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7公斤“背包里的康复师”,普陀这家企业让智能康复走进家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8:16:00    

一台仅有办公投影仪大小、重量仅7公斤的“智康机器人”,正悄然改变中风患者的康复方式。这款“背包里的康复师”,通过游戏化训练模式,让患者在家就能完成专业级上肢康复。“我们不只是做一款设备,而是希望让科技真正服务于生命质量的提升。”上海智康加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康加”)创始人徐培麒道出了这款产品的研发初衷。

小体积大作为

徐培麒硕士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高级控制与系统工程专业,回国后,他带领团队从事智能康复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徐培麒坦言:“看到市面上现有的康复机器人通常价格昂贵且体积庞大,难以满足居家训练的需求,导致许多患者不得不中断训练,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功能恢复。”徐培麒希望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来解决本土市场的群众需求,帮助上肢功能障碍人群提高生活质量。正是这种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交织,催生了这款便携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诞生。

“康复的黄金期只有6个月,但许多患者因费用高、距离远错过了最佳时机。”作为一款全周期多场景便携式上肢智能康复机器人,“智康机器人”能够轻松实现多场景应用,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社区训练室,都可以满足其使用条件。将工业级协作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技术移植到康复领域,“智康机器人”让患者在家就能完成专业训练。

让中枢神经“动起来”

与传统被动牵引不同,“智康机器人”的秘密在于“主动参与”。智康加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特点,巧妙设计了多样化的康复游戏,来匹配不同的康复疗程。徐培麒介绍道:“这些游戏不仅为康复过程增添了乐趣,而且通过设置游戏关卡、提高游戏难度,为康复患者每次训练设定了清晰的目标。”

“智康机器人”内嵌了钓鱼、五子棋、碰碰车等多款休闲益智的康复训练游戏。患者只需将患肢放置在设备上,系统便会利用力控制算法捕捉患者的反馈,自适应调整辅助力度,引导患者通过游戏挑战完成上肢的屈伸、外展等动作,进而促进上肢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和肌肉力量的增强。

对于许多患者而言,康复初期可能完全无法自主运动,需要依赖机器人的牵引。但随着康复进程的逐步推进,患者开始逐渐能够自主用力,此时算法会根据患者的力量强度,适时调整机器人的辅助力度……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脑中想实现游戏里的某个目标的想法,也会促进大脑中枢神经的激活,从而建立起新的神经通路。

此外,这些游戏设计还融合了丰富的场景和随机惊喜事件,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每次训练结束后,还会自动生成训练报告,便于患者和康复师跟踪康复进展。

技术转化的“普陀路径”

入驻普陀创新大厦的“创新里”孵化器,被徐培麒称为“新的里程碑”。在正式成立公司之前,徐培麒和团队一直在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技术转化和孵化。随着项目的成熟,团队从实验室搬进了产业化办公空间,产品也从实验阶段走向市场应用。

生命健康是普陀区重点培育的四大产业之一,结合健康+智能的智康加自然受到了广泛关注。徐培麒感慨地说:“饮水思源,我们希望扎根普陀,专注于居家上肢康复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同时兼顾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在谈及营商环境时,徐培麒赞扬普陀区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科创集市、数字创新大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对接市场资源。尤其让徐培麒印象深刻的是普陀区的高效服务,在一次医疗器械备案遇到难题时,普陀区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上门,仅用3天时间便解决了问题。

如今,立足普陀研发中心,智康加正积极整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上的供应链,通过与南通、常州等地的制造资源协同合作,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上午去苏州调试零部件,下午回上海开会,高铁就是我们的‘生产线’。”徐培麒笑着说。

对于企业的发展,徐培麒心中早有清晰规划。在地理布局上,智康加将立足普陀,逐步覆盖长三角地区,最终实现向全国的辐射。在产品布局方面,则将专注于上肢康复领域,借助智能康复产品着力解决上肢康复问题,全力打通院内与院外的康复需求,致力于成为居家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谈及未来,徐培麒信心满满地表示:“企业将紧密贴合社会需求,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挖掘各类应用场景,全力开发创新型康复机器人产品,构建涵盖医院、社区和居家三级的康复网络,为更多有康复需求的人群提供全面且便捷的服务。”

记者手记

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点上,“智康机器人”的出现不仅是一款产品的创新,更是一种康复理念的改变。它打破了传统康复设备的笨重与高门槛,用轻巧的机身和游戏化的设计,将专业训练融入日常生活,让康复不再是一场枯燥的持久战,而是一次充满希望的主动参与。

徐培麒和他的团队展现的,正是技术创业者最珍贵的特质——用专业解决痛点,用温度填补需求。普陀区的产业土壤与高效服务,则为这样的创新提供了生长的可能。当科技真正以人为中心,康复便不再局限于医院的四壁,而是走进家庭,成为触手可及的希望。或许,这就是智能医疗的未来:让技术隐身于无形,让健康回归于生活。

相关文章

纵横谈|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更多“科技红娘”

目前,湖北武汉市的技术经理人约有2300人。他们被称为“科技红娘”,是推动企业与技术有效对接的“牵线人”。面对专利难转化的困境,他们全面评估专利商业可行性、协助制作产业化方案、帮助完成项目融资,顺利促成一项项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据《人民日报》8月25日报道)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学研究、实验开发与市场
2025-08-28 07:50:00

科技生花 文化添彩——在文博会上感受科技与文化的奇妙邂逅

机器人表演。邓寅明 摄  文化润泽人心,科技点亮未来。当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8月23日,虽然降雨不断,但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现场依旧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观机器人打拳击、与古代诗人对话、立即穿越至景点……在科技的加持下,展会衍生出的无限可能,吸引着大家从简单参观者成为深度沉浸者。在
2025-08-24 07:25:00

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

【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财联社8月23日电,2025年“E-TOWN机器人消费节”近日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收官。作为全球首个以机器人为核心主题的消费盛会,本届消费节“成绩单”:机器人相关产品及区内商圈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19万台,全网传播近
2025-08-23 09:59:00

“十四五”以来批准的创新药达到204个、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8月2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就。发布会现场。图/国新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胜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药监局按照“讲政治、强监管、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思路,高质量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2025-08-22 11:47:00

2025年科隆国际游戏展开幕

作为全球游戏行业重要展会,2025年科隆国际游戏展20日在科隆开幕。本届展会参展商数量创下新高,来自世界各地的游戏厂商集中展示最新作品,共同探讨行业动向。本届展会将持续至8月24日,共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家参展商。主办方介绍,今年展区面积扩大至23.3万平方米,内容涵盖游戏互动体验、COSP
2025-08-21 05:44:00

被低估了的“抗癌运动”,一次运动就有抗癌效果!不是走路

说起防癌运动,大多数人会选择有氧运动:走路、跑步、跳操、打球……然而,有一种被不少人忽视的运动方式其抗癌效果远超普通锻炼,那就是——抗阻运动!最新研究发现:一次45分钟的抗阻运动,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01一次抗阻运动,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2025年7月,发表在《乳腺癌研究和治疗》(Breast Ca
2025-08-20 08:0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