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41次南极考察|冰川与波涛之下——走进南大洋动物世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6 15:38:00    

新华社“雪龙2”号3月16日电(记者黄韬铭)近日,“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罗斯海开展了一系列大洋调查。从海山区到冰架前缘,从冰间湖到开阔大洋,考察队顺利完成30余个站位的南极海洋生态系统调查。

目光投向深海。冰川与波涛之下,南大洋动物世界生机勃勃。

浮游动物:能量的“搬运工”

图为考察队员在阿蒙森海捕捞到的一种浮游动物,介形亚纲的海荧(显微镜照片)。新华社发(迟旭朋摄)

“三十米。二十米。准备出水。”舯甲板,水手陈栋彬控制遥控器,盯着船外。不一会,三个白色的浮游生物垂直网被吊出海面。考察队员迟旭朋和罗旭带着水管小跑上前,把网冲洗干净后得到几大杯略带浅黄的浑浊海水。

“肉眼难见的浮游动物,都在这呢。”用筛网过滤后,迟旭朋用显微镜观察它们的模样。

浮游动物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生物群落,它们直接参与能量之间的传递,在维持食物网结构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南大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影响。探索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对于预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罗旭说。

南极磷虾:南极生物大厦的基石

图为南极磷虾。新华社发(李帅摄)

随着水手身上对讲机响起“收网”指令,“雪龙2”号甲板上的绞车钢缆快速回收,又一网南极磷虾样品被打捞上来。

“南极磷虾有集群习性。通常情况下,扎堆的虾群厚度有二三十米,长度达几百米。据估算,其生物量可能有6亿至10亿吨。”考察队员李帅介绍,南极磷虾还具有昼夜垂直移动特性,一般白天下沉、夜间上浮。

作为南极特有物种,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饵料,本身又是鲸、海豹、企鹅等动物的主要食物,堪称南极生物大厦的基石。捕捞磷虾样本是南极考察的一项常规任务,对研究南大洋生物食物链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航次,我们在南大洋完成近20个站位的磷虾拖网,获取磷虾样品超过11万尾,主要包括南极大磷虾、晶磷虾、长臂樱磷虾和三脊刺磷虾。”李帅说。

底栖动物:丰富而独特的“海底居民”

图为南极海域节肢动物。新华社发(牟剑锋摄)

海蜘蛛、海参、海鞘……“雪龙2”号船载实验室内,考察队员牟剑锋正在清点刚打捞上来的底栖动物样品。

牟剑锋介绍,相比其他海域,南极海域的大多数底栖动物类别具有极高的物种丰富度。因为地理环境特殊,物种特有性也很高,如南极已经记录的海绵动物有300多种,南极特有种有173种。

多次参与南极考察,牟剑锋见证了我国底栖生物调查工具的更新进步。“目前我们在南极海域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箱式取样器和三角拖网,可以定量或半定量计算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他说,“随着技术发展,可视设备也已逐步应用到南极底栖生物调查中,既有助于发现未知物种,也能让我们对底栖生物的摄食方式、运动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

中层鱼:海洋食物网的中间环节

图为考察队员将拖网打捞上来的中层鱼进行分类。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

在甲板捞起渔获,再赶到实验室,按照类别和大小将中层鱼样品做好分类记录,是考察队员张文超在大洋调查期间的工作日常。

“南极中层鱼类通常指生活在水深200至1000米之间的鱼类,常见的主要有深海鲑科、灯笼鱼科等。”张文超说。“它们既是磷虾及其他浮游动植物的捕食者,又是犬牙鱼等肉食性鱼类及海豹等哺乳动物的主要饵料,在生态系统中承上启下,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南极特有的寒冷环境下,它们通常生长缓慢,寿命较长,对环境的变化敏感,具有很强的环境脆弱性。因此,对南极中层鱼的研究,是理解环境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一环。

“此次考察,我们已获取1000余尾中层鱼类样本,回国后将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张文超说。

海洋哺乳类动物:畅游南大洋的“水中精灵”

图为走航期间拍摄到的座头鲸。新华社发(马志远摄)

考察队员马志远常常在驾驶台的舷窗边远眺,有时一待就是小半天。有所发现时,他会迅速举起长焦相机,对准海面按下快门,做好记录。

在南大洋阿蒙森海区域开展海洋哺乳类物种多样性观测和调查,是他的科考任务之一。结合多年观测数据,这项工作能够为评估南大洋海洋哺乳类动物的种群数量与分布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南极生物多样性。

食蟹海豹、威德尔海豹、座头鲸、南极小须鲸……在他的记录表上,写满了走航途中目击到的各种海洋哺乳动物,时间、坐标与数量都有记录。

“我和同事目击到哺乳动物共计800多头次,记录到6种鲸类物种,4种鳍脚类物种。其中,座头鲸和食蟹海豹数量最多。”马志远说。

相关文章

中国日报看山西|中国南极科考站启用新能源供电

《中国日报》4月22日第7版截图一套专为极地环境定制的清洁能源系统已在中国南极秦岭站投入运行。这一突破意味着中国成为首个在南极极端环境下实现规模化新能源系统运行的国家。56岁的首席科学家孙宏斌告诉《中国日报》,该项目标志着中国取得了极地能源领域绿色科学探索的里程碑,也意味着我国极地科考从“柴油时代”
2025-04-22 12:43:00

每天接诊200例!已进入高发期,一旦发病致死率100%……

随着春季气候回暖动物们也渐渐开始躁动起来较平日更容易伤人此时也正是狂犬病发病的高发期在上海浦南医院犬伤科,因猫狗伤而前来就诊的患者近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每天的就诊人数在200人次左右。医生为俞先生做了定时15分钟的伤口冲洗,并注射了狂犬病毒疫苗。就在俞先生刚离开诊室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患者急忙走了
2025-04-22 12:40:00

民乐县六坝中心卫生院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近日,民乐县六坝中心卫生院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专题培训,筑牢思想防线,夯实安全根基。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国家安全专题培训,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疗行业特点深入剖析传染病防
2025-04-21 20:30:00

430只甲虫,被截获!

近日,福州海关所属福州长乐机场海关关员在对进境航班开展监管时,发现一件行李机检图像异常,疑似存在大量塑料容器。开箱查验发现,里面有各类装有甲虫的塑料盒和塑料试管共410件。当事旅客自述因为喜欢甲虫,想带回家当宠物饲养。经福州海关技术中心鉴定,该旅客共携带甲虫57种、430只,其中活体52种、407只
2025-04-21 18:49:00

裕安学校安全科普教育课:拒绝“奇珍异宠” ,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 方杰 通讯员 杨教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近日,深圳宝安机场海关的关员走进裕安学校,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既有趣又实用的国门生物安全科普课。课堂上,海关工作人员从“拒绝奇珍异宠 守护国门生物安全”“出入境人员国门安全知识”等方面进行普法宣传。她用
2025-04-17 21:04:00

创苑路施工,苏州一批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关于创苑路施工涉及公交线路临时调整的公告因创苑路施工需要,2025年4月22日起,公交141、171、175路临时调整,同时公交116、137、1058路同步调整,增加“金尚路新庆路(东侧)”招呼站,具体方案如下:1、公交141路走向由:创苑路、桑田街,临时调整为:创苑路、广贤街、独墅湖大道、桑田街
2025-04-17 16:49: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