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患者用DeepSeek“质疑”医生,真能“不信医生信AI”?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4 19:42:00    

澎湃特约评论员 罗志华

近日,DeepSeek的风也吹到了医疗领域。不少在AI工具上求医问药的帖子火了,有患者带着DeepSeek的查阅结果,“质疑”医生的治疗方案,结果竟发现AI的意见是对的,对此有医学博主自嘲“天塌了”。

目前湖南省医保局发布通知,明确严格禁止通过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但AI在医疗领域一石激起千层浪,仍然引发了社会的热议。

首先必须肯定,AI医疗的发展前景不容低估。AI的记忆力和运算能力超强,这是人脑无法相比的,因此在采写病历、自动生成基本诊疗方案、对医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患者提供导医等医疗场景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影像识别、辅助诊断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医疗场景,人工智能的优势更为显著。

例如近期,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会诊中心的一场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上,当工程师将患者的主诉及详尽病历资料输入系统后,AI儿科医生与13位知名专家给出了高度吻合的建议。

但在很多方面,AI也有无法弥补的短板。比如,处方开具作为诊疗过程的关键环节,其专业性和责任性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医师开具处方不仅需要基于专业医学知识,更要结合患者个体差异、用药史、过敏史等多维度信息进行综合判断。AI即便通过海量数据训练,也难以完全模拟临床诊疗中的复杂决策过程,更无法承担医疗行为的主体责任。

实际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早就明确,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这也是对患者健康负责的要求。

医疗的意义除了治病救人,更在于不断完善患者的健康保障体系。医保药品“双通道”保障、电子处方平台建设、远程用药指导等医改举措,其有效运转都建立在真实诊疗行为的基础之上。AI自动生成的处方一旦混入医疗系统,将直接威胁处方流转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因为AI技术生成的处方可能具有高度仿真性,但本质上属于缺乏实质诊疗作为支撑,可能成为破坏医药监管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由此看来,当前重申AI不能生成处方这条禁令,是有道理的。以前线下药店的处方药违规销售问题尚未完全根治,AI技术的介入可能使这一顽疾以更隐蔽的方式扩散。自动生成处方系统若被滥用,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处方药滥用灰色链条。并且,AI系统的标准化输出特征,可能导致处方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削弱个体化用药的原则,让患者承担巨大的用药风险。

AI是工具,但医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工具的某些能力再强,却无法将“常常去安慰,总是去帮助”等关怀与温暖传递给患者。医生的判断虽然也可能会出错,但正是在“怀疑、会诊、修正”等过程为代表的医生群体思维当中,诊疗才会不断得以完善。

人是可以根据情况发展灵活变通的,而一旦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出了错,却很可能固执己见、一错到底,让数据偏差和算法陷阱变成医疗损害。作为患者,对此要有清晰认识,切不可不信医生信AI。

由此看来,对于AI医疗,既要加以鼓励,更应该清晰地划定红线。在问诊咨询、健康管理、病历分析等非核心医疗环节,人工智能确实能有效提升效率。但在处方开具这类直接关乎生命安全的领域,必须坚持医师主体责任不可动摇。如此方能在AI浪潮之下保持定力,守牢医疗安全底线。(作者系医生



本期编辑 邢潭


相关文章

起步早、生态好、政策足!模速空间“C位出道”的阶跃星辰点赞“模都”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记者获悉,在“模速空间”展馆中,上海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阶跃星辰演示了旗下基础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基础大模型起到重要作用,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阶跃
2025-04-29 23:26:00

陕中二附院妇五科完成复发性子宫癌肉瘤盆腔转移淋巴结切除术

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五科团队迎难而上,在毫米级解剖间隙中完成高难度转移病灶切除,为晚期复发患者重燃生命希望。“6年前那场手术很成功,我以为彻底告别了病魔……”当73岁的李阿姨带着复发的检查报告再次走进妇五科诊室时,盆腔内4cm的转移病灶如同定时炸弹,将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瞬间拉回残酷的
2025-04-29 17:08:00

奔跑的力量

4月23日《广西日报》刊发文章《奔跑的力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董文锋报纸版面截图。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征程上,全区上下坚持实干为要,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即日起,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全媒体专题报道——“在这里,感知经济脉动”,瞄准短期之“形
2025-04-28 19:07:00

洞穴潜水失联73小时后获救 医生告诉你“失温”急救怎么做

【来源:扬子晚报】今年2月5日,两名科考队队员在广西百色市一个溶洞内潜水时失联,后经当地多部门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最终成功救出。近日,大量救援现场、救援细节首次披露,当事人在极端环境中尽自己最大努力维持体温、保存体力,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失温到底有多可怕?又应该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失温?为此,记
2025-04-28 10:27:00

谷歌:行政工作中使用AI平均每年可以节省122小时

谷歌表示,如果英国对其劳动力进行培训,那么英国有望从人工智能驱动的经济增长中获得4000亿英镑(约合5330亿美元)的收益。此前,英国的一些试点项目表明,员工在行政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每年可以节省120多个小时。谷歌在上周五发布的一份关于其试点项目的报告中指出,一些简单的举措,比如允许员工使用人工智
2025-04-28 08:11:00

可怕!差点毁容!无锡人千万别拍

随着气温回升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从武汉市第三医院获悉,截至4月20日,该院今年接诊隐翅虫皮炎患者达200余例,其中,4月11日单日接诊患者达20例,较去年同期激增35%。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陶宇莎分析,隐翅虫活跃期提前,与近期气温显著升高相关。日前,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皮肤科诊室,32岁
2025-04-27 06:3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