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赛事经济持续升温 比赛“流量”化为消费“增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0:25:00    

上个月,江苏迎来今年首个马拉松超级比赛月。南京半程马拉松、无锡马拉松、南通马拉松等赛事相继举办后,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盐城马拉松也于近日鸣枪起跑。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在赛场内外,赛事“流量”如何转化为消费“增量”?赛事经济持续升温的背后,又有哪些驱动因素?

赛场内外——

体育消费对地区经济拉动明显

又是一年春好时,江苏各地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接踵而至,不少赛事规模与参赛人数双双创下新高。“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创新探索,对消费的正向拉动效应日益凸显。

以2025江苏“跟着赛事去旅行”促消费系列活动的首站——2025无锡马拉松作为观察对象,赛事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无锡市数据局、市体育局、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出具的报告显示:本届赛事共吸引42.9万名选手报名,3.5万人参赛,沿途共有39.1万人观赛,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会展等经济效益5.05亿元,同比增长78.2%,创历史新高。赛事期间,无锡酒店入住率激增,君来集团旗下湖滨、洲际等酒店预订量提前爆满。

3月17日至23日,距离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田径锦标赛主会场仅300米的砂之船(南京江北)奥莱热闹非凡。数据显示,该段时间奥莱客流同比增长26%,营业额同比增长15%,外卡消费近30万元,“赛事经济”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3月16日晚,苏州体育中心体育场因中甲首轮赛事备受瞩目,苏州东吴坐镇主场迎战陕西联合。众多陕西球迷专程赴苏观赛,赛场内气氛热烈,赛场外赛事旅游消费也被有力带动。

这些案例说明,体育消费正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的新动能之一。尤其在体育与文旅等深度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举办赛事正在成为各地促进经济发展、提振消费市场的“标配”。以无锡经开区为例,该区是无锡最年轻的板块,于2019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无锡经开区成功承办跆拳道、舞蹈、击剑、花样滑冰、三人篮球、网球等国际赛事45场,累计直接拉动地方经济超20亿元,走出了一条发展赛事经济的新路径,形成了一套体育强区、比赛兴业的新模式。

产业链上——

消费增长带动体育用品市场扩容

近年来,众多城市借助举办赛事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能级、带动经济发展。赛事不仅为专业运动员搭建了高水平竞技平台,更点燃了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如今,在朋友圈里“晒运动”已成为时尚,“参与体育赛事”更是成为新一代人群注重体育运动、追求精神满足的缩影。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对健康愈发关注,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的意愿更强。据业内分析,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会迎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路跑体育消费周期,即“马拉松赛事现象”。我国在2011年人均GDP突破这一数值,人们的消费理念升级,健身需求也随之增加,路跑需求大幅增长,赛事供给也相应增多。

赛事经济的持续升温,不仅得益于需求侧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还离不开高质量供给的有力支撑。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支撑,涵盖健身器材、专项运动设备等多个品类。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增速环比提升8.3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的增速。

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8,覆盖全部31个大类,是国内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也是国内许多产业循环的重要起点和联结点、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升和体育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江苏体育用品制造业蓬勃发展,体育用品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江苏体育用品制造及销售总规模4398.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江苏拥有各类体育经营主体超过4.5万家,14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5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并列全国第一。

企业健康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活水”的一路护航。近年来,省体育局联合省有关部门出台了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化服务体育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等政策30余项,较好激发了市场活力。

城市一隅——

体育场地设施盘活“金角银边”

在体育赛事热潮的席卷下,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其中,尤其是赛事主办方与品牌方纷纷加入。贝哲斯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体育赞助市场规模达536.41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15%。体育赛事与体育赞助合作的持续深化,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已构建起体育用品制造、体育服务、体育传媒、体育设施建设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江苏更是在此基础上积极作为,推动体育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2023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6415.5亿元,占全国份额超1/6;产业增加值从2013年底的640.2亿元增长到2023年底的2206.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2%。

体育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增长的产值上,更体现在其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上。2023年,江苏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达2513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3044元。从支出结构来看,体育用品、健身休闲、体育培训和教育服务等方面的消费各占一定比例。

在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约10万平方米的岛北体育公园正在建设中,计划打造时尚运动、体育赛事、休闲娱乐等消费新场景。近年来,江苏持续提升全民健身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以满足群众的新需求,发挥体育拉动消费的作用,同时着力盘活城市“金角银边”,大力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建成体育场地36.3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46平方米,这一数据位居全国第一。

得益于江苏在体育产业领域的积极布局,从体育用品市场的持续扩容,到体育投资新机遇的涌现,再到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江苏体育产业增长动能强劲,正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陈公兴)

来源:新华日报

相关文章

吴向东30年“卖真酒”打造两家上市酒企 华致酒行净利三连降吴其融临危受命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白手起家,吴向东打造了白酒帝国,博得了“白酒教父”头衔。如今,他正逐步进行权力交接。从金六福,到华致酒行(300755.SZ),再到珍酒李渡(06979.HK),吴向东在白酒行业闯出了名堂,缔造了民营白酒领域的传奇。然而,当前的白酒行业库存高企、价格倒挂,行业迎来
2025-05-26 09:37:00

冠军龙舟队领先亚军0.003秒

24支来自大湾区各地的龙舟队在茅洲河争先挥桨。江门新会泓达堂陈皮龙舟队摘得湾区男子组冠军。无人机在茅洲河上空盘旋起舞,勾勒腾龙之形。当无人机群在茅洲河上空排列出腾飞的龙形轨迹,当省级非遗龙舟赛的鼓点与“十五运”的节拍在河面共振——5月24日,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在燕罗街道
2025-05-26 07:00:00

无锡市教育局重要提醒!

2. 在“无锡发布”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培训机构”今天无锡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涉考试招生宣传行为的提醒来源:无锡教育编辑:严琳校对:张静责编:杨珍分享小伙伴
2025-05-25 17:12:00

情绪价值拉满!这届年轻人流行“吃谷”

在当下的消费浪潮中,“谷子经济”作为新兴力量正强势崛起。在佛山,各大商圈也兴起了一股“谷子”消费热,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入坑”。所谓 “谷子”,源自二次元文化,是英文“goods” 的音译,指代漫画、动画、游戏等IP周边商品,如玩偶、徽章、卡片、挂件等。售卖衍生品的店叫“谷子店”,购买商品称为“吃谷”
2025-05-25 16:34:00

双总部同时摘地 丝路科学城总部经济高质量跃升

总部经济作为产业升级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引擎,正成为驱动区域从产业集聚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5月16日,大源实业西北总部、万汇广场商业总部双双摘地,将集聚高端要素、强化产业协同,以强劲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驱动效能,为丝路科学城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大源实业西北总部项目效果图大源
2025-05-21 11:43:00

唯品会2025年第一季度净营收263亿元 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18%

中国领先的在线品牌折扣零售商唯品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一季度实现净营收263亿元(人民币,下同),Non-GAAP净利润23亿元。同时,一季度GMV为524亿元,活跃用户数4130万;超级VIP(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8%,贡献线上销售的51%。报告期内,公司按计划
2025-05-20 19:5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