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两会观察·数说中国经济丨从“10%左右”看数字经济焕发新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0 08:23:00    

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这一表述让人眼前一亮。

不少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表示,“10%左右”的数据,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也映射出我国数字经济创新活跃,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不断拓展着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提升

2024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我国数据总量和算力总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中,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亮点颇多。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如今,这一目标提前实现。

“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说,“10%左右”的数据映射出我国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正加速转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说,我国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数字经济发展目标,数字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国民经济稳增长注入源头活水,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

以“新”谋“进”,数字经济整体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竞争新优势不断构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数字化转型工程深入实施”……这些成果也引发关注。

“作为在智能制造领域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创业者,我深感人工智能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说,以汽车生产为例,“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从最初的焊接,到逐步实现喷涂、组装、检测全领域覆盖,应用潜力不断拓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随着数字技术创新持续涌现,当前数字技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贡献达到22.5%,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中占比超过五成,成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核心标志。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两会内外,“人工智能”频频被提及,成为热门词汇之一: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模式全球“出圈”,骨科机器人手术“精准到毫米”、人形机器人今年将与人类一起跑“半马”……

今年,“‘人工智能+’行动”连续第二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且部署更加具体——“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表述。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制造装备、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等领域的产品形态与产业图景,电脑、手机、家电、无人系统、物联网等各类终端产品也加快向人工智能升级。”余晓晖说,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工智能创新优势,特别是推动各行业领军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优势互补、创新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依托中国广泛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积极推广大模型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商业化加快落地,让智能机器人、智能学习机等终端与消费者需求更好地结合。

发展人工智能还要继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

“随着算力总需求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数据流动加速,更高质量的算力网络需求也会越发突出。”黄群慧说,持续强化算力供给仍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性的关键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并在“算力”“数据”方面进行了统筹部署,意味着国家将全方位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真正把大模型的“能力”转化成“动力”,这蕴含着极大的创新创业机会。

促进“实”“数”深度融合

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叶片加工数字化车间,机械臂旋转挥舞,叶片加工精度达到0.03毫米。

“‘十四五’以来,东方电气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建成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等20个数字化车间。”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数智部副主任工程师曹天兰说,数字技术为装备制造赋能,推动产品质量不断优化、制造成本持续下降。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面向2025年,“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深化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建设5G工厂,梯度培育一批智能工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就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进行了多项部署。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应用至49个国民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核心产业规模达1.53万亿元。”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徐晓兰日前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说,DeepSeek已在智能检索、文本生成以及医药、文化、旅游等领域应用,未来将大规模拓展到工业领域。

促进“实”“数”深度融合需要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剑宇认为,当前,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建设还存在短板。建议深化要素市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公共数据的共享范围,完善数据合理使用和流通的法律法规,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大市场,打造“用数治数”良好生态。(记者 郭倩 周颖 魏一骏)

相关文章

600余名康养领域专家齐聚崇州 “康养黑科技”扎堆亮相

红星新闻网7月27日讯7月26日—27日,2025年第四届中国智能康复学术与产业大会在崇州举行。会议以“人工智能赋能康复医疗”为主题,重点加强“政医学企”多维度合作,推进人工智能+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街子古镇群康养旅游度假区为调研样本,邀请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彭明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国
2025-07-27 19:54:00

重庆机场一批“黑科技”下周“上岗” 让旅客出行更舒适便捷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黄乔 实习生 胡云凤7月25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里,智能机器人“渝飞飞”的“面部”屏幕不断刷新着航班信息,背部的行李舱正在演示收纳功能。记者了解到,这款能导航、运行李的智能机器人,是重庆江北机场即将上线的“黑科技”之一。除此之外,智慧航显、机械手自动装载系统、自主
2025-07-25 20:04:00

快可电子股价上涨1.19% 光伏设备企业受关注

截至2025年7月24日收盘,快可电子股价报34.8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19%。当日成交量为9416手,成交金额达0.33亿元。快可电子是一家专注于光伏设备领域的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作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快可电子还涉及机器人概念和储能领域。公司总市值31.28亿元,流
2025-07-24 19:05:00

海天瑞声半年度营收预增超61% AI商业化落地股价三个月涨7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从事AI训练数据的海天瑞声(688787.SH)业绩持续转好。7月21日晚间,海天瑞声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长61.06%至78.01%;归母净利润294.4万元至441.60万元,同比增长607
2025-07-23 09:16:00

广西打造“超级接口”汇聚技术、市场与资源

图为南宁市一家企业的人工智能展厅。叶子榕摄(中经视觉)近来,位于广西南宁五象新区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吸引着无数关注的目光:今年以来已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43个,涵盖算力算法研发、智算设备制造及智能体应用开发等领域;6月29日,首批16家东盟国家企业完成签约,人工智
2025-07-20 06:59:00

第一大客户生变 理奇智能继续闯关IPO

无锡理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奇智能”)冲A迎来新进展。深交所官网显示,近日,理奇智能创业板IPO进入问询阶段。本次冲击上市背后,理奇智能具备业绩底气,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净利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然而,公司报告期内也存在存货金额较大、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等问题。另外值得关注的是
2025-07-16 00:0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