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沃野“耕”新丨育秧棚里“含科量”十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7:04:00    

4月16日,“倒春寒”后的一个大晴天。沈阳市苏家屯区来胜堡村,宋庆喜带领十多名工人,开启了新一年的水稻育秧工作。

育秧棚前,水稻育秧机早已架设妥当,铲车师傅将提前培肥的基土倒进车斗,伴随着机车轰鸣,一盘盘拌种后的秧盘经“流水线”被传进大棚深处。十余名工人把秧盘码放在地上,棚内很快就呈现整齐的“格块”拼图。

“以前我们靠人工撒种,不仅厚薄不均匀,而且一小时只能播不到200盘。现在机器非常智能,可按设定的种量均匀播撒,每小时可播800盘,省时省力。”身为沈阳市惠农佳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庆喜对机械化育种非常满意。

育秧棚里“含科量”十足:地里安装有三合一土壤检测仪,对土壤的水分、养分、pH值进行全天候监测;悬空的传感器,则紧“盯”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一排排喷头连接着水肥一体机,一键即可启动浇水作业。

说话的工夫,宋庆喜掏出手机打开管理软件:“你看,现在土壤的pH值是4.89,处于4.5至5.5之间的正常范围,如果过高或过低就得人为干预。有了它,出远门也没啥心理负担了。过段时间等苗出齐,基地还要引进一台打药机器人,搁过去哪有这条件?”

作为辽宁中部平原水稻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沈阳苏家屯水稻产业科技特派团支持项目,宋庆喜的工厂化育秧基地近年来已有质的飞跃,但仍有提升空间。

这天,省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李跃东来到基地现场指导,还带来了水稻钵苗育秧机进行现场演示。传统秧盘被钵体秧盘所取代,每个秧盘上有448个钵孔,每孔被机器填进3至4粒稻种,继而用基土覆盖。

“水稻钵苗育秧好处非常明显,相当于幼苗住了‘单间’,插秧时可避免传统插秧机对稻苗根系的撕扯破坏,几乎没有缓苗期,分蘖也更早更壮。再者,育秧过程稻种和基土使用量都会大幅节约。”李跃东的现场讲解,让人大开眼界。

看着眼前的新式设备,宋庆喜眼里发光,笑言等自己赚了钱也要买一台,引得工人们哈哈大笑。

新闻链接

水稻是我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约750万亩。当前,我省水稻育秧工作正在快速推进,为即将到来的泡田插秧做足准备。截至4月14日,全省水稻育秧面积达4.3万亩,占计划面积的68%,水稻育秧绝大多数为棚内盘育,其中大棚盘育秧2.9万亩,中小棚盘育秧1.4万亩,小棚无盘育秧仅200亩。

(辽宁日报 记者 胡海林)

相关文章

职业指导师现场“把脉”,武汉光谷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

极目新闻通讯员 彭琳瑞9月5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成功举办“攻坚促就业 奋进创未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本次活动是推进“学子聚汉”工程的重要举措,旨在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招聘会现场本次招聘会汇聚了近50余家光谷优质企业,涵盖工程师、研究员、运营、设计、策
2025-09-06 10:40:00

沈阳七夕甜蜜满城 891对新人喜结连理

沈阳七夕节当天,共有891对新人喜结连理。沈阳市民政局供图本报讯 记者王迪 赫巍利报道 沈阳七夕节婚姻登记迎来高峰,记者从沈阳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8月29日15时,全市共891对新人甜蜜领证。各区民政部门精心策划特色活动:大东区联合市妇婴医院开展“鹊伴七夕,情定大东”婚育课堂,沈河区推出“心有所栖,
2025-09-01 07:42:00

活动预告丨“相约七夕 百年好合”七里河区2025年“我们的节日·七夕”暨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活动主题“相约七夕 百年好合”七里河区2025年“我们的节日·七夕”暨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活动时间2025年8月29日(周五)18:00(建议提前到场,感受暖场氛围)活动地点兰州老街华夏广场(求古书院门前,交通便利,周边停车方便)活动亮点抢先看这个七夕,不止是浪漫约会!七里河区为您打造了一
2025-08-27 15:49:00

【地方食闻】“小菌种”绘就“大农业”

初秋时节,走进山东省宁阳县乡饮乡的山东巴夫绿色循环农业与生物产业示范园,50座生态大棚静静矗立。在这里,先进微生态技术与数字化管理系统深度融合,构建起以“菜—猪—沼—能—肥”五要素为核心的循环农业生态堡垒。它们不只是生产单元,更是一个个完整而精密的农业生态系统。驱动这座“五位一体”生态大棚高效运转的
2025-08-25 15:36:00

因父亲艺名“小沈阳”与辽宁省会“沈阳”同名,韩国人以为沈佳润是财阀千金

近日,因沈佳润父亲艺名“小沈阳”与辽宁省会“沈阳”同名,部分韩国网友误以为“沈阳市是以小沈阳名字命名的”,并推断其家族拥有“城市命名特权”,误认为她是“财阀千金”。对此中国网友也在评论区玩梗:小沈阳成名作还是《不差钱》。小沈阳女儿沈佳润在韩国出道一事引发网友热议,沈佳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被问及怎么
2025-08-12 07:09:00

多元灌溉抗旱无忧

盛夏的清晨,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小冀镇高标准农田里,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指导老师赵亚南在玉米地里,俯身注视着一条条黑色滴灌带。“轻按这个开关,水肥混合液就能顺着滴灌带精准送到玉米根部。”赵亚南一边向种粮大户李绍林演示操作,一边叮嘱道:“现在玉米正处在抽雄关键期,水肥要喂得及时又精准。”田间的滴灌带如
2025-07-28 06:59: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