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是流感,一地确诊2328例!病毒传染性强,无疫苗能预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2 14:26:00    

发热、咽痛、皮疹

......

每到开学季

就有一种传染病频繁出现

让家长们一听到名字就紧张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最新公布的2025年1月

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1月广东省报告

猩红热发病数为2328例

在社交平台上

不少家长发帖表示

家中孩子中招猩红热

甚至有孩子刚开学

就不得不请假10天

图源网络

猩红热是一种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强,冬春季易流行

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可以减少病原菌传播

一起来学习↓

咳嗽、打喷嚏就能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

  • 高热

一般可达38℃以上

  • 草莓舌、杨梅舌

舌充血、舌乳头红肿,形似草莓样或杨梅样。

图源:广东疾控

  • 咽峡炎

表现为咽扁桃体发炎、化脓。

  • 皮疹

皮疹是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一般发病第2天出现,从耳后、颈部、上胸部蔓延到全身,6-9天内消退。

传播途径

猩红热的潜伏期通常是1-7天。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带菌者发病前24小时至出疹期患者的传染性最强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 飞沫传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
  • 接触传播:接触被污染物品、与患者拥抱或共同进餐等,也可以被感染。

  • 产道传播:如孕妇具有传染性,病菌在分娩过程中可能通过新生儿皮肤伤口或产妇产道侵入,引起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

哪些人群容易被感染?

猩红热在我国属于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为高发季节。人群对猩红热普遍易感,在3-9岁儿童中高发。成年人一般不易发病,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合并病毒感染者、孕产妇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患病风险高。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对付猩红热

用药+护理不可少!

抗生素治疗

遵医嘱使用合适的抗生素,一般预后良好。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休息+隔离+通风

患者应居家或住院隔离至症状消失注意多休息,确保每日睡眠充足,房间应定期开窗通风。

口腔护理

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每天3-4次。

如何将猩红热拒之门外?

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猩红热,但我们仍需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管理传染源

如孩子确诊猩红热,应避免上学,及时就医治疗。被患者污染的用具可煮沸消毒,家具、书桌应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能擦洗的物品可在户外暴晒1-2小时。

切断传播途径

猩红热高发期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地方,如确需前往请佩戴口罩。

提高免疫力

通过适当户外运动、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来提高孩子免疫力。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每年冬春季是猩红热的高发期

3-9岁儿童尤其易感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身体状况

一旦发现

孩子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

应尽快就医

以防并发症发生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中国新闻网、广东疾控、中国疾控中心

相关文章

陕中二附院妇五科完成复发性子宫癌肉瘤盆腔转移淋巴结切除术

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五科团队迎难而上,在毫米级解剖间隙中完成高难度转移病灶切除,为晚期复发患者重燃生命希望。“6年前那场手术很成功,我以为彻底告别了病魔……”当73岁的李阿姨带着复发的检查报告再次走进妇五科诊室时,盆腔内4cm的转移病灶如同定时炸弹,将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瞬间拉回残酷的
2025-04-29 17:08:00

“小学教材逼疯家长”,是时候给家长减负了!

家长不是“作业质检员”,用旧的知识储备强行辅导,既违背教育规律,也模糊了家校共育的边界。“万的第二笔不是撇吗?”“司马光砸的是瓮不是缸?”“嗯的拼音竟然不是en而是ng?”“数学题20-x=9,原本两步就能得出答案,现在需要五、六步?”△ 社交平台上,部分教材修改内容引发网友讨论最近,一篇《逼疯家长
2025-04-28 19:44:00

洞穴潜水失联73小时后获救 医生告诉你“失温”急救怎么做

【来源:扬子晚报】今年2月5日,两名科考队队员在广西百色市一个溶洞内潜水时失联,后经当地多部门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最终成功救出。近日,大量救援现场、救援细节首次披露,当事人在极端环境中尽自己最大努力维持体温、保存体力,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失温到底有多可怕?又应该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失温?为此,记
2025-04-28 10:27:00

这些龙岗娃用7周100余张图片完成一场生命学科探索活动

当春意漫过龙外(集团)新亚洲学校的窗棂,该校四年级的孩子们手握种子盲盒,开启了“豆花同春,绿野寻踪”的奇妙旅程。这场探索实践与科学思维交织的科学学科活动,以破土而出的绿芽为起点:孩子们解剖种子、培植幼苗,用画笔记录叶脉舒展的弧度,用镜头定格根茎生长的轨迹;课桌前是专注的“植物侦探”,林荫道上化身“自
2025-04-27 19:05:00

可怕!差点毁容!无锡人千万别拍

随着气温回升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从武汉市第三医院获悉,截至4月20日,该院今年接诊隐翅虫皮炎患者达200余例,其中,4月11日单日接诊患者达20例,较去年同期激增35%。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陶宇莎分析,隐翅虫活跃期提前,与近期气温显著升高相关。日前,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皮肤科诊室,32岁
2025-04-27 06:36:00

13岁男孩长期以饮料代水患痛风?专家提醒:“快乐水”变“痛风水”只因含有它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近日,郑州一名13岁的男孩寒寒(化名),因右脚大拇指剧痛来到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诊疗中心主任孟庆良教授的诊室。寒寒体型偏胖,平时喜欢将饮料当水喝,爱吃汉堡、炸鸡等高热量食物。“经检查,他的尿酸已高达523,并最终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孟教授表示,过去被认为是“老年病”“富贵病”的
2025-04-25 22:01: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