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北上》李宛妲:演马思艺最大挑战是哭戏特别多丨角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18:49:00    

由徐则臣“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北上》正在爱奇艺热播中,该剧由赵冬苓编剧,姚晓峰任总导演,以运河沿岸一群少年从相知相伴到分离重聚的人生轨迹为脉络,以大运河文化及时代更迭为背景,描述了个人成长、时代奋斗和邻里人情的故事,旨在展现运河的百年历史变迁,以及三代人对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剧中,李宛妲饰演漂亮倔强、敏感细腻的“花街少女”马思艺,她身世坎坷,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她被送回奶奶家,与谢望和等人成为朋友。日前,李宛妲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表示,对自己而言,演绎马思艺最大的挑战来自,剧中的马思艺每天都很痛苦,哭戏特别多,“弄得我当时也是每天都很难过很伤心。”

李宛妲饰演马思艺。

她像一粒种子还没有扎根,但很坚硬

新京报:最初接触到《北上》这个故事,有什么吸引打动你的地方?

李宛妲:这个角色和当时我的经历有很多共通之处,非常容易产生共鸣。有一次,工作人员跟我讲马思艺的角色的时候,是声泪俱下地在讲述的。我当时就在想,这个角色能给人这么强烈的感受和影响,说明她有着很大的魅力,所以我很想去演她。

新京报:在你看来,马思艺这个人物身上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李宛妲:马思艺虽然看着很柔弱,但是她性格还是很倔强的,她有自己的坚持和思考,她不是一味地随波逐流,她很特别、坚韧。她像一粒种子还没有扎根,但很坚硬。

新京报:你有为这部作品做一些特别的准备吗?在演绎过程中,自己有为人物设计一些小动作或者细节吗?

李宛妲:有去了解作品的背景、年代这些来为作品做准备。因为马思艺这个人物很敏感很紧绷,她时常都不敢那么无顾忌地开玩笑、不敢跟大华子她们那样去闹着玩,她有她害怕失去的东西,所以肢体上会有一些紧绷、局促的“紧绷感”。

“花街少年”之间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存在

新京报:在塑造马思艺这个角色时,有没有参考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或者特定的人物性格特点?你是如何理解剧中“花街少年”们之间的友谊的?

李宛妲:我是从导演的表述形容上和对剧本的步步深入理解上,一起去对马思艺进行解读和剖析的,加上借鉴一些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来,再综合去感受和表达一个具象化的马思艺。“花街少年”之间一直都是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存在,大家都非常照顾思艺,陪伴着思艺成长,给她很多支持鼓励,在花街大家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思艺和大华子有深厚的姐妹情谊。

新京报:剧中马思艺作为花街“初来乍到”的外来者,与夏凤华、谢望和等自幼长大的伙伴不同。你认为她最初如何打破隔阂融入群体?是否有设计细节来表现她的“小心翼翼”?

李宛妲:应该在小时候,大华子和望和他们给思艺买了新书包,从那开始她就觉得自己和大家一样了,就和大家融入了。很多地方上来体现这种“小心翼翼”的,例如肢体上、行为上和言语上,思艺都不敢和别人一样敢开玩笑,敢去玩闹。她总是肢体上拘谨、紧绷着的,语气上总是有些唯唯诺诺,这些都是专属于马思艺的特点。

新京报:你觉得马思艺与其他角色(如夏凤华、谢望和等)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如何通过表演来展现这种差异的?

李宛妲:马思艺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从小就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别人都有爸爸妈妈但是她没有,这应该是她最大的不同之处。表演上需要在肢体上、眼神上这些地方多花心思和工夫去表现出思艺的内心世界。

新京报:就性格而言,你和马思艺有相似的地方吗?有特别不像的地方吗?

李宛妲:性格上我们都是善良又富有正义感的。不像的地方应该是我不是“哭包”,不会像思艺那样每天郁郁寡欢或者以泪洗面,我会更加阳光乐观一些。

马思艺内向敏感。

和“花街少年”们都相处得非常开心

新京报:与白鹿的多场“闺蜜对峙戏”中,你们是否约定过某种情绪触发机制(如特定音乐或气味)来快速入戏?

李宛妲:在拍戏前,大家都是各自去自己的空间来调整酝酿情绪的,再次见到的时候就是戏中人的状态了,我是会通过音乐来帮助快速入戏。

新京报:在和“花街少年”们的相处中,和白鹿、欧豪等演员在剧中有很多精彩的对手戏,和其他演员的合作对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感受吗?

李宛妲:白鹿、欧豪他们都是很优秀的演员,和“花街少年”们都相处得非常开心。另外的话我很享受和剧中“长辈们”一起演戏的过程,跟他们演群像戏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状态里,非常真实自然,每个人都很棒,从他们的表现形式和如何去诠释角色里,能学到很多。

新京报:在拍摄过程中,有没有哪一场戏是特别难忘的?为什么?

