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线城市降门槛,大城市青年人变“贵”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4 04:44:00    

作 者丨陈洁

编 辑丨王峰

图 源丨图虫


近来,多个一线城市频频出招引才。3月中旬,广州提出,正在修订引进人才入户相关政策,预计将进一步放宽入户条件。此前的2月,深圳提出,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深求职提供免费住宿天数将从7天延长到15天。同在2月,北京亦庄推出“求职7日免费住宿—实习3月免费短租—就业3年优惠长租”阶梯式安居体系。


一线城市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也是人口的聚集地。它们出台这些政策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即进一步降低青年人选择和长留城市的门槛。尽管普遍认为青年人口是城市的未来,但一线城市的高素质人才不少,如此频繁地出台“揽才留人”的政策在过去并不多见。那么,当前一线城市为何“着急”了?


一个关键是,无论对于全国还是对于大城市来说,青壮年人口都变“贵”了。


我国是劳动力大国。根据最新发布的统计公报,2024年我国16—59岁人口为857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9%。不过,需要关注劳动力下降的趋势。2014年,我国16—59岁人口为9158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7%。10年间,16—59岁人口减少5785万人。随着这批人口在劳动力市场退出,叠加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力资本也相应地变得更贵。


这其中,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更需要警惕青壮年人口的下降。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3年北京15—59岁的人口数量为1621.7万人,这一数据在2023年下降为1428.5万人,10年间降幅超过10%。


对城市来说,合理的人口结构非常重要,因此需要直面人口结构变化,尤其需要关注青壮年的人口数据。因为青壮年人口对于一座城市的经济,尤其是长期经济增长效率影响明显,是制造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和各种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与此同时,青壮年人口还是内需市场的重要推动力,相对于重点关注养老、医疗的老年人口,青壮年人口在购房、孩子教育、日常消费等方面都有更多需求。


在青壮年人口总体下降的背景下,城市需要思考人力资本如何持续积累。


这一方面需要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吸引更多青年人流入。对于前者,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我国不仅提出要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同时还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这意味着我国正在不断提升劳动力的素质。


对于后者,则需要城市比拼“内功”。城市人口流入和流出是一道复杂的“算术题”。就业机会是否充沛,高收入人群占比如何,租房、购房、交通、饮食、婚恋等成本,都会影响青壮年人口的城市选择。同时,不同学历的青壮年人口,对城市也有不同的需求,不变的是需要城市提供足够的稳定感和舒适感。


而决定稳定感和舒适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住房。有研究表明,住房租赁市场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不小,即租住公租房的流动人口更倾向在流入地租房过渡,其定居意愿更强。


因此,城市在发展产业,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之外,还需要打造更为成熟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降低户籍门槛、完善公租房体系、更可获得且更充沛的医疗卫生服务、相对充裕的教育资源、舒适安全的公共空间等。城市的管理者需要将自身当成一座城市的“运营官”,为进入城市的人群提供更匹配的服务。


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是南昌。近年来,南昌成功吸引了青壮年人口流入,从而实现了城市人口结构的改善。在2024年,南昌市的16—59岁人口的数量达到454.95万人,较2022年的445.31万人有明显提升。


南昌做了什么?近年来,南昌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深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大力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城市交通、水运以及航空方面的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在产业上,南昌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形成一批“链主”企业,对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长。此外,南昌还持续补齐教育短板,推进中小学网点建设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到2025年,规划和实施中小学新建项目58个,扩建项目15个,建成后新增学位13.2万个。


在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动仍将持续。根据202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0—9岁(在2025年为5—14岁)人口为1.68亿人,45—54岁(在2025年为50—59岁)人口为2.35亿。换句话说,在不考虑死亡人口的情况下,2025年之后的10年,15—59岁的青壮年人口总量将继续减少约0.67亿人。届时,将更加考验城市的“内功”。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更多真金白银的投入,城市这场人口吸引力大比拼,已经进入新阶段。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刚刚宣布!368.78亿元,巨额分红

80后女副总裁,首次上榜!年薪945万

避雷!2025年买房,5类房子尽量别碰

相关文章

烟台·开放之城|昂扬展翼,带城市“起飞”

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通讯员 王侃 摄影报道40年前,烟台跻身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行列,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征程。而如今,当人们审视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时,会发现其开放程度与机场的成长呈正相关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烟台经济总量从1988年突破百亿元、2002年突破千亿元,再到2023年突破万亿元。进出口总
2025-09-10 17:06:00

一次“青岛行”,缘何让博士“留下来”?

一次“青岛行”,缘何让博士“留下来”“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已举办12届,持续掀起博士人才来青创新创业、扎根筑梦的热潮智汇青春之岛,博引活力未来。9月9日上午,第十二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在西海岸新区正式启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0余所国内外重点高校的近千名博士生相聚一堂,为海滨
2025-09-10 07:46:00

来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门何以能?

近日,江门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与创新发展大会召开。江门提出,力争3年内成功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广东也将支持江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作为中国侨都,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多重重大意义。为实现申报目标,江门如何系统梳理和提升保护管理体系,更好彰显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5-09-08 21:07:00

“一份热爱,一路同行” 嘀嗒出行11周年,与3.95亿同路人一起传递热爱力量

“从1个空座到1个微笑,热爱在一次次分享中发酵;从1次顺路到1份信任,热爱让路人成为同路人;从1份善意到1城温暖,热爱是写满故事的小红花”......成立11周年之际,嘀嗒出行发起了以“一份热爱,一路同行”主题互动,收获超2万条真诚留言。用户们细腻分享顺风同行中温暖的人和事,回忆嘀嗒陪伴下的人生成长
2025-09-04 10:46:00

筑幸福之城!近三年辽宁改造老旧小区3026个

一城之兴,兴在民生底色;一城之美,美在品质内涵;一城之胜,胜在精细治理。夏末秋初,广袤的辽沈大地上,公园绿地生机盎然、市井街巷焕然一新、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目之所及皆是井然有序、整洁靓丽的城市景象。近年来,辽宁各地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为笔,以高质量发展为墨,书写着宜居城市的深度
2025-08-31 01:07:00

南昌至吉隆坡航线正式复航

  8月25日上午10时20分,随着江西航空RY6607航班从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顺利起飞,标志着南昌至马来西亚吉隆坡航线正式复航,这也是今年7月17日中马互免签证后,江西首个直飞马来西亚的航班,将为两地旅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有力推动两地在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深度交流合作。  据悉,该航线每周
2025-08-26 14:4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