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永春:一村一年成一事 照亮乡村振兴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8:05:00    

路灯亮化、水圳修复、村路拓宽、仓储建设……在泉州永春,“我为群众办实事”蔚然成风,每一个村,每一年,为村民办好一件惠民实事,成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去年以来,永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争先创优行动,通过每个村每年兴办若干实事、择一全县比拼的形式,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以“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事接着一事办”为目标,推动解决群众愁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用“一件事”撬动“大干事”,从“办实事”走向“促振兴”。据统计,2024年永春共开展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争先创优项目236件。

“一事一议”致力破局突围

“去年大家反映的幸福院提升工程,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了,现在我们来议一议,看看今年还需要实施哪些项目。”3月初,一都镇鲁山村党支部书记冯国鹏向参加“强村议事日”活动的党员群众代表抛出了问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像这样的项目征集场景,每年年初都会出现在永春县236个村居议事会中。

想办、要办的实事很多,怎样找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永春给出了一种答案——群众事群众议、大家事大家定。该县将每月第一个工作日确定为全县统一的“强村议事日”,坚持固定时间做固定事,让“随时说事、分类理事、大家议事、明责办事、公开评事”成为乡村治理新常态。

“‘议事日’当天,与会人员围绕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各自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现场进行民主表决,充分达成共识。”一都镇党委组织委员林庆斌边说边翻开笔记本,上面原原本本记满了群众的发言。

“以‘一事一议’机制为抓手,通过群众点题、支部领题、多方解题模式,找准改善提升村民生活的‘小缺口’,让农民群众自己说事、议事、办事、干事,动员群众积极谋划,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确保说了一件算一件,定了一件干一件。破解乡村发展堵点。”永春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黄永炎介绍,“‘议事日’之后,推行定类、定责、定标、定时、定效‘五定’管理,对议事项目实施效果、存在问题等进行密切跟踪分析,及时调整完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据统计,2024年,永春县共举办“强村议事日”活动3000多场,涉及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项目。

“一年一评”聚力干事创业

议定的项目,效果怎么样,实地见真章。永春县以“头雁争锋”擂台赛为平台,通过现场看项目和讲台话成果相结合,评议“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以赛促学、以学促干、以干促进,树立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鲜明导向,激发村级党组织干事活力。

这场“民生大考”,既看干部“干了什么”,更问群众“感受到什么”,让“为民服务”从脉冲式的突击攻坚,升级为细水长流的责任自觉。

“这个路口以前道路狭窄、视线不畅,来往车辆避让不易,每次路过都提心吊胆的。现在好了,路面平坦、视野开阔,我们出门也更安心了!”提起村里的排楼路口改造,东平镇东山村的王大爷连连称赞。排楼路口是两个角落群众出行的必经之路,以前群众经过都得小心翼翼,下雨天甚至不敢走,但现在大家完全放心了。

“自从有了擂台赛,大家都铆足了劲,就是要干出一些成绩。”东山村党总支书记颜志贤介绍,“我们前两年的新小线农村公路养护和排楼路口改造工程,都是优秀评价,今年我们计划实施新小牌提贤道路亮化工程,争取拿个三连优”。

随着一件件好事、实事的落地见效,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项目的评价不言自明。擂台赛晒出了成绩,也晒出了压力和动力。截至目前,全县举办观摩拉练3次、擂台赛22场,评出优胜项目78个,并根据项目建设情况,从236名村级党组织书记中确定强雁33名、青雁45名进行重点培养,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扛红旗、当先锋”的干事动力。

“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一根根黑皮甘蔗从蔗园里出发,沿着新修的道路运往市场,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石鼓镇凤美村,实事项目帮了蔗农村民的“大忙”。“之前蔗园的路不好走,有时村民种的甘蔗采摘完都不好运出来。”凤美村党支部书记陈福星介绍,“经过大伙儿商议,村里改造建设80亩果蔗示范园,硬化相关道路,并赶在甘蔗上市前完工验收,彻底解决了蔗农‘卡脖子’难题。”

