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注意
中国无人机又升级了
中国工人也牛的
坐躺椅上运完了180吨建材

近日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
一光伏电站物资运输现场
上演了一幕“科技基建”场景

建设团队
用16架重载无人机集群作业
把搭建3座电力铁塔
所需要的180吨物资
运到了对应的塔基点位上

据了解
以往运输同样的物资
现场搭建索道至少要1个月
现在通过无人机3天就能全部运完

今年5月
西畴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工程启动
面对实现了生态环境逆转
但岩溶地貌仍旧脆弱的西畴县
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物资运输
成了一大难题
“如果使用传统的马帮、索道运输
需砍伐30亩树木作为临时运输通道
还会对地貌造成破坏
这对当地生态影响太大了”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
基建部负责人杨永昆说
面对传统基建方式
在西畴行不通的困境
云南电网公司相关部门及文山供电局
紧扣“西畴精神”中“干”的核心理念
不等不靠、创新求变
联合开展基于重载无人机的
电网建设新型机具集群化作业应用
研究科技项目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
规建中心技经室负责人王方敏介绍
无人机可根据承重单载或合力作业
通过多机联调
实现单件最大载重420公斤
最远运输里程1.3公里
作业前会按预设航线模拟飞行
再进行实际飞行
通过同步控制上升、下降及平飞速度
确保吊挂物稳定不晃动

“重载无人机集群化运输
全程自主飞行和运输
无需每架无人机配备操作员”
南方电网云南文山供电局
规划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何卫雄介绍

据介绍
此次运输项目创新建立了
“三维建模-数字模拟-实景运输”
全链条管理体系
前期通过激光雷达
扫描建立高精度地形模型
运用AI算法规划最优运输路径
运输过程中依托5G专网
实时监控无人机状态
后台智能调度系统动态调整飞行编队
实现了全程自主化作业

数据显示
相较传统运输方式
无人机运输
使单基铁塔材料运输时效提升400%
可节省道路建设成本80%
减少人力投入60%
杨永昆介绍
此次采用无人机集群运输作业
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减少临时用地43亩
降低碳排放约280吨
为绿色低碳电网建设
提供了可复制方案
目前形成的
《输电工程无人机集群运输技术规范》
已纳入南方电网标准体系
相关技术将在川藏、滇西北等
复杂地形电力工程中推广应用

国家能源局专家评审组
对该工程评审时指出
这项技术突破
将推动我国电力基建行业
每年减少施工临时用地超万亩
对践行“双碳”目标具有示范意义

据了解
西畴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工程
将于8月底建成投产
投产后
将为西畴县120兆瓦光伏项目
送出、消纳提供重要保障
来源: 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