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圆桌|AI浪潮之下,青年创作者的数字艺术探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9 11:52:00    

“艺术家的创作并不在于造出一个为所有人服务的机器,而在于表达自己在与科技接触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压制、改造或是帮扶,所感受到的各种各样的疑惑、困境、痛苦以及喜悦,这些就是‘灵’”。2月16日,“图像的维度——第二十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艺术家对谈暨上海创意设计讲坛(第七期)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参展艺术家及策展人在AI时代艺术探索中的文化态度。

第二十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艺术家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出。启航于1986年的“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被认为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双年展。展览以策展人提名的方式,按照同一艺术家不重复入展的原则,集结区域内初露锋芒的中青年艺术家的最新创作,力求真实反映上海当代艺术领域的变化与发展,至今已累计推出艺术家526位,为上海艺术的现代性与中国当代艺术图景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生力量。

第二十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展览现场

本届联展四个单元“镜像之人”“自然之都”“思辨之物”“虚拟之灵”的四位分策展人以及31位参展艺术家,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到90年代,有着高等艺术院校或海外留学背景,在多维、多样、多质的表达中反映艺术的当下状态。

艺术对谈现场

分策展人夏磊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美协工作,前前后后经历了十届“海平线”。十届的迭代中,有两个特征很显著,一是每一代艺术家都有自己所处时代的表达;二是始终站在科技艺术的最前沿。

夏磊说:“像这次展览中就有很多艺术家带来了很新鲜的实验艺术作品,四大板块对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留学背景,以及不同生活历练和对人生的感悟,所引发的几代人之间不同的思考,都给予了呈现,看似不太关联,其实作品背后的创作手法、观念又有着非常多的相似性。与前几届相比,本届的表现形式相对较多是影像作品、行为作品以及观念性的、数字多媒体的作品。”

参展艺术家

林叶是“虚拟之灵”板块的分策展人。“我理解‘拟’在于以假乱真,使人们无法清晰看到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林叶举例,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很发达,以至于很多年轻人有充足的能力和精力和虚拟世界的人偶谈恋爱,但却没有能力跟现实中的人交往。可见,“虚拟”已经超越了现实,这就是技术对人的能力的剥夺。

在林叶的理解里,“虚拟之灵”的“灵”就是现在一点点被各种各样的虚拟技术所剥夺掉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往往在艺术家身上可以最清晰地看到。“由此我想到,艺术家的创作和科学家的创造,本质区别是什么?我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并不在于造出一个为所有人服务的机器,而在于表达自己在与科技接触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压制、改造或是帮扶,所感受到的各种各样的疑惑、困境、痛苦以及喜悦,这些就是‘灵’。”

展览现场,“虚拟之灵”单元

青年创作者正处于数字艺术、AI技术发展的漩涡之中。他们如何看待这种趋势?参与此次联展的创作者崔昱用“悬浮的狂欢”来概括如今的状态——既可以享受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但又面临着“我”的价值随时被解构的焦虑之中。

“摄影技术的出现,推动画家从单纯的皇室画像描摹转而去表达自我、表现情感,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当下AI技术的介入,也将推动我们把绘画形式转向另一个维度,所以我们现在可能要做的,是去引领AI,不被算法所模仿的一种艺术。”

“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当代艺术家的竞争核心已经不再是单纯对技术的描摹,甚至不是单纯对电脑编程以及技术的学习,我们要像物理学家一样重新去拆解现实,又像萨满巫师一般去重组现实文化的基因,去延续我们的文化、更新我们的文化,这是现在需要做的。我们正面临着需要解决的两个‘同时’的问题,即何为‘艺术’,何以为‘人’这种双重质疑。”崔昱说道。