从地头到餐桌,离不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成立凤美甘蔗合作社,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扩大种植加工规模,让甘蔗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陈福星信心满满地说道。

甘蔗“长成”大产业,老醋也发展出新气象。岵山镇铺下村坚持将实事聚焦在“狠抓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因村制宜实施老醋传统文化区打造项目,投入200万元将村里废弃仓库改造为集古法酿醋场景复原、醋文化展示、醋美食体验、本地民俗传承于一体的醋园中心。

“我们始终秉持‘始于老醋,不止于老醋’的发展理念,醋园中心的建成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解醋文化、体验传统酿醋技艺的好去处,更成为推动铺下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岵山镇党委组织委员魏舒婷说道。

村社间的比拼如火如荼,乡村里的产业也正欣欣向荣。据了解,在该县确定的2024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中,涉及产业发展129件,占全部事项的55%,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分别增收1000余万元、8000多万元,推动实现强村富民“双赢”局面。

“从‘一事一议’汇聚党群力量,到‘一年一评’激活治理效能,再到‘一村一品’培育特色经济,永春县逐步探索出‘党建引领、产业融合、强村富民’的振兴路径。”黄永炎介绍说,下一步,永春县将接续发力,‌在这片“万紫千红花不谢”的土地上,把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实事办在群众急需之时,以创新实践照亮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孙杰鹏 颜彩虹)

来源:闽南网

相关文章

全省率先实现办理户籍业务“零跑腿”,济南不断优化户籍政策

户政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2025年济南市公安局在户政服务方面将有哪些便民举措,更好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4月2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公安局人口基础支队支队长单金文介绍,截至目前,济南共通过“不见面办理”为全市群众办理业务3.38万笔,收到社会各界好评。单金文表示,去年以来,济南
2025-04-30 10:19:00

权威发布:70项改革创新项目!威海统战12条措施“同心改革·聚力发展”

4月29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周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其成,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公绪亮,荣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曲兆文,介绍《2025年实
2025-04-29 18:23:00

桂洋木薯粉条:舌尖上的乡土情怀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木薯粉条是泉州永春桂洋镇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岁月流转,这道承载着历史记忆与乡土情怀的美食,至今仍是当地人心中的挚爱。上午9点半,桂洋镇桂洋村村民林进旺与妻子便开始忙活。这天,他们要煮上一大锅木薯粉条,招待前来做客的亲朋好友。作为经验丰富的厨师,林进旺对这道家乡菜有着独特的心得
2025-04-29 17:35:00

宁陕县财政局:多举措提升财政投资项目评审质效

本报讯(记者 陈涛 通讯员 周俊湦)今年以来,宁陕县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财政工作部署,围绕“规范、高效、精准”目标,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强化监管、提升服务,扎实推进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为政府投资项目把好“造价关”。完善制度,规范评审流程。修订《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程序的通知》,细
2025-04-29 10:35:00

千年古村焕新颜,单县三官庙村打造齐鲁样板文旅小镇

在鲁西南大地上,一座千年古村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山东省单县北城街道三官庙村,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绘就一幅“文脉传承、产业兴旺、乡风醉人”的文旅融合画卷。千年古庙续文脉 文旅小镇展新姿三官庙村因唐贞观年间所建三官庙得名,古庙历经1500余年风雨,殿内天官、地官、水官三尊神像静默
2025-04-29 09:40:00

龙潭区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助教” 公益活动捐赠仪式圆满举行

【来源: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_义务教育】图为:捐赠仪式图为:赠送书法作品及奖牌图为:苗区长讲话图为:会议现场4月24日上午,在龙潭区进修学校二楼多功能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旨在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乡村振兴-科技助教”公益活动捐赠仪式。龙潭区政府副区长苗春红、吉林市山东商会执行会长邓文瑜及相关商会成员、龙
2025-04-29 04:1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