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估中科股⑦丨美团的万亿市值回归与重估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1 09:5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慧 北京报道

美团于2024年年初股价触底,在下半年快速反弹,全年涨幅超过80%,美团可谓是领跑了中概股的价值重估。

2025年2月26日,美团股价报168.3港元,单日涨幅超6%,市值重回1.2万亿港元。

过去一年时间,美团的市值,经历了从大幅缩水,到重回中国万亿互联网公司的阵营。

一方面,美团作为中国本地生活服务的龙头企业,在2024年面对强势竞争对手抖音的“攻城略地”时,一定程度上经受住了来自外部的强大竞争冲击。

另一方面,2024年美团前三个季度的财报业绩,以及美团在科技和出海方面的实质性进展,也给了市场信心。

如今,DeepSeek正在带动中国科技公司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重估”叙事,美团作为中国互联网科技巨头之一,对其进一步价值重估也就全在情理之中。

尽管新一轮技术周期已然启动,中国资产价值开始全线重估,但居民消费是否能真正提振,却是影响美团未来业绩表现和价值重估力度的决定性变量。

本地生活市场的战事还在延续,京东高调入场,让市场变得极其热闹,在这场存量竞争中,美团价值重估之路必定充斥着诸多波折和变数。

万亿回归

2024年初,美团股价触底,跌破发行价。

1月份,美团某业务高管的一封内部信在网上流传,他在信中提到了多次“战役”之类的词汇,将与对手之间的竞争,类比成一些著名战事中的对峙,也提到了对美团本地生活业务护城河壁垒的反思。

当互联网行业的竞争进入存量时代,包括小红书、阿里、京东、抖音、快手等,几乎所有的平台都想把本地生活做一遍,其中最为来势汹汹的是抖音。彼时,关于“抖音或将收购饿了么”的传言四起。

2023年抖音已以较快的速度在到店业务中拿到一定的市场份额,“抖音收购饿了么”的传言,尽管被多次辟谣,但美团面临强劲对手的局面已深入人心,全面压制了美团的估值。

本地生活业务是美团的核心业务,贡献了美团超过70%的营收,也是美团利润的来源。本地生活业务具体包括到店和到家业务,到家是指外卖、即时零售业务,到店包括餐饮团购、酒店、旅游等。

当中国消费增速放缓,消费领域的数字化渗透已逼近天花板,在这场存量竞争中,美团是否能守住自己的护城河,变得充满不确定性。2024年一季度,市场对美团的信心受到冲击,市值直接触底,股价最低时只有61港元,而美团巅峰时期的股价,一度超过450港元。

2024年上半年,美团组织构架经过了多次调整,核心是整合到店和到家业务,通过业务板块的合作协同,以建立长期能力和护城河。在调整中,美团高级副总裁王莆中出任核心本地商业CEO。

2024年下半年,美团的股价出现了明显的反弹态势,转折点应该是市场重拾了对美团本地生活业务的信心,美团在新业务大幅扭亏的同时,也走出了本地生活业务的竞争焦虑。

美团在正式回应竞争问题时,似乎也从容了许多。美团的一位高管在2024年9月份的二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回应了和抖音的竞争。“近两年行业发展迅速。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和我们有不同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这导致对品类组合和商家层级的关注不同。我们两个之间的核销率也相差很大。”美团高管表示,根据观察,美团核心品类的竞争态势依然理性、稳定,他还对外表达了对长期竞争优势的信心。

2024年三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利润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营利润达146亿元,同比增长44.4%,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21.0%;新业务板块,除了美团优选外的其他新业务作为一个整体在第三季度实现了盈利。10月份,Keeta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正式上线,标志着美团本地生活业务迈出国际拓展的重要一步。

2024年全年,美团的市值实现了V字形的反弹。2025年2月26日,美团股价报168.3港元,单日涨幅超6%,市值重回1.2万亿港元以上。这一反弹不仅得益于市场情绪的变化,更源于投资者对美团在科技创新浪潮中价值的重新认识。

价值“新大陆”

本地生活业务的基本盘之外,在科技上的大手笔收入,也给美团的未来增加了多重想象力。

2021年,美团战略从“Food+Platform”转向“零售+科技”。美团早已不只是一家劳动密集型的餐饮外卖公司,而是链接万亿消费市场的“科技+零售”巨头。

近些年,美团在本地生活业务稳健扩张的同时,在科技上的投入一直在低调进行。具体来说,除了结合公司业务场景的技术研发,美团还以投代研,在AI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投资了一批公司,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月之暗面、智谱AI等明星科技公司,背后都有美团的身影。

在企业研发投入方面,2016年起,美团开始探索自动配送服务,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的自主研发,推出了多种智能配送设备及数字化工具。截至2024年底,美团无人机已开通53条航线,累计配送订单超45万单;自动配送车累计配送近500万单,服务数百个社区的配送需求,自动驾驶里程占比99%。

在投资方面,美团也是紧密围绕“零售+科技”战略。美团参投资的蜜雪冰城、古茗等,都是和零售、餐饮业务有关,近四年美团投资的硬科技项目明显增加。

在2024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学术年会上,美团副总裁、美团机器人研究院理事长毛一年表示,美团积极投资机器人创新企业,目前已投资立镖机器人、未来机器人、九识智能、非夕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宇树科技等机器人公司。

在2025年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现场最年轻的民营企业家、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就坐在美团CEO王兴的前一排,王兴兴已经是2025年最火的90后硬科技企业创始人。

据媒体公开报道,宇树科技在2024年的B2轮和C轮融资,都有美团的参与,B2轮还是美团领投。宇树科技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美团旗下汉海信息持股8%,为宇树科技的第二大股东。

