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袁立朋 通讯员 李燕茹)4月30日中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54所,以下简称“网通院”)研制的卫星通信系统和北斗态势系统为航天员平安回家提供了坚实保障。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直播截图
卫星通信系统:天地间“第一链路”
东风着陆场是一片约1300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没有网络信号覆盖,卫星通信是着陆场现场搜救任务唯一的通信手段。网通院研制的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布设固定站、车载站、机载站、便携站等多型装备,织就密实的近中远程搭配、陆空协同的立体化搜救引导测控通信网,助力飞船安全返航。
网通院技术专家介绍,该系统能够实时测量飞行轨道,监测返回舱供电、温度、气压等参数及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此外,该系统还能够实时传送地面发出的指令,指挥返回舱变轨、调整姿态,实时传输话音、图像数据,保障地面与航天员沟通。
“在航天员着陆和出舱时,我们能够看到的画面,就是用卫星通信系统的装备传输的。”技术专家说。
据介绍,固定站,具有稳定可靠的特性,能够建立稳定的通信链路,确保指令和数据准确无误地传达;车载站,能在广阔地域中保持与任务中心实时传输图像、话音和数据,确保搜救力量高效运作;机载站,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锁住返回舱,使空地通信紧密无间;便携站,是在返回舱成功着陆后,将航天员出舱这一万众瞩目的画面呈现在屏幕上。
首次执行任务:北斗三号态势系统
在神舟十九号回收任务中,网通院研制的又一款装有北斗三号态势系统的装备首次执行返回舱回收任务。该系统由指挥、机载、车载、手持等多种型号终端组成,实现了空、地、机动分队全覆盖,具有着陆场区域搜救力量实时分布情况获取、搜救态势信息及时回传等功能。
“相比上一代系统,定位精度显著提高,抗干扰能力更强,尤为重要的是,该系统创新性解决了北京与着陆场区因距离过远导致的通信成功率问题。”“新系统将各搜索载体态势信息上报的成功率提升到了95%以上,使后方各级态势系统的显示更加连续稳定,可以有力支持各级指挥人员的调度决策。”技术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