展览现场,“自然之都”单元作品

创作者赵玉龙在本届联展带来了作品“净相系列”。通过不断的创作,赵玉龙发现人到一定创作维度时,物质世界和人是无分别的,但艺术最终要回到人本身,从自己的内心开始说,追求当下的那一刹那。“因此,我所探索的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不是指没有意识地拿笔去画,而指的是在不断重复画的过程中发现意识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也许是我进入了意识,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自摄影诞生,绘画艺术会不会受到影响的讨论就开启了。一百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依然存在。DeepSeek、ChatGPT,可能在十年、二十年之后还会出现一种新的媒介,绘画是否会面临淘汰的讨论也许依然会持续。创作者徐婕认为,传统绘画在受到新的外界刺激之后,展现出自己拓展的能力,那就不会担心被淘汰。对于传统媒介的尊重和深耕,同时给予新的媒介非常好的舞台。

关于艺术生态问题,徐婕认为:“国内艺术市场和国外差不多,既要顺应全球化的主要议题,比如女性议题、民族性的议题,同时作为在地性的艺术家,仍然要保持我们在地性的脉络;既不能在西方人面前展现他们对传统东方性的臆想,又不能陷入他们主导的国际策展的文化文本之中。整个艺术生态是将一种生态、文化的变迁,技术杂糅的状态。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要谨慎看待时代给我们的红利——技术所带来的跨界的自由,这其实也是一种危险,它的危险性在于技术化的理性,仍然可以消解作为人这个碳基生命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不论处在何时何地,作为艺术家都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生存很难,持续创作更难。”

第二十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展览现场

上海美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丁设在现场表示:“从1986年开始,‘海平线’就是一个为中青年艺术家搭建的平台和机制。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和话题。从刚刚的对谈中也可以感受到,青年艺术家们对他们的创作已经有了独到的理解和探索方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海平线’展览将一直不停地往前走。”

此次对谈活动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

澎湃新闻记者 明徽

相关文章

上海市总工会“五一”期间推多项重磅活动 全城致敬劳动者

中工网讯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上海市总工会准备了多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全市劳动者致敬。从云端小屏到户外大屏,从穿越城市上空的无线电波到地铁广场里的集中展示,今年“五一”期间,整个申城都将被浓浓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所围绕
2025-04-30 08:21:00

起步早、生态好、政策足!模速空间“C位出道”的阶跃星辰点赞“模都”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记者获悉,在“模速空间”展馆中,上海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阶跃星辰演示了旗下基础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基础大模型起到重要作用,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阶跃
2025-04-29 23:26:00

烟火共晨昏,云南边境的旅居桃花源

开栏的话云南,一首写在大地上的诗。当旅行被重新定义, 云南不再是“景点打卡地”,而是让390万人“住进生活”的旅居天堂。人们踏遍三迤大地,在雪山脚下种下理想;推开傣家竹楼,澜沧江晚风吹来创作灵感;荡开一壶普洱,像是喝下整片原始森林的故事……在这里,旅居者不仅找到了诗和远方,更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属。
2025-04-29 17:21:00

钱学森的第一位“老师”

“父亲是我的第一位老师。”钱学森曾这样回忆父亲,“他很懂得现代教育,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
2025-04-29 17:08:00

千年古村焕新颜,单县三官庙村打造齐鲁样板文旅小镇

在鲁西南大地上,一座千年古村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山东省单县北城街道三官庙村,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绘就一幅“文脉传承、产业兴旺、乡风醉人”的文旅融合画卷。千年古庙续文脉 文旅小镇展新姿三官庙村因唐贞观年间所建三官庙得名,古庙历经1500余年风雨,殿内天官、地官、水官三尊神像静默
2025-04-29 09:40:00

中南大学港澳台学生来江华开展国情教育实践研学活动

今日永州讯(江华特约记者 杨祖珩 通讯员 徐瑶 张桓玮)4月25日至26日,中南大学 学工部副部长宋晓东率港澳台师生一行来江华开展国情教育实践研学活动。江华县委常委、副县长曹斌、江华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孝任分别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会。活动中,研学团先后参访了江华瑶族学校、水口镇水街、李启汉故居、宝镜古民
2025-04-29 08:2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