另一位在2024年备受关注的90后创业者王鹤,其创立的公司银河通用,也有美团的投资。王鹤是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银河通用成立一年半时间内完成13亿元融资。

2024年底,银河通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看好和美团在具体零售场景上应用上的合作探索。据透露,一些AI场景应用都在低调进行中,在药房的零售场景测试中,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可帮助完成补货和取货任务,

据媒体公开报道,美团与银河通用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线下零售、智慧货仓、智慧物流等多个领域围绕机器人服务展开全面合作。

当互联网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本地生活业务竞争愈发激烈,而美团已经通过在科技领域的大手笔投入,在AI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悄悄投出了有关未来产业的新版图。

美团在科技上的研发投入以及以投代研,带来的收益,虽然还没明显的反馈在财务报表上,但给了市场充分的想象力。

2025年2月份,中信证券指出,美团对新技术的投入和应用使其在科技创新浪潮中占据先机。中信证券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美团整体收入将达877.8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即时配送业务收入增长42.2%,到店业务增长49.6%。如果美团的海外扩张业务、美团优选业务等取得成果,股价还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

重估动能

从2024年底至今,多家大行发布的研报,也对美团的市值进行了重估。

摩根士丹利研报看好美团在本地生活业务上的增长。2024年底,摩根士丹利将美团的目标价上调至300港元,认为其2024-2026年经营利润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36%,并指出美团在即时配送、到店酒旅等核心业务上的增长潜力。

浙商证券研报也看好美团在本地生活业务领域的护城河。研报指出,在本地生活领域,美团和抖音的竞争进入竞争平衡点。

2024年走出和抖音的竞争阴影的美团,在2025年年初,又逢京东在本地生活业务上的高调入场。京东从发起外卖品质商户零用金,到给全职骑手缴社保,再到上线团购业务和发优惠券,京东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对标美团的本地生活业务。

京东在本地生活业务上的资源投入以及未来能瓜分到多少市场份额,可以进一步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京东的加入,已经在让美团增加经营成本。

2月份,美团和京东同天宣布给骑手缴社保,美团将从 2025 年 2 季度开始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摩根士丹利在2025年2月发布的研报称,给予美团-W(03690)“买入”评级,目标价200港元,预计美团外卖业务第一年社保成本可控,2025/2026年的财务影响可能可控或完全被效率的提升所抵消。研报认为,未来6-12个月该股股价仍有上行空间,预计2025年美团集团调整后每股收益将增长33%,维持“增持”评级。

京东的进攻本地生活阵地显然是筹谋已久,每一步动作都引发了大范围关注;“超级流量入口”小红书,在本地生活业务上也是动作频频。2025年本地生活业务的“战事”还在延续,激烈的竞争依旧是本地生活市场的常态,市场竞争惨烈程度是否会超预期,也是美团2025年面临的一个风险因素。

除了竞争,消费市场的变化和美团业绩直接相关。2025年美团业绩最大的风险变量,还是宏观的消费环境。如果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升,对于美团这家零售+科技公司来说,将是最大的利好。

在参加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后,王兴对媒体表示,美团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继续积极促进扩大消费,探索无人机配送和自动配送等创新研发,努力“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纵横谈|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更多“科技红娘”

目前,湖北武汉市的技术经理人约有2300人。他们被称为“科技红娘”,是推动企业与技术有效对接的“牵线人”。面对专利难转化的困境,他们全面评估专利商业可行性、协助制作产业化方案、帮助完成项目融资,顺利促成一项项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据《人民日报》8月25日报道)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学研究、实验开发与市场
2025-08-28 07:50:00

问法预告|律师在线“听您说、帮您解”,8月26日上午9:30聚焦新公司法

或许有市民认为,“公司法”离自己很遥远,只和大企业、老板有关。实际上,这部法律早已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创业者来说,它明确了公司注册流程、股东权利义务、公司章程制定规范,能帮您避坑;对于上班族而言,当公司出现“无故克扣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缴社保”等情况时,公司法与劳动法的衔接适用,
2025-08-24 08:38:00

科技生花 文化添彩——在文博会上感受科技与文化的奇妙邂逅

机器人表演。邓寅明 摄  文化润泽人心,科技点亮未来。当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8月23日,虽然降雨不断,但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现场依旧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观机器人打拳击、与古代诗人对话、立即穿越至景点……在科技的加持下,展会衍生出的无限可能,吸引着大家从简单参观者成为深度沉浸者。在
2025-08-24 07:25:00

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

【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财联社8月23日电,2025年“E-TOWN机器人消费节”近日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收官。作为全球首个以机器人为核心主题的消费盛会,本届消费节“成绩单”:机器人相关产品及区内商圈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19万台,全网传播近
2025-08-23 09:59:00

邵东办税服务“大变样”:办事更快 跑腿更少 体验更好

邵东市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红网时刻新闻8月6日讯(通讯员 许海军 唐正宇)“以前办个预缴税款要专门跑趟邵东,现在在长沙办公室坐坐,半小时就搞定了!”湖南兴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兴祥公司)的财务人员最近真切感受到了办税的变化。公司在邵东项目跨区域提供建筑服务的预缴税款变得如此便捷,源于邵东市税务局今年
2025-08-21 18:08:00

安泰集团股价持平 主力资金连续五日净流入

安泰集团股价报2.20元,与前一交易日持平。开盘价为2.20元,最高触及2.23元,最低下探2.19元,成交量为29.94万手,成交金额达0.66亿元。公司总市值为22.15亿元,市盈率为-9.60倍。安泰集团主营业务为煤炭及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所属行业板块包括煤炭行业、山西板块等。作为山西
2025-08-16 04:2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