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探寻中华神话魅力之源——访台湾神话学者鹿忆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0 16:29:00    

新华社台北3月30日电 题:探寻中华神话魅力之源——访台湾神话学者鹿忆鹿

新华社记者刘斐、杨晓静

根据中华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31日起再度延长放映,续写中国影史“神话”。适逢另一部神话题材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台湾上映逾半月,中华神话成为岛内热门话题。记者近日采访台湾神话学者、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鹿忆鹿,探寻中华神话的魅力之源。

“神话是人类的童年,是民族的梦,是一篇篇色彩斑斓的诗。”以神话学和民间文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鹿忆鹿认为,创世神话与民族性有着密切关系,而从中华神话的演进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务实和包容。

神话是“民族性的镜像”

“异界想象是我们现实生命的补偿。”鹿忆鹿近年潜心《山海经》研究,而她与《山海经》结缘始于20年前在北京与大陆著名神话学专家马昌仪的相识。“看马老师眉飞色舞地谈《山海经》图像,顿感一种不可理解的惊诧。”鹿忆鹿形容遇见《山海经》是“如被召唤的奇幻旅程”。

在鹿忆鹿看来,《山海经》“包罗万象”——有奇幻神祇,也有鸟兽虫鱼树木花草;有佩戴使人不知恐畏的兽,有吃了能治妒病的兽,也有食之能无卧的鸟;有的草服之媚于人,也有的草服之美人色。

然而,她并不觉得《山海经》的创作初衷就是“让这些神灵为人服务”,“万物有灵,这些灵是自然存在的,本身就是那里的主宰,只是后人将它们功能化了”。

鹿忆鹿认为,早期的中华神话只是出于“合理设定”,对神灵能力的“朴素描述”,但逐步塑造出了中华民族对职责权属的认真。“神祇有了职责也就有了道德约束,所以中华神话里的神善恶分明,往往有完美道德性。”

她说,相较而言,西方神话特别是作为本源的希腊神话里,神有着和人一样的人性缺点,因为他们的神是“依照人塑造的”。

“通过文人不断渲染和后人添加,晚近的神话故事里,能看出我们这个民族十分注重实用性。”鹿忆鹿举例说,与西方神话不同,中华神话里没有美神和爱神,但有促成婚配的月老和负责生育的送子娘娘。

她说,与西方故事里“小红帽”独自外出遇见狼外婆不同,在台湾、福建等地流行的“虎姑婆”故事里是“大人出门、孩子留家”,“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民族性里安土重迁的家园意识,而西方则更喜欢冒险和尝试”。

鹿忆鹿说,汉民族农耕文明养成的故土意识,形成整体民族性更加追求安全感,所以有“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有“落叶归根”。

神话是“人类的童年”

去年鹿忆鹿在福州讲《山海经》,台下听众“孩子比大人多”。“大人会觉得里面的东西有些怪,而孩子只会觉得有趣。成年人的想象力已经被知识体系框住了。”她说,神话不是“正常与不正常”,而是“平常与不平常”。

东晋郭璞注释《山海经》的序言中有写“夫玩所习见,而奇所希闻”,鹿忆鹿笑言“这就是‘少见多怪’的意思”。

在鹿忆鹿看来,小孩子读神话故事,就像在内心种下一颗想象力的种子,将来自然会发芽开花结果。

“女儿小时候曾问我,‘如果两只眼睛长在一起,看东西会不会更清楚’,让我想到《山海经》里‘一目国’或许就是想象力的灵光乍现。”

“养育孩子就像再过一次童年,对人文修习很有帮助。”出生于澎湖的鹿忆鹿,童年记忆里的场景是大海、船、鱼贝。她说,那时的一切都是想象的素材,小小的山就是她的太行、王屋。

