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首例!在子宫内开始治疗罕见遗传病的女童出生后无疾病迹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4 17:36:00    

·这项研究强调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为更大规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还增加了在子宫内治疗其他遗传病的可能性。

首位在子宫内开始接受治疗的女孩,在两岁半后没有出现罕见遗传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迹象。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 Sydney)儿科神经学家米歇尔·法拉(Michelle Farrar)说,这意味“婴儿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5年2月19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的一篇科普文章,脊髓性肌萎缩症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病,在儿童期发病率仅次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是2岁以下儿童首位致死性遗传病,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10000-1/6000,人群携带率约为1/50。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化变性和丢失导致的肌无力和肌萎缩。具有发病年龄早,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这名女童的情况属于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最严重形式,她缺乏SMN1基因的两个拷贝,并且只有一个或两个相邻基因SMN2的拷贝。因此,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脊髓和脑干中的运动神经元。患有严重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婴儿通常活不过三岁。

女童服用的药物名为Risdiplam,由跨国药企罗氏(RHBBY.US)生产,是一种调节SMN2基因剪接的小分子药物,可增加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体内SMN(存活运动神经元)蛋白的水平并改善疾病表现。由于过去有数据显示,与Risdiplam相关的物质能够通过胎盘传递,支持了产前治疗的可行性。

据《自然》(Nature)杂志报道,在子宫内接受治疗的想法是女童的父母提出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当地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了这个针对一名患者的研究计划。父母在与无党派倡导者协商后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书。

在这项研究中,母亲在怀孕第32周时每天口服5mg的Risdiplam,婴儿出生后,从第8天开始口服Risdiplam,之后每天持续口服至今(截至2025年2月,女童年龄为30个月)。未来她也将持续服用该药物。

针对分娩时羊水和脐带血的检测表明,药物已经到达胎儿。与其他出生时患有相同疾病的婴儿相比,该儿童血液中SMN蛋白的水平较高,神经损伤水平较低。孩子没有表现出肌无力的迹象,肌肉发育正常。“这显然非常令人放心。”主持这项研究的美国孟菲斯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St.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临床神经科学家理查德·芬克尔(Richard Finkel)说,他建议对孩子进行终身监测。

据《自然》报道,过去十年中,FDA批准了三种用于治疗新生儿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到目前为止,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是在出生后进行的。但是,多达一半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就有一些症状。

法拉表示,虽然前述研究只涉及一个人,但强调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我们瞄准的治疗窗口非常狭窄。”她说,积极的结果为更大规模的研究打开了大门,看看这些发现是否可以复制。芬克尔说,在出生后治疗不足的情况下,这个案例还增加了在子宫内治疗其他遗传病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534-0

2.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300802

澎湃新闻记者 曹年润

相关文章

为溶血性疾病治疗提供新靶点,专家团队在《细胞》发文

原本应该“寿终正寝”的“氧气快递员”红细胞,却纷纷意外死亡——溶血性疾病轻则导致疲劳、贫血,重则引发器官衰竭,原因何在?针对这一问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刘琴团队联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副教授胡兴斌团队,揭示了一种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机制。北京时间4月18日,国际期刊Cell(《细胞》)以“Red
2025-04-20 21:13:00

去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在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定向好,202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首次达到98%;今年一季度达到98.3%,又提高了0.3个百分点,老百姓“舌
2025-04-18 17:04:00

低血压的危害有哪些?这些日常处理方法请收好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已有明显提高,但低血压却较少得到大家的关注。了解低血压及其处理方法,可以减少低血压带来的恐慌,减少低血压导致的不良事件。什么是低血压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值为90~139/60~89毫米汞柱,当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时,即为低血压。低血压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继发
2025-04-18 14:45:00

颅内也能长“珍珠”?神经外科双镜联合精准摘除“珍珠瘤”

近日,省医河源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通过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技术,成功为一名因右侧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导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实施肿瘤全切手术。术中精准剥离包裹神经血管的“雪白样珍珠瘤”,术后患者面部剧痛完全消失。“珍珠”暗藏危机,双镜配合在毫米级空间下“拆弹”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而继发性疼痛多由
2025-04-09 22:16:00

这些药,别一起吃!有人确诊急性肝损伤!

近日,多地进入升温模式,但早晚温差较大,有不少朋友感冒发烧。有的人会随手吃一些感冒药或退烧药。药物可以治病,但使用不当,反而会危害身体健康。近日,福建厦门的医院就收治了多例由于不当用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今年19岁的小王,最近感冒且反复发烧。他先后服用阿咖酚散、奥司他韦胶囊、玛巴洛沙韦片三种药
2025-04-07 09:03:00

用系统思维应对老年共病挑战

评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共病现象日益凸显,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焦点之一。老年共病患者死亡风险较单一疾病患者显著升高。此外,共病常引发功能衰退、生活质量下降及不良事件(如跌倒、感染)等,亟须社会各方关注。如何科学应对老年共病,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这需要就老年共病现状、管理策略厘清思路,
2025-04-01 11:3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