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年首家险企!“最强金融地级市”金融拼图,东吴财险拟开业,背靠10家国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8:06:00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苗苗

图源:图虫创意

2025年首家获批开业的保险机构诞生。

4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批复,同意苏州东吴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吴财险”)开业,并核准宋继峰东吴财险董事长、夏卫新东吴财险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同时批复同意筹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北京分公司。目前,东吴财险多个岗位正在火热招聘中。

东吴财险注册资本20亿元,由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苏州国发集团”)等11家法人股东共同出资组建。其中,10家股东为苏州本土国有企业,苏州国发集团以33%的持股比例稳坐第一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早已是金融机构总部云集之地,拥有东吴人寿、东吴证券(601555.SH)、苏州信托、苏州银行(002966.SZ)、苏农银行(603323.SH)、张家港行(002839.SZ)等多家金融机构。东吴财险的开业,不仅完善了苏州国资的金融版图,更让苏州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产险+寿险”双牌照的地级市。

时代周报记者就开业进展、业务布局等相关问题致电东吴财险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东吴财险获批开业

2024年9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苏州国发集团筹建东吴财险。不到一年时间,东吴财险已获批开业。

从批复内容来看,东吴财险业务范围为:机动车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企业/家庭财产保险及工程保险;责任保险;船舶/货运保险;短期健康/意外伤害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特殊风险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接受江苏金融监管局的属地监督管理。

财政局出身的宋继峰获批出任东吴财险董事长,东吴人寿“老将”夏卫新任东吴财险总经理。4月14日,苏州市市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宋继峰现任苏州国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拟进一步使用;夏卫新现任东吴人寿党委委员、副总裁,拟任苏州市委管理领导班子企业正职。

宋继峰出生于1974年,硕士研究生,拥有高级会计师职称。曾长期在政府和监管系统工作,先后担任苏州市财政局人事教育处科员、苏州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苏州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苏州市财政局副局长等职务。2023年8月,宋继峰调任苏州国发集团出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夏卫新则是一名“保险老将”。他出生于1970年,本科学历,早期曾于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任职,后转入监管领域,曾任原保监会江苏监管局法制处处长、人身保险监管处处长等职务。2013年6月,夏卫新获批出任东吴人寿副总经理,直至此次履新。

开业同时,监管还批复同意东吴财险筹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北京等地分公司。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东吴财险开业初期布局北京、上海等成熟市场并非盲目冒进,而是战略必需。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保险需求旺盛,市场容量大,布局于此可提升品牌影响力,积累高端客户资源与先进管理经验,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东吴财险多个岗位正在招聘中。

4月2日,苏州国发集团在官微发布东吴财险招聘公告,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先启动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从岗位需求来看,此次招聘涵盖总公司、分公司、销售团队和校园招聘四大类,涉及信息技术部/数据管理部、法律合规部/风险管理部、产品精算部、计划财务部、营销管理部、投资管理部、车险承保部、车险理赔部、非车险承保部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等。

“金融最强地级市”金融拼图

在全国城市的金融格局中,苏州地级市中名列前茅,被誉为中国 “金融最强地级市” 。

苏州国发集团的前身为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003年,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将苏州国发集团建成以金融投资为主业的国有控股公司。

目前,苏州国发集团已发展成为集银、证、保、信等持牌机构以及创投、担保等类金融机构为一体,在全国地级市中拥有金融牌照和金融工具最为齐全的地方金融控股平台。其业务版图包括东吴证券、苏州银行、东吴人寿、苏州资管、苏州创新投资集团、苏州信托、江苏金服数字集团等多家公司。

其中,东吴证券成立于1993年4月,其前身为苏州证券,2011年12月登陆A股市场。2024年,东吴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36亿元,同比增长2.26%;净利润23.66亿元,同比增长18.19%。

苏州银行成立于2010年,是唯一一家总部设在苏州的城市商业银行。2019年8月,苏州银行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2.23亿元,同比增长3.01%;归母净利润50.68亿元,同比增长10.15%。截至2024年末,苏州银行总资产达6938.04亿元。

东吴人寿则是国内第一家在地级城市设立的寿险法人机构,成立于2012年5月,总部位于苏州。2024年,东吴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9.57亿元,同比增长4.39%;实现净利润2160.47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7.8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截至2024年末,东吴人寿的总资产为483.20亿元,净资产为52.16亿元。

在2024年工作会议上,苏州国发集团曾表示,要争取金融全牌照,争做全国一流地方金融控股集团。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东吴财险的落地对苏州国发集团金融版图的完善具有关键意义,它不仅填补了集团在财险领域的空白,使得集团业务版图更加完整,在科技保险、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东吴财险还有望与东吴证券、苏州银行等兄弟机构形成协同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除东吴财险外,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江苏地区还存在两家财险机构——紫金财险、凯本财险。

紫金财险成立于2009年5月,是江苏本土财险“老大哥”,由江苏省财政厅控股。2024年紫金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8.31亿元,在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位列第五。凯本财险是首家总部设立于江苏省的外商独资保险公司,由韩国四大保险公司之一的KB财产保险股份公司100%控股。2024年凯本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5亿元。

袁帅认为,作为江苏第三家财险法人机构,东吴财险的加入将重塑江苏地区的财险市场竞争格局。“新晋国资背景的东吴财险与国资龙头紫金财险、外资特色的凯本财险同台竞争,将带来更加多元化的市场参与者,促进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虽然东吴财险的入场可能会对紫金财险的市场份额产生一定影响,但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将推动各家公司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最终惠及消费者。”

相关文章

成都银行2024年报:资产、存贷规模连续四年千亿级增长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生 夏一铭)4月29日报道4月28日晚,成都银行发布的2024年报。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分别站上12500亿元、8800亿元、7400亿元新台阶,连续四年实现千亿级增长,成长性保持行业领先;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突破220亿元、120亿元新关口
2025-04-29 17:18:00

强回报 重创新 增信心 已有452家深市公司积极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

自2024年2月启动,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已实施超过一年。据统计,已有452家深市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增强聚焦主业意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文化及理念塑造成为深市公司的共识。实证分析显示,“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
2025-04-29 12:35:00

全球科研城市百强中位居31位,济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规上工业产值近六成

4月2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建设科技强市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介绍有关情况。新黄河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南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据悉,济南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实现再进位,多项关键指标稳居全省首位,为省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
2025-04-29 11:34:00

发布亮眼一季度报后,东阿阿胶股价跌停:现金流隐忧引发争议|大鱼财经

4月27日,东阿阿胶(SZ000423)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了稳健的双位数增长,数据表面亮眼。资本市场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东阿阿胶股价在次日交易中触及跌停,引发了投资者之间的激烈讨论。一季度业绩亮丽与股价罕见跌停根据财报,东阿阿胶在2025年第一季
2025-04-29 08:14:00

硅片综合市占率下滑,TCL中环如何扭转颓势?

“经营战略偏差、业务结构存在短板以及一些经营决策失误。”TCL中环(002129.SZ)董事长李东生在年报中对业绩巨亏原因如是说明。2024年受行业阶段性去产能影响,主产业链上市公司普遍亏损。TCL中环作为硅片领域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成本领先以及初创了210大尺寸硅片,但行业寒冬中,决策失误被放大
2025-04-28 20:30:00

广州酒家:一季度营收10.46亿元,同比增长3.34%

4月28日,广州酒家发布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6亿元,同比增长3.34%;归属净利润5101.02万元,同比下降27.93%。(企业公告)
2025-04-28 19:42: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