鹿忆鹿认为,对神话的文学创造就像让神话“从童年走入成年”,让神话有了许多衍生意象。如“精卫填海”逐渐有了复仇的意涵,“刑天舞干戚”与猛士英雄相连。

看到市面上各种版本的《山海经》,鹿忆鹿认为“有些版本的插图更像动漫,失去了中华文化里的朴素和高雅”。她想写一本给孩子的《山海经》,文字浅显易懂,插图或许会选用明清版画上的模版,黑白素色,“如果觉得有趣,可以自己涂色”。

鹿忆鹿说,神话本身除了想象力还有一定的诗意。

神话“可以包容天下”

鹿忆鹿认为,脱胎于中华神话的文化作品不能只让人看到文化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创新层面,“如何用中国以外、甚至大中华文化圈以外的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神话故事,值得思考”。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而作为中华文化成果之一的中华神话同样有很强的兼容性。鹿忆鹿说,宫崎骏的动画里用了大量中华文化的内容,例如《千与千寻》里有很多来自中国六朝志怪小说的仙乡故事。

在鹿忆鹿看来,让中华神话乃至中华文化“走出去”,要有包容的意识,“大格局有大包容”。

常年往来于两岸进行学术交流的鹿忆鹿发现,相较于年轻学者,老一辈学者的理论基础更为扎实。“过去,台湾高校中文系出来的研究者有很好的文学功底,现在一些年轻研究者的古典文化底子还是不够。”出身于传统中文系的鹿忆鹿曾系统学习过古典文学,包括《左传》《楚辞》《史记》等。

“文化创意固然重要,但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即使有创意也是‘无源之水’。”鹿忆鹿说。

鹿忆鹿主张文化产品的创作要心怀天下,但不认为要讨好外界,更要去除功利目的。“一个好的作品一开始就要专注于作品本身,这是创作的本心”。(完)

相关文章

赖清德被曝幕后操纵“大罢免”

据台湾雅虎奇摩新闻网4月29日报道,“大罢免”二阶持续进行,目前全台共有35位泛蓝民代、15位民进党民代进入二阶,二阶联署进入最后冲刺。这几天罢团陆续掀牌,目前已有16席以上的罢泛蓝民代团体宣布“跨过二阶门槛”。民进党前桃园市议员王浩宇曝光“大罢免”最新状况,提到“二阶(罢蓝)通过的区域上看30区”
2025-04-30 15:43:00

何以中国 | “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讲好文化故事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主办的“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南平武夷山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深入挖掘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武夷山“双世遗”文化(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内涵为切入点,在4月19日至23日的行程中,包括上游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团等
2025-04-24 18:57:00

AI奇谈丨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

千年神话,今朝回响!当嫦娥探月不再只是遥望广寒宫的传说,当祝融巡火真正踏上了那片赤色土地,当北斗织网如星辰般精准指引方向——古老的梦想正被我们亲手实现!《玉盘》响起,这不仅是一首歌,更是刻入血脉的飞天情结与当代中国航天的灵魂共鸣!战歌已燃,热血上涌!当中国航天器化身壁画众神,在数字画笔下重聚敦煌“太
2025-04-23 11:19:00

“跟着电影游大陆”成热潮,打开台湾同胞了解大陆的两扇门

“跟着电影游大陆,这是一部剧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今年,随着多部大陆电影热映,来大陆旅游持续成为台湾同胞的热门话题。总台“看台海”日前推出“跟着电影游大陆”线上活动,许多台湾网友积极参与、互动热烈,推开光影艺术的大门,领略大陆动人的风貌,一下打开了了解大陆的两扇门。今年截至目前,大陆票房收入已突破2
2025-04-17 09:07:00

国台办回应“甲亢哥”引发“中国热”:欢迎台湾网红来大陆走走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刘洁妍、崔越)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主持发布会并答问。中国台湾网记者:美国网红“甲亢哥”的中国之旅直播在全球互联网引发“中国热”,也引发岛内热议。不少在大陆的台青向岛内喊话:“来大陆吧,眼见为实”。请问国台办对台湾网红来大陆持何态度?朱凤
2025-04-16 13:49:00

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求是》杂志编辑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前,党领导人民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2024年10
2025-04-15 15:1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