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贺兰山下绿意新 废弃矿坑变身农体旅“聚宝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1 09:02:00    

志辉源石酒庄地下酒窖。记者 闫茜 摄

夏日里,当你驱车来到贺兰山东麓的山脚下,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就会被一处运动休闲公园的美景吸引住:绿草如茵,树影摇曳,湖水边青石小路曲径通幽……好一幅以生态为底、绿色为径的美丽画卷。

从乱石荒滩到绿色长廊,从废弃矿坑到“紫色聚宝盆”,在贺兰山东麓,一场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正在上演。曾经因无序开采而满目疮痍的镇北堡矿区,如今已实现华丽转身,成为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农体旅产业示范基地,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篇章。

曾经满目疮痍的沙坑变成如今的银川后花园。记者 闫茜 摄

生态修复:让荒滩重披绿装

贺兰山,这座被宁夏人称之为“父亲山”的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曾因大规模无序开采而遭受重创。自上世纪50年代起,贺兰山东麓逐步形成近十处规模化矿区,仅银川市镇北堡矿区就聚集着上百家砂石厂与采矿场。长期高强度人工采挖,致使当地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废弃矿坑星罗棋布,地表矿坑平均深度达40米,土地损毁面积15平方公里。矿区内土石大面积裸露、植被稀疏,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冬春时节更成为扬尘天气的主要污染源。

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宁夏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态修复攻坚战。2010年,宁夏启动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建设;2013年,以地方立法形式为葡萄酒产区保驾护航;2021年,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落地宁夏,一系列重大举措相继落地。银川市先后投资近20亿元,对镇北堡矿区进行生态保护修复,通过取缔整合“小散乱”采矿点,仅保留6家企业实施集中绿色开采。同时,依托矿区地处北纬38度葡萄最佳种植带的独特优势,基于原有地形地貌推进生态修复,布局发展葡萄文旅产业。

志辉源石酒庄是这场生态修复行动的生动缩影。酒庄斥资近7亿元,对6000亩采空区进行系统性治理,改造利用3个大型采砂坑。其中,一座采砂坑上建起了占地1200余亩、免费开放的休闲运动公园,另一座采砂坑被打造成占地2200亩的生态园林酒庄,第三个采砂坑持续恢复生态环境,正在修建占地2600亩的北大湖康养区。此外,酒庄还在戈壁荒滩上建设了3000亩葡萄种植基地,建成数千亩生态林,让昔日风沙肆虐的砂石滩、废矿坑重焕生机。

截至目前,银川市酿酒葡萄种植及开发面积27.3万亩。记者 李靖 摄

文化重塑: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推进生态修复的进程中,宁夏注重将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深度融合。依托原有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打造出多个兼具东方韵味的园林酒庄、生态酒庄与文化酒庄。其中,志辉源石酒庄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这一实践的典范。

志辉源石酒庄始终秉持“尊重自然、融于自然”的理念,巧妙地将中式园林美学、石雕青砖等传统建筑元素与葡萄酒文化相结合。酒庄从建筑主框架到功能细节均贯穿生态理念,主体建筑、园内道路等均采用治理矿坑时挖掘出的砾石卵石,以及筛选出的废弃建材,使得整体风貌与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地形自然衔接、相得益彰。此外,修剪的葡萄藤、枯萎的树木、报废的橡木桶、随处可见的“怪石”、拆旧的鱼鳞瓦等材料,都被赋予新的用途。这种做法既践行了节约理念,又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氛围。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志辉源石酒庄不再局限于葡萄酒生产,更发展成为传播葡萄酒文化、展示东方美学的重要载体。该酒庄入选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共同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交融碰撞的独特魅力。

产业升级:多元发展的新图景

如今的镇北堡矿区,已不再是昔日的“农业禁区”,蜕变为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当地秉持生命共同体理念,遵循“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高效利用水资源”原则,依托贺兰山东麓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构建起红酒、旅游、文化、餐饮、民宿、研学等“生态+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志辉源石酒庄正是这种多元发展模式的鲜活范例。酒庄深度融合“美酒+美景+文化”要素,不仅是优质葡萄酒的生产基地,更打造成为集红酒文化品鉴、休闲观光体验、科普教育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庄园。园内绿树成荫、水系环绕,设有骑行道与运动场,游客可在此畅享跑步、篮球、骑行等运动,尽情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自开放运营以来,酒庄吸引了大批游客、户外运动爱好者及周边居民,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葡萄酒文化的热门打卡地。

镇北堡矿区的成功转型,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有力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为宁夏探索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从废弃矿坑到生态经济新地标,贺兰山下这场绿色变革,正书写着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的崭新篇章。展望未来,随着生态修复与产业升级持续深入推进,这里必将绽放出更迷人的生态魅力与发展活力。

作者:鲍淑玲

相关文章

暑期研学营火热进行中 四大主题公益课堂开启童趣之旅

为进一步丰富暑期公共文化艺术活动,促进新时代青少年美育发展,发挥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阵地作用和“终身美育学校”职能,济南市文化馆策划组织开展了“龙山黑陶”“济南泥塑兔子王”非遗体验、声乐、中国舞四大主题研学营,让青少年群体在感受艺术之美中共享普惠性公共文化服务成果。本次研学营充分发挥文化馆青少年美
2025-07-27 18:23:00

重庆唯一!彭水高台狮舞入选2025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 实习生 胡思佳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揭晓了2025年“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名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狮舞荣耀入选民俗民间项目。这是本次评选中重庆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更实现了彭水在“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领域零的突破。高台狮
2025-07-27 18:04:00

31省份6月CPI出炉:14地上涨,宁夏止步“15连降”

中新经纬7月24日电 (王永乐)随着河北、山东等地公布2025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31省份6月CPI出齐。中新经纬梳理发现,6月,14省份CPI同比上涨。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14省份CPI同比上涨宁夏止步“15连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CPI同比上涨0.1%,在
2025-07-24 00:09:00

音乐节为何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快乐密码”

最近,你的朋友圈被音乐节刷屏了吗?从福建厦门的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到江苏常州的太湖湾音乐节,再到吉林长春的哦啦音乐节,各色音乐节在多地火热开展。如今,音乐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快乐密码”。千里迢迢,不怕路遥,音乐节的魅力何在?在于音乐——乐迷能够在现场见到想见的歌手、听到想听的歌曲;在于互动——打破演
2025-07-23 09:36: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丨展览上新 服务升级 河北博物院八大新展邀您“逛展消暑”

从古卷里溯文脉,于釉彩中见山河……这个暑期,河北博物院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国内多家文博机构,推出八大新展,让人们在消暑清凉中触摸文明的生长,拆阅历史的信函。本台记者 张思凡:微积分这个数学概念,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学习过,那"清代的微积分"您听说过没有?在河北博物院的冀藏古籍文化
2025-07-20 17:08:00

演“译”中原!第五届“讲好河南故事”外语演讲大赛正式启动

顶端新闻记者 金艾琳/文 宋亚猛 时硕/图、视频声临其境,演“译”中原!7月15日,第五届“讲好河南故事”外语演讲大赛启动仪式在顶端新闻举行。一场用多语种解码中原文化的语言盛宴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指导,河南省翻译协会、顶端新闻、河南国际传播中心、河南省经
2025-07-16 10:5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