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社论】“反内卷”新信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6 17:07:00    

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扬主持会议,与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里集团、京东集团、北汽集团、奔驰集团等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去年下半年以来,“内卷式”竞争逐渐成为舆论场关注的焦点。2024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从“防止”到“综合整治”,传递出优化市场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避免企业因短期利益而陷入恶性竞争的鲜明信号。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关键一环,通过良性竞争,可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市场增量空间的效果。但是,“内卷式”竞争是一种围绕特定市场空间的低质量重复竞争,是缺乏相应质量、品质、内涵提档升级的“空转”。

此次参会的7家企业,横跨光伏、电商、汽车等行业,这些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内卷式”竞争的高发地。数据显示,2024年前10月,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销售价格快速下跌,导致我国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从2023年同期约13744亿元下降至7811亿元,同比下降43.17%;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明显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的平均水平。

这是因为在“内卷式”竞争中,部分行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策略,普遍依赖的是“低价”“杀价”,甚至采用无法获得正常市场平均利润率、难以积累创新研发能力式的低价竞争策略。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行业利润变得越来越微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要超越“内卷式”竞争,企业首先要避免同质化发展,尤其是在相同领域内重复建设,而要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杭州“六小龙”带来的一大启示就是,企业发展的赛道有很多,不能因为某些产业和项目很“热”就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定要因地制宜,各展所长。

要超越“内卷式”竞争,企业必须以科技创新加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摆脱对规模扩张的迷恋和对低价竞争的依赖,将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坚持做长期而正确的事,更加注重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

要超越“内卷式”竞争,也需要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要素资源市场统一、商品服务市场统一、市场监管规则统一,才能避免“政策洼地”竞赛、“政策逐底”竞争,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盘活存量资源。

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市场高度关注,信号意义明显,而且还将“定期召开”。超越过度投入、低效产出的“内卷式”竞争,需政府、行业与企业共同努力、共谋良策,也期待更多企业通过自我变革破“卷”成蝶,探索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相关文章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多重信号!一财大V解读 | 一财号每周思想荟(第16期)

宏观慧眼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可能侧重向服务业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王运金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会议提出要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央行将会向政策性银行提供较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或释放流动性支持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政策性银行将按照市场化原则,可能会成立“稳外贸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
2025-04-30 17:40:00

亏了几百亿的日产,开始赔钱卖电车

作者:源Auto 潘卓伦“N7这台车真的不赚钱,但是亏多少不能说。”在4月27日的新车发布会后,东风日产商品规划总部副部长尚顺事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说新车不赚钱,准备靠新车同款办公椅补贴。在发布会上,东风日产发布了一款尺寸比天籁略大的纯电动新车——日产N7,售11.99万元起,同时还将N7卖点之一
2025-04-30 11:56:00

成都银行2024年报:资产、存贷规模连续四年千亿级增长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生 夏一铭)4月29日报道4月28日晚,成都银行发布的2024年报。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分别站上12500亿元、8800亿元、7400亿元新台阶,连续四年实现千亿级增长,成长性保持行业领先;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突破220亿元、120亿元新关口
2025-04-29 17:18:00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强回报 重创新 增信心 已有452家深市公司积极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

自2024年2月启动,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已实施超过一年。据统计,已有452家深市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增强聚焦主业意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文化及理念塑造成为深市公司的共识。实证分析显示,“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
2025-04-29 12:35:00

全球科研城市百强中位居31位,济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规上工业产值近六成

4月2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建设科技强市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介绍有关情况。新黄河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南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据悉,济南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实现再进位,多项关键指标稳居全省首位,为省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
2025-04-29 11:3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