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跨国救援争分夺秒: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在缅甸创造生命奇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02:00    

中国日报3月31日电 当地时间3月29日上午7时许,由37人组成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等应急救援物资,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落地后,医疗队即刻与缅甸消防救援队会合,奔赴受灾严重的内比都。当日傍晚,救援队伍抵达内比都市区,来不及休整,便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当中。

3月30日凌晨5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救援人员从欧达拉蒂利医院废墟下成功救出一名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这次救援行动,不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见证了救援人员的专业与担当。

争分夺秒:废墟下的生命接力

缅甸地震发生后第30个小时,隧道救援昆明队在倒塌的欧达拉蒂利医院废墟下,通过踏勘搜寻捕捉到微弱的敲击声。副队长肖敏趴在废墟缝隙处,用手电筒照亮钢筋交错的空间,操着贵州口音大声呼喊:“不要怕!我们来救你了!”话一出口,他立刻意识到语言不通的问题,随即呼唤翻译。通过翻译的沟通,碎石堆深处传来一位73岁女性老人沙哑的回应。老人被困在二楼与一楼坍塌形成的狭小空隙内,身旁是亲人冰冷的遗体。

负责心理疏导和安全观察的副中队长柴时空叮嘱道:“不要让她睡着,我再尝试喂她点水。”原来,老人此前做过开颅手术,此次因伤情复发回医院复查,不幸遭遇地震被困。专业的心理疏导,在老人坚持到获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搜救作业组一组组长龚太万表示:“每一次撞击,既要心细如发,又要迅如雷霆。”救援作业时,不仅要考虑打钻震动可能导致混凝土块掉落,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还要时刻警惕余震和坍塌体失稳的风险,确保救援安全、高效。由于现场救援环境复杂,副队长肖敏指挥实施“从前向后”和“从上到下”两个破拆救援孔后,仍未能救出被困人员。但他毫不气馁,继续指挥开辟第三个作业孔。30日4时36分、4时50分,救援人员先后将叠压在上的两名遇难人员转移出来。4时56分,被困近40个小时的老人成功获救。肖敏反复叮嘱:“担架一定要抬得四平八稳,一定要慢一点。”直到老人安全送上救护车,他才长舒一口气。

科技赋能:突破灾区通信困境

29日23时30分,信息监测中队中队长熊丹对着便携式卫星地面站皱眉凝思、双手快速操作。“我知道大家都在等着我把这里断掉的网接起来,好让失联了十多个小时的我们向家里报个平安,把救援情况第一时间向国内反馈。”30日0时06分,仅用时36分钟,熊丹带领现场通信保障组联合国内通信专家,成功突破地震灾区 “断网”难题,为现场各方救援力量、媒体提供通信保障。熊丹表示:“此次网络中断破冰,是我们队伍在真实灾区的首次应用,说明队伍日常的空天地通信系统研发和模拟实战工作行之有效、行之必要。”

跨越国界:传递真挚的感恩之情

被困老人得救后,队长穆树元带领小队准备继续进入医院主楼勘察时,一位老人双手颤抖着抓住他的手腕,声音嘶哑地诉说着。经翻译和当地消防员介绍,这位老人是救出的遇难人员的家属。尽管救援结果不尽如人意,但老人仍对救援队的辛苦付出表达了深深的感激。语言虽不通,但老人的伤感与真挚,让在场的救援队员们为之动容。穆树元听完翻译后回应:“老人家节哀,我们是中国专业救援队,我们过来就是为了救被困的人。我们带了很多先进的装备,不会轻言放弃,更不会抛弃任何一名能安全营救的被困人员。”

在休整期间,战斗员武小强和李卓与灾区小朋友和群众积极互动,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让人间真情在灾区熠熠生辉。

多方协作:凝聚救援强大合力

在灾区一线,中国大使馆、外事办、救援医疗队密切配合,科学有序开展救援工作;中石油内比都分公司办事处、华人侨民、志愿翻译等提供各类保障,为一线救援提供坚实支持。在大后方,国家、应急部、云南省委省政府、应急厅、依托企业、队本部等时刻牵挂,提供多重保障,形成强大的后盾力量。

30日上午,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前往欧达拉蒂利医院,慰问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全体成员,对救援医疗队在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缅甸开展救援表示衷心感谢。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专业素养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书写了中缅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的动人篇章。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文章

数字中国发展情况如何监测评估?相关指标体系和发展指数公布

“2023年、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分别为136.03、150.51,同比增长达10.10%、10.65%。”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中国发展指数测算情况。据胡坚波介绍,自2024年10月以来,该院会同国内多家高
2025-04-30 11:19:00

“我背您去安全的地方” 他背起老人跑出车流

4月28日中午1点左右,重庆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十支队综合大队民警何飞,从总队参会返回支队驻地途中,驾车行驶到渝北区北环内环立交桥面时,看见一名老人正蹲坐在隔离绿化带上,周围车辆呼啸而过十分危险。何飞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当时老人出现的位置是在最内侧车道的白色实线旁,而且老人身穿绿色马夹,贴着护栏蹒跚挪动,
2025-04-30 08:03:00

烟火共晨昏,云南边境的旅居桃花源

开栏的话云南,一首写在大地上的诗。当旅行被重新定义, 云南不再是“景点打卡地”,而是让390万人“住进生活”的旅居天堂。人们踏遍三迤大地,在雪山脚下种下理想;推开傣家竹楼,澜沧江晚风吹来创作灵感;荡开一壶普洱,像是喝下整片原始森林的故事……在这里,旅居者不仅找到了诗和远方,更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属。
2025-04-29 17:21:00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怀化办事处授牌

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怀化办事处授牌暨签订合作备忘录仪式举行。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摄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4月28日,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怀化办事处授牌暨签订合作备忘录仪式举行。省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傅丹舟,副市长向汝莲,市政协副主席、市贸促会会长娄宏福,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左牧出席。会议指出
2025-04-28 22:03:00

年轻人和老年人做邻居 作息有区别 噪音巧化解

楼上楼下,分别住着年轻人和老年人,作息有别,难免出现“一方动静较大吵到另一方”的尴尬情况。如何处理,才不会影响邻里和谐?连日来,多位网格员结合最近发生的事例,道出了处理妙招。大家若遇到,可借鉴尝试。源头解决 31岁的张强,租住在铝厂小区。他在烧烤店工作,深夜才下班。由于油烟味重,到家后,他要清洗当
2025-04-28 19:4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