李宛妲:思维发生不幸,思艺回到家里准备走的前一天晚上那场痛哭的戏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太痛苦了,身心全方位的悲痛到极点,简直没办法再去体会那种痛苦了。

马思艺是我之前完全没有饰演过的角色

新京报:全剧你最想提醒观众“千万别快进”的细节是什么?

李宛妲:应该是和大华子在天台的那场戏,马思艺跟大华子说让她“永远要平视别人不要仰视别人”、“卑微是一种病”这段话的时候,大家可以不要快进,因为这段话是说给每个人听的,值得每个人去品味和思考。当然从18集到20集都挺动人的,会泪点狂飙的那种,也希望不要快进。

新京报:如果让现在的你对20年前的马思艺说一句话,你会选择剧中哪句台词?为什么?

李宛妲:“卑微是一种病”,这句台词我觉得也同样可以送给思艺。因为她自己说自己不配,又说卑微是一种病,也说明她很矛盾,她有不配得感,这种不配得感来自她的原生家庭,但是她自己还是非常优秀的,她内心深处很想做自己。

新京报:通过饰演马思艺,自己在表演上有哪些新的突破或者收获?在表演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困难或者瓶颈?

李宛妲:马思艺是我之前完全没有饰演过的角色,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棒的体验,知道怎么去更好地演好哭戏,如何去共情这类的角色。因为我没拍过电视剧,拍剧对我来说节奏很快,我又不爱看监视器,往往很多时候不确定自己到底表现得怎么样,这场就结束了,就会觉得不知所措。但是我做了很多准备以及对每场戏的了解,就会更好让我完成每次的拍摄工作。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刘越

相关文章

力破“儿女不孝”传闻,92岁游本昌回应入住养老院,计划进军短剧拍新济公系列

据国际在线文娱报道,凤凰网视频《君品谈》节目发布视频,92岁游本昌的出镜接受采访,回应自己为何选择入住养老院。他表示,入住养老院是追求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在养老院中每日做手指操、听故事、与伙伴们聊天玩球,保持积极生活的状态。在游本昌看来,人生就是不断地交换战场,这是他继续生活的方式,“人在哪儿,哪儿
2025-09-09 17:48:00

詹姆斯人民日报撰文:篮球是连接彼此的桥梁

原标题:篮球是连接彼此的桥梁(体谈)不久之后,我将开启职业生涯第二十三个美职篮(NBA)赛季。我大部分时间都穿23号球衣,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数字。在这个特别的赛季来临前,我再次来到中国,与这里的球迷共同开启下一段旅程。这是我职业生涯第十五次开展中国行活动,每一次来到这里,我和家人都受到热烈欢
2025-09-08 11:42:00

每一双都是“定制款”!探秘阅兵靴背后的故事

旌旗猎猎,礼炮轰鸣9月3日上午伴着激昂的军乐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等阅兵方队穿着乌黑锃亮的长筒皮靴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走过天安门广场有力的步伐当然少不了合脚的鞋靴那你知道这些鞋靴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小编带你一探究竟这是一次“高温下的精准奔赴”盛夏训练场,地表温度突破50℃。此次阅兵鞋
2025-09-06 14:06:00

没能耐就别装!宁夏一笑成名拒绝百万签约女孩,如今比明星过的好

2021 年的冬天,宁夏西吉县马建乡大坪小学,被一片萧瑟与寒冷笼罩着。寒风似脱缰的野马,裹挟着黄土肆意呼啸,吹得人脸上生疼。7 岁的铁嘉欣,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红棉袄,那棉袄的衣角处还能看出些许岁月摩挲的痕迹,她背着粉色的小书包,小小的身影在这凛冽的寒风中显得颇为单薄。脸蛋被冻得红扑扑的,恰似两个
2025-09-04 10:15:00

【天中赤子 民族英雄】 追忆杨靖宇将军(四)

全媒体记者 魏兵在驻马店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展出的杨靖宇少年时期写的《战区灾民生还时之感想》,格外引人注目,作文用毛笔书写,字体工整,共480余字,记述了一位老人在军阀混战中,惨遭蹂躏、沦为乞丐的不幸遭遇,字里行间显示出少年杨靖宇忧国忧民的情思。杨靖宇出生于1905年,少年时期正赶上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2025-09-01 17:07:00

县城的零食集合店,会被淘汰出局吗?

文 | 听筒Tech,作者 | 陈珂,编辑 | 杨林尽管有品牌仍在打造“万店”标签,但零食集合店是否是门好生意,仍需打上问号,尤其是在广袤的下沉市场。最近,在安徽老家开零食集合店的北哥,已经关了门店,准备稍作休息后,继续南下做“打工人”。北哥是县城小镇的一员,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多年,小有结余后,他
2025-08-23 09:0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