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何以“无中生有”(评论员观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9:34:00    

崔 妍

善于在发展大局里找定位,敢于在时代潮流中抓机遇,“无中生有”的另一面就是“敢为人先”

立足所有、面向所需、修炼所能,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入局”,以增强产业链优势“布局”,方能写出“无中生有”的神来之笔

有次在浙江桐乡采访,听闻这里濮院羊毛衫出名,占有全国约70%的批发份额,市场成交额多年保持千亿元级规模,却不产羊毛,心中讶异。

近期,又看到一则消息:全球最高模量的玻璃纤维配方,模量突破100吉帕,进入技术“无人区”,使风力叶片直径长度可突破200米大关。这一自主研发配方的所有者中国巨石,也来自桐乡。桐乡玻璃纤维产值已超百亿元,并引领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千亿元。再查,桐乡也不盛产石材,讶异变疑惑。

看似并无资源禀赋,却善“无中生有”,桐乡产业布局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市场嗅觉灵敏,善于“捕风”。改革开放东风“吹”来新潮流、新装备,濮院商户敏锐发现机织毛衣代替“打毛衣”的可能,顺应并满足羊毛衫的市场需求。装备轻量化,能源清洁化,通信产业提升信号穿透性,中国制造向高端进军,玻璃纤维是重要材料。中国巨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跃居行业前列。

“无”的是资源,“有”的是视野。善于在发展大局里找定位,敢于在时代潮流中抓机遇,“无中生有”的另一面就是“敢为人先”。

桐乡真的是“无中生有”吗?也不尽然。没有资源禀赋,却有区位优势。桐乡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与上海、杭州、苏州形成1小时交通经济圈。既享信息之畅,又有交通之便,积极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自然更易于承接长三角核心城市资源外溢。这也带来启示:并无一地是“一无所有”,潜力往往在不太明显的“有”中蛰伏。善于跳出一隅算家底、融入大局想方法,思路更开阔,才能以“有”育“无”。

“无”与“有”也不是“不变量”。“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密切配合、协同发力,能够“无中生有”“有中生优”。

通过“飞地抱团”“村村抱团”模式,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建设直播基地,拓宽销售渠道,助力濮院羊毛衫市场2024年成交额保持高位……看濮院的羊毛衫产业,从家庭作坊到“马路市场”、集散中心,再到时尚古镇、临空产业园,产业体量由小到大,产业链由短变长,离不开当地政府做规划、优环境、整合各方资源。

这就好比手中握牌,形成的组合越多、打法越多,胜算越大。而牌怎么组、怎么打,离不开“手”的主动作为。“有形之手”着眼高远、运筹帷幄,整合资源、催生变量,“无”就可能生“有”,更能进一步沉淀出“优”。

“无中生有”并非玄学,也得讲究因地制宜。福建泉州,立足早期婴儿尿布的代工经验,汇聚周边地区无纺布、高分子吸水材料资源,锤炼核心原料供应能力,乘上电商“快车”,产品畅销海外。山东临朐,将法国朗德鹅进行本土化繁育,推行“协会+企业+合作社+基地+养殖户”模式,一手以深加工提升附加值,一手与省农科院协作解决种源问题,让鹅肝由“西洋货”变“土特产”,反向输出到欧美。

一个个“无中生有”的故事,蕴含着产业从默默无闻到赫赫有名的成长密码。立足所有、面向所需、修炼所能,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入局”,以增强产业链优势“布局”,方能写出“无中生有”的神来之笔,创造“绝无仅有”的奇观。

桐乡,得名于“梧桐之乡”。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真正的机遇,永远诞生于主动创造的沃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6日 09 版)

相关文章

起步早、生态好、政策足!模速空间“C位出道”的阶跃星辰点赞“模都”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记者获悉,在“模速空间”展馆中,上海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阶跃星辰演示了旗下基础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基础大模型起到重要作用,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阶跃
2025-04-29 23:26:00

“小学教材逼疯家长”,是时候给家长减负了!

家长不是“作业质检员”,用旧的知识储备强行辅导,既违背教育规律,也模糊了家校共育的边界。“万的第二笔不是撇吗?”“司马光砸的是瓮不是缸?”“嗯的拼音竟然不是en而是ng?”“数学题20-x=9,原本两步就能得出答案,现在需要五、六步?”△ 社交平台上,部分教材修改内容引发网友讨论最近,一篇《逼疯家长
2025-04-28 19:44:00

奔跑的力量

4月23日《广西日报》刊发文章《奔跑的力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董文锋报纸版面截图。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征程上,全区上下坚持实干为要,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即日起,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全媒体专题报道——“在这里,感知经济脉动”,瞄准短期之“形
2025-04-28 19:07:00

脑机接口迈向规模商用 亟需破解生物相容性难题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记者 陈洲)左手丧失活动能力的少年靠“意念”指挥机械臂重新唤醒沉睡的肢体;在广东中山,测试人员头戴脑电波采集设备,在不使用双手的情况下,“脑控”着无人机稳定飞行……当“意识流”转化为可传输、可解读的“数字信号”,脑机接口这项被誉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正在掀起一场碳基
2025-04-27 19:09:00

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规模超3200亿!

今日,2025年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协同发展大会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办。会上,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产业发展图谱,建立“3+6+6”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宣布打造目标规模20亿元的“中试基金”和50亿元“数字文创母基金”,力争通过“中试+基金”模式,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量产快速转化。推出3000亿规
2025-04-25 18:07:00

重新审视AI时代教师的价值

■ 至少在目前,AI并未取代人类所有的工作,并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 一旦涉及或进入无法模式化的精神世界,人的劳动便很难被取代,这恰恰是教师被需要的原因AI是否可能取代人类的一切工作?似乎有这种趋势。自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是心智与脑力延展、肢体与体力解放的过程。比如,石
2025-04-25 07:1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