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快评丨“机器人交警”擅自上路,别把创新搞成“添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4 17:15:00    

技术测试的现实需求当然应该被看见,但企业切忌盲目追求“眼球效应”而忽视社会责任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路口出现了山寨版的“机器人交警”指挥交通。据新京报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该机器人并非警方部署,当天已有民警到场处置,对该机器人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警告和劝离,要求其测试需在封闭场所内进行,不得影响道路交通秩序。

↑图据新京报

春晚刚带火的人形机器人,现在已经进化到可以上路指挥交通了?相关视频显示,机器人站在路口,根据信号灯的变化指引行人过马路,吸引了大量路人围观拍照,路口通行状况反而更加拥堵。

而这些身披荧光马甲的机器人,并非交管部门部署,实为某企业未经报备的测试行为。此事从头到尾,更像是一场对公共秩序和安全缺乏考量的“博眼球”行为。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类似人形机器人这样的前沿科技产品,开始进入到公共领域。像前不久在深圳,就有人形机器人穿着警察同款工作马甲在街头“巡逻”,身旁还有民警陪伴。

不管是指挥交通,还是街头巡逻,机器人替代人力执行一些简单任务,这本身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的标志。就像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应用一样,科技产品从被发明出来,到进入大规模应用,中间当然要经过大量的实地测试,要在现实生活的复杂场景中不断优化和完善。所以,对于研发企业来说,技术测试的现实需求当然应该被看见。

问题在于,企业在进行技术测试时,应该将公共秩序和安全放在首位,尽量选择封闭或受控的场所进行。如果非要选择公共场所,理当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备,征得同意后再进行测试。毕竟,现实环境比较复杂,再智能化的机器人,也未必能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如果相关企业没有提前报批,就贸然在人流密集的路口测试,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指挥交通的机器人可能变成加剧拥堵的源头,影响了通行秩序。而且对企业来说,围观拥堵的现场情况,可能也无法为测试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由此不免让人质疑,让人形机器人穿着马甲冒充“正规军”,到底是真心测试,还是为了制造噱头?如果只是想博眼球,这样的“创新”探索不仅无益于技术进步,还可能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鼓励科技创新,就要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包括为它们的一些测试需求提供场景上的保障,助力创新产品应用落地。而对企业来说,应遵守公共秩序和公众感受,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技术测试活动合法合规,切忌盲目追求“眼球效应”而忽视社会责任,把创新活动搞成“添乱”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相关文章

农发行江苏南通市分行成功拦截一起异常开户

近日,农发行江苏南通市分行成功拦截了一起异常开户行为,牢牢守住了营业网点作为账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日前,南通市分行网点接到自称是南通某某公司工作人员的年轻男子电话,咨询能否为其企业开立基本账户。该行工作人员对主动要求开户的企业高度重视,柜员详细询问了企业经营地址、经营范围等基础情况,在问及是否在我行
2025-07-28 09:06:00

600余名康养领域专家齐聚崇州 “康养黑科技”扎堆亮相

红星新闻网7月27日讯7月26日—27日,2025年第四届中国智能康复学术与产业大会在崇州举行。会议以“人工智能赋能康复医疗”为主题,重点加强“政医学企”多维度合作,推进人工智能+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街子古镇群康养旅游度假区为调研样本,邀请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彭明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国
2025-07-27 19:54:00

重庆机场一批“黑科技”下周“上岗” 让旅客出行更舒适便捷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黄乔 实习生 胡云凤7月25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里,智能机器人“渝飞飞”的“面部”屏幕不断刷新着航班信息,背部的行李舱正在演示收纳功能。记者了解到,这款能导航、运行李的智能机器人,是重庆江北机场即将上线的“黑科技”之一。除此之外,智慧航显、机械手自动装载系统、自主
2025-07-25 20:04:00

山西省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7月25日,省人社厅、财政厅下发通知,从2025年1月1日起,对2024年12月31日前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 本次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 定额调整是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 挂钩调整是退休人员按本人缴
2025-07-25 19:26:00

甘肃省打造创业孵化平台带动十余万人就业

中国甘肃网7月24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近年来,我省以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高质量省级创业孵化平台,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省实有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5家、省级创业孵化平台126家,涉及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共计约95
2025-07-24 11:55:00

戏水消暑打开新商机(中国消费向新而行·关注夏日消费)

辽宁兴城,一家泳装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直播销售泳衣。新华社记者 吴青昊摄浙江慈溪,一家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工人在加工皮划艇。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广东深圳,小朋友在戏水。朱洪波摄(人民视觉)辽宁兴城,泳装产业加快智能化转型与全链条布局,推出“国潮”元素新产品;浙江宁波,皮划艇企业创新生产工艺、丰富产品功能,满
2025-07-23 08:3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