验和财富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发展的家乡,自立门户并成长为创业者。

“刚开始向我们以前给他打工的老板,向他们买了一点旧机器,先暂时不给他钱,把加工费折钱给他。家里条件慢慢成熟了,工人工资待遇越来越高了,外面打工的、上班的、管理的人才,他想回来自己创办企业,人气也带动了。”华诚制衣负责人汪县彬表示。

如今的祁门县服装产业园已吸纳63家企业入驻,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实现年税收1000余万元,初步形成县域“服装产业集群”。园区不仅为分散的服装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了进驻平台,吸引本地和周边地区优质服装企业入驻,同时通过规范化管理,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能,使企业发展走上快车道,有力带动祁门县服装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和发展,成为服装产业集群新“高地”。“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探索‘服装+电商’产业发展新模式,让祁门的服装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祁门县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文章

起步早、生态好、政策足!模速空间“C位出道”的阶跃星辰点赞“模都”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记者获悉,在“模速空间”展馆中,上海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阶跃星辰演示了旗下基础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基础大模型起到重要作用,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阶跃
2025-04-29 23:26:00

奔跑的力量

4月23日《广西日报》刊发文章《奔跑的力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董文锋报纸版面截图。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征程上,全区上下坚持实干为要,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即日起,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全媒体专题报道——“在这里,感知经济脉动”,瞄准短期之“形
2025-04-28 19:07:00

“美人鱼”溺水观众以为“在憋气” 鉴别是否溺水看这6个要点

央视新闻 有网友4月25日发视频称太原海洋大世界一名工作人员扮演的“美人鱼”在表演时晕倒溺水视频中“美人鱼”身体微蜷曲且伴有抽搐症状有游客觉察到异常在议论她是不是在憋气也有人提出“不像是在憋气”应该是出意外了随后“美人鱼”被工作人员救起目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观察野潜、野泳容易发生溺水情况专业的“
2025-04-27 19:34:00

脑机接口迈向规模商用 亟需破解生物相容性难题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记者 陈洲)左手丧失活动能力的少年靠“意念”指挥机械臂重新唤醒沉睡的肢体;在广东中山,测试人员头戴脑电波采集设备,在不使用双手的情况下,“脑控”着无人机稳定飞行……当“意识流”转化为可传输、可解读的“数字信号”,脑机接口这项被誉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正在掀起一场碳基
2025-04-27 19:09:00

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规模超3200亿!

今日,2025年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协同发展大会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办。会上,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产业发展图谱,建立“3+6+6”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宣布打造目标规模20亿元的“中试基金”和50亿元“数字文创母基金”,力争通过“中试+基金”模式,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量产快速转化。推出3000亿规
2025-04-25 18:07:00

千帆争流 云南咖啡定义“中国味”

1904年,云南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株咖啡苗栽种在了宾川县朱苦拉村;1951年,德宏潞西棉作实验站首次引进咖啡种苗,开展生产性种植……2024年年底,云南咖啡种植面积达126.7万亩、产量14.6万吨,种植面积、产量双双位居全国第一,均占比98%以上。  如今,云南咖啡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带
2025-04-24 14:49: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