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8:54:00    

本报记者 王 政 刘温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将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点、线、面”协同,加快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面向重点行业“一业一策”制定数字化转型指南,用3年时间建设200个高标准数字园区,分行业分区域布局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和重点场景应用。此外,还将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优化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新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探索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建设。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启动实施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加强制造业品牌培育推广。

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焕发新活力。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推进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扩大北斗应用规模;因地制宜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开展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此外,推进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升工业设计水平。

——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形成3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研究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推行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开展新一轮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再培育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加大清欠等帮扶力度,建设国家统一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推动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落地见效。

相关文章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报记者 王 政 刘温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将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
2025-05-10 08:54:00

产业转移看四川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石晓鹏:苏川携手打造东西部产业合作标杆

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文露敏5月9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开幕式现场,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石晓鹏在交流发言中谈到,将把握产业转移合作机遇,与四川一起携手打造东西部产业合作标杆。石晓鹏介绍,苏川产业合作取得了系列成果,例如江苏、四川携手打造的“自贡-昆山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通
2025-05-09 12:30:00

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河北构建“四创联动”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

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我省构建“四创联动”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雄安科创中心是新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要承载地,许多青年人才集聚这里,圆创业创新梦。(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解楚楚)近日,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
2025-05-08 15:56:00

山东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记者日前从省工信厅获悉,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单位开始申报。今年,山东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大绿色制造单位支持力度,年内力争新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0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家、绿色工业园区20个。  绿色制造指的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山东在全国率先制订省级绿色制
2025-05-08 15:18:00

金融监管总局: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民企提供“一业一策”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在发布会上表示,对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民营企业,金融监管总局把发力点放在“一业一策”上,立足行业产业特点,提供有针对性、专业性的金融服务。丛林介绍,在近年
2025-05-08 11:44:00

建设重点产业协作园区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

立夏时节,相距六百多公里的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和磨憨—磨丁合作区都很“忙”——一个个项目加快推进、一个个企业签约落地、一个个投资考察团接踵而至……在持续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过程中,2024年5月,昆明出台重点产业协作园区管理办法,统筹划定磨憨—磨丁合作区和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2个重点产业协作园区,通过
2025-05-08 08:4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