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沂蒙农民田间“作诗”走红 “新大众文艺”潮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8 12:31:00    

中新网山东蒙阴3月28日电 题:沂蒙农民田间“作诗”走红 “新大众文艺”潮起

记者 赵晓 王峰

春天是“年轮循环的波纹”,瓜果是“日月轮回的星辰”,冬雪是“麦苗打滚撒的欢儿”……53岁的山东蒙阴农民吕玉霞把家乡的四季揉进文字里“发芽生长”。

她写下的一首首沾着露水、夹杂“土味”的诗歌,在社交媒体上“破圈”走红,收获粉丝超百万,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田间诗人”。

3月25日,吕玉霞在桃园里劳作。赵晓 摄

3月底一个响晴的午后,吕玉霞在桃树下闲坐马扎,古铜色的脸庞显露岁月褶皱,和记者聊起她的“五十年”:出身农家,受父亲影响热爱文字和阅读,但学业止步于初中,15岁后在打工和务农之间奔忙,囿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把“诗和远方”藏于心底。

除草耕田、喂鸡种菜、挑水担柴……吕玉霞大半生围着生计转圈,只跟着孩子出过几趟远门,诗歌成为她平淡生活中的慰藉。“农民的辛苦劳作、麦田的四季更迭、老槐树下的光阴流转都是我写作的灵感来源。”吕玉霞说。

3月25日,吕玉霞向记者介绍自己在本子上零散记录的作品。赵晓 摄

她把写下的一行行文字形容为“似诗非诗的顺口溜”,过去写在地上、石头上、纸上温暖自己。2022年,在孩子的指导和鼓励下,吕玉霞开始在网上记录创作过程,通过这扇窗口,温暖和感染更多人。

“这诗听着很得劲,有一种生命力”“劳动人民的生活最质朴,也最有诗意”……在吕玉霞视频账号的留言区,数以万计的网友或表扬鼓励她,或用诗回应她,或给她提建议。网友视她为“精神治愈师”,她视网友为“免费学堂”。

吕玉霞常戴着老花镜,一遍遍翻看评论,若看到网友留下好文章,她就摘抄到本子上学习。“我在网上遇到很多‘知音’,他们的留言给了我新启发。”在吕玉霞看来,“诗和远方”与琐碎日常并不矛盾,尽管50多岁的她“卑微俯首身渐偻”,但依旧向往“鲜衣怒马”。

3月25日,吕玉霞在家中翻阅笔记。赵晓 摄

吕玉霞火于网络之时,“外卖诗人”王计兵携诗歌新作亮相读者分享会,“农民作家”单小花捧回“东丽杯”孙犁散文奖。近年,得益于媒介融合加速发展,文学圈涌现一批草根创作者,他们在生活中铺开写作稿纸,用质朴灵动、自然松弛的文字触动大众心弦。

“传统的文艺创作往往具有精英和专业的属性,而现在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文艺的生产者。”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丛新强受访时说,草根文学创作者从生活深处走来,他们的文字像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淌,基本上不加修饰和雕琢,生活化、接地气且有人情味和感染力,因而能在互联网媒介的加持下,引起广泛共鸣。

当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多基层民众获得创作的机会,“新大众文艺”日益形成一种倾向性的潮流。“如果说经典文艺侧重‘有意义’,‘新大众文艺’则更偏向‘有意思’,看似追求不同,实则殊途同归,都是文艺的精神特征。如果两者结合起来,那就更理想了。”丛新强表示。

在他看来,文学创作有天赋成分,也需后天努力,去观察生活、感知生命、提炼诗意,再加上必要的经典文本阅读带来的浸润,会走得更为长远。

前不久,吕玉霞与王计兵进行了网络“连线”。王计兵的“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春天”深深触动了她。“平凡人的文字亦有无穷力量,我虽已‘土埋半身骨’,但仍胸怀激荡,要继续在这人间淬炼诗意。”吕玉霞如是说。(完)

相关文章

开口跪!“济南阿黛尔”济南国际泉水节上秀铁肺

7月25日晚,2025济南国际泉水节璀璨启动。在情景剧《一年四季,“泉”在济南》中,一位嗓音浑厚、台风稳健的女生惊艳全场——她就是被网友称为“济南阿黛尔”的网红大学生吕雨霏。此前,凭借一曲《Rolling in the Deep》,吕雨霏刷屏网络。在国际泉水节启动活动现场,吕雨霏再度展现“铁肺”实力
2025-07-26 09:54:00

【网络达人看兴安】打卡扎赉特旗农牧民家宴

热气蒸腾的铁锅炖鱼、香气四溢的小鸡炖蘑菇、醇香美味的招牌手把肉和滋滋冒油的炭火烤串,这一道道诱人的美食,都是用扎赉特旗地道的农产品精心制作而成,为扎赉特旗的农牧民家宴增添了别样滋味。这里的农特产品地道、草原风光绝美、民俗文化独特,别犹豫啦,快收拾行囊来扎赉特旗,赴一场美食、美景与民俗的浪漫之旅!来源
2025-07-21 10:12:00

读城丨扬州:不争C位,但生活美学我拿捏了!

扬州,本年度“苏超”计划表如下:01 战术定位:足坛的“文艺青年”管对手是用“532”还是“433”,扬州队战术手册上一定要写:用美景和美食,征服球迷味蕾。02 成绩定位:胜负看淡,包子要赞积分榜随便看看,但一定要确保有全江苏最好吃的采访茶歇;把“确保球迷开心”写进赛季目标。03 经济定位:踢球?我
2025-07-21 00:36:00

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启用 南京、苏州新增文化创新地标

江南时报讯(记者 张雅倩) 6月12日,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南京、苏州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系列活动在南京市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李翔,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常胜梅,南京市副市长孙百军,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2025-06-16 09:22:00

为了未曾了却的心愿——《沉默大佛与无言口碑》创作点滴

张平写完《沉默大佛与无言口碑》,好像卸下了心头一块重石,仰头倒在床上,沉沉地睡了一整天。人这一辈子,都会有一些人和事,久久地缠绕在你的心绪中,时不时地显现在你的眼前,让你思念,让你眷恋,让你悲怆,让你沉重,让你终生难以忘怀。柯岩老师生前曾对我说,张平,看了你的《抉择》,我可以死了。柯岩老师是一个刚正
2025-06-13 08:25:00

绝美!佛山萤火虫观赏攻略来了,快来打卡梦幻浪漫

天上繁星,地下流萤夏季,草丛里点点黄绿色的荧光一闪一闪亮晶晶在田野林间追逐着飞舞的萤火虫这是很多高明人念念不忘的童年回忆还想再看一次遍野的萤火虫吗?我们这次深入佛山市高明区帮你提前踩好点了!赏萤科普和观赏攻略它们是发光的“环境质检员”萤火虫是对环境极其敏感的生物这群会发光的“环境质检员”正用流动星光
2025-06-08 15:0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