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前刚从北京领奖归来的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卢俊威,今天一早就钻进了实训教室,假期里要带着6名学生抓紧备战即将到来的国内外一系列技能大赛。卢老师说:“过硬的技术本领是靠每天刻苦磨练得来的。”
上海的高校教师身份,对生于广东、刚满24岁的卢俊威来说是个“逆袭”。两前年,他从家乡的一所大专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被作为高技术人才引入上海,在位于松江的科创学院当了一名专职教师。破格招录卢俊威的理由很充分,也是他在职场上成为“香饽饽”的重要原因——他是广东省的技能高手、省赛金牌得主。到了上海,卢俊威一点都没有让人失望。2024年9月15日晚,法国里昂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式上,卢俊威和队友身披五星红旗走上领奖台,以全场最高900分的成绩,从世界技能组织主席手中接过象征大赛最高荣誉的“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这是以世界技能组织创始人名字命名、用于奖励大赛全部59个项目中最高分选手的奖项,被誉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中的金牌”,获奖选手堪称“冠军中的冠军”。
卢俊威出生于广州的一个普通家庭,性格内敛沉稳,勤学善思。出于对电路、网络的好奇心,他选择了职业院校,专攻机电一体化,把爱好变成了专业。三年前,世界技能大赛新增了工业4.0项目,要求选手在4天累计22小时内完成生产线预仿真、搭建网上商城、工业网络及网络安全、工作站智能传感器创设和维护、能源系统的管理和生产线数据分析等多个板块技术内容。有别于传统的机电项目,该项目涉及的技术领域更广,融合度更高,对于没有世赛经验的卢俊威来说挑战极大,但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比拼一直是他的梦想。从入职上海到参加比赛,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那段日子里,他的生活几乎没有白天和黑夜,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和卓越的领悟力,他熟练掌握了机电、计算机通信、编程、AI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技能核心点。能达到熟练应用这些本领的程度,常人大多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时间。

“金牌教练”指导学生去摘取更多技能大赛的金牌

卢俊威说,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今年初,他加入了“松江工匠学院”导师团队,每年将面向企业青年职工和中小学生,开展数千人次的技术培训和工匠精神宣讲活动。他说:“我的学历还有待提升,我已经看准了国家开放大学的相关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肯定是永无止境的。”
如今,卢俊威又定下了新的目标——以教练的身份参加2026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这个五一节就是我们训练的‘黄金周’,四名男生和两名女生要跟着我从早上8点钟训练到晚上9点半。”他说,培养技能大赛冠军不是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匹配产业发展最前沿需求的高水准技能人才。
原标题:《这位世界技能冠军、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是这样“逆袭”的》
栏目编辑:左妍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