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问春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3 08:54:00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题:三问春耕

新华社记者叶婧、侯文坤、许舜达

雨水节气过后,全国春耕生产由南到北大面积展开。当前,各地春耕在农资供应、防灾保苗、科技赋能方面有哪些新进展?记者近日在新疆、山东、湖北等地采访,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寻找答案。

农资供应有保障吗?

一场春雪过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光明村的山坡依然覆盖着积雪。而刚刚平整过的田地,因为雪水的渗入更加湿润。“最近气温适宜,天也晴了,正是播种的好时候。”说话间,村民朱进山驾驶耕种农机进田忙碌起来。

春耕备耕离不开充足的农资供应。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天露节水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制膜机器高速运转,一卷卷崭新的地膜源源不断地“吐”出,工人们熟练地进行切割、封装、码放等作业。

公司负责人杜新学说,公司去年引进了两条新型贴片式滴灌带生产线,生产出的贴片式滴灌带出水均匀、不易堵塞。“我们2024年9月开机生产,预计至今年4月,将生产滴灌带4万卷、地膜800吨。”

目前,杭州全市早稻、晚稻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共备种2200吨,其中早稻备种260吨,能满足春播生产需要;化肥、农药等农资库存充足,分别储备化肥36000吨、农药3125吨、农膜1750吨;提前开展拖拉机、耕整机、旋耕机、水稻插秧机检修2.12万台。

湖北省保康县供销社主任刘世军告诉记者,当地供销系统还通过“城乡e链”网络,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农资销售服务,农户仅需在手机上轻松下单,就能够享受送货上门的便捷服务。

多地还努力降低农户农资采购成本。山东嘉祥县采取农资“联采直供”的新模式,整合13处镇街为农服务中心的农资需求,与优质农资生产企业直接对接,将农资直供田间地头。“今年我们托管了2.3万亩小麦。采用新模式后,不仅价格有优势,运输成本也降低不少,合计节本约20万元。”嘉祥县金屯镇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尹雷说。

防灾保苗措施有哪些?

在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绿油油的冬小麦成方连片,长势喜人。连日来,种粮大户杨裕波特别关注当地气象、农业农村部门推送的天气预报、农业气象专报等信息,以便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及时跟进田间管理措施。

“种了约100亩冬小麦,之前气温低时,有少数小麦发生冻害。多亏各类信息推送及时,后续喷施叶面肥的准备都已做好,只等着气温回升开工,促进小麦由弱转壮。”杨裕波说。

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的麦田。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摄

各地加强部门间协调和信息交流,为春季田间管理提供指导。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及时与气象部门沟通对接,印发相关通知并转发预警信息,努力减轻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优化完善了农业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秉持“以预报预警为令”原则,实现应急响应“零时差”。

病虫害监测防治,也是当下春季田间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浙江金华,当地重点开展监测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等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情报,指导农民适期安全用药。

全国春管春耕工作由南向北陆续展开。近日,农业农村部派出5个工作组,分赴10个粮油主产省份,指导各地因地因苗加强春季田管,切实防范春旱、“倒春寒”等灾害,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不误农时抓好春耕春播,确保应播尽播、种在丰产期,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科技赋能力度有多强?

嘉祥县金屯镇贺李胡村种粮大户张春杰管理的400余亩麦田新绿初绽。2月下旬开始,小麦陆续返青。得益于乡镇安装的田间传感器,张春杰点点手机就知道哪块地“渴了”“饿了”。

“你看这片地块,土壤含水量比较低,等温度稳定了就要用水肥一体化设备浇水。2天时间就能浇完,节水、省人工又浇得匀,每亩可增收近200元。”张春杰说。

科技种粮,节本增效。杨裕波成立了丰农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购置了2台无人机,为自己的100亩和周边的约400亩农田提供精准施肥施药服务。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现代农业机械已经成了种粮好帮手。无人机会沿着设定航线在田间穿梭施肥,一亩田一两分钟即可完成。”杨裕波说,种地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高效作业有助于抢抓农时,确保适时生产。

针对早稻生产,浙江省充分利用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积极发展面向小农户的早稻生产社会化服务,推动早稻扩面增产。

在位于浙江杭州的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智慧农林物联网系统正对450亩油菜进行智能监控与科学指导。大棚内,营养液代替土壤,既能节水节肥,又能提高蔬果产量。

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我们这个气雾栽培技术,能让番茄和生菜的种植节水率达到90%,节肥率达到95%,产量能提高大概五倍。”

1月15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张健(右一)在研究所温室大棚内查看水稻样株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江汉 摄

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为夺取全年粮油丰收打牢基础、掌握主动,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与广大农民一起,坚决打好夺取全年粮油丰收第一仗,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农业强首先要科技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规划》系统谋划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农业科技创新值得更多期待。  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是农业强国的五大
2025-04-24 14:16:00

向“潍”来·看未来媒体行丨解码中国智慧农业发展新篇章

在山东潍坊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上,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版图上。作为山东重工旗下六大业务板块之一、中国最大的智慧农业科技企业,潍柴雷沃智慧农业聚焦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攻关,以“智慧农业全场景解决方案”不断擘画现代农业新图景,持续推动中国农机产业向高、向智跃
2025-04-21 11:35:00

​飞向火星!快来探秘寿光火星农业基地

飞向火星一起来种菜寿光火星农业基地我来啦!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马上就要开幕了今年菜博会的3号馆有了全新的变化大家一定都很好奇吧今天就带大家抢先探秘三号馆看看那里的筹备进展如何菜博会的3号馆如今建设成了中国首个火星农业元宇宙体验馆,占地3050㎡沉浸式空间,运用虚拟现实、实时渲染等
2025-04-17 17:08:00

科技护航“麦”向丰收 民权县打响小麦抗旱防病“攻坚战”

4月11日,在民权县花园乡陈庄郑麦1860万亩示范区核心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民权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了民权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抗旱管理动员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县共建(民权县)项目小麦专题团队专家讲解了小麦孕穗期水肥管理的重要性和技术要领,确保小麦在关键生长期的健康生长,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2025-04-17 15:15:00

央媒观豫丨河南民权:发展温室大棚 助力农民增收

近日,在河南省民权县褚庙乡郝楼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只见一大片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放眼望去,尤为壮观。走进棚内,藤蔓交错,红彤彤的番茄缀满枝头,村民忙着采摘、分拣、装筐。“尝尝我们的新品种,沙瓤多汁,甜度能达到10度。”种植户翟西良边摘番茄边介绍,他搞大棚种植已经有几年了,最初由于对品种选育、种植技术
2025-04-16 08:33:00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高效有序推进春耕春管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耕春管时节,各地因地制宜高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为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各地冬小麦进入田管关键期。河北3300多万亩冬小麦开始拔节。在邯郸,当地依托智能灌溉物联网系统进行田间管理,配合一体化设备,农户在手机上就能远程精准灌溉施肥,科学作业。目前,河北全省已有81
2025-04-15 10:3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