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首例!高铁跨地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6 13:47:00    

3月16日1时58分,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以下简称沪宁合高铁)六合特大桥跨南京地铁S8号线连续梁成功转体,标志着江苏省境内高铁建设首次采用连续梁转体技术跨越既有地铁施工顺利完成。

施工人员在桥梁转体过程中进行监控辅助作业

3月16日凌晨,南京六合马鞍街道,沪宁合高铁与地铁S8号线交会处灯火通明。黄色水马围成的施工区域内,建设团队围着梁柱和安全监控设备各司其职,他们要把身边这庞大的一柱一梁在约70分钟内转动超40°,安全跨过地铁S8,并与两端精准对接。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工人启动牵引设备,转体开始缓缓移动。

桥梁转体开始

桥梁转体中

桥梁转体完成

转体吨位11300吨,重心高度27.6米,已转角度20.692°,瞬间角速度0.625度/分……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施工现场设置的多处大屏幕上,实时监测显示着转体的“一举一动”。

施工人员操作桥梁转体作业

沪宁合高铁六合特大桥起自六合区横梁街道,终至浦口区盘城街道,全长43.4公里,横跨公路、地铁、水路等,是沪宁合高铁全线重点工程之一。此次转体的连续梁长126米,重11300吨,相当于7500多辆小汽车重量;转动角度为顺时针转动46度,最远端转动距离达52.187米;转体后与地铁S8号线成46度夹角。

南京地铁S8号线是南京市首条全线位于长江以北的地铁线路,日常客流量较大。为减少跨线施工对地铁运营带来的影响,建设管理单位沪杭客专公司会同施工单位中铁十九局项目部建设团队协调南京交通部门和地铁公司,利用夜间地铁停止运行的时间组织施工作业。项目团队开展惯性摆动、点动速度等工艺工装性能测试,通过沙盘预演精确计算各工序时间,采用平衡转体的桥梁施工方案,即先在地铁沿线一侧浇筑梁体,后通过转体让梁体就位。

施工人员在桥梁转体过程中进行监控辅助作业

中铁十九局沪渝蓉高铁13标项目经理蒋绪鹏介绍,施工中,项目团队采用智能称重技术实现梁体配重平衡,运用智能转体系统进行转体施工,技术人员通过安全监控系统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转体梁运行状态、转盘转过刻度及转速、风速、应力等关键指标,动态调整转体施工,最终在70分钟左右完成转体全部施工工序,将梁体精准旋转到384和386号墩上,转体精度达到毫米级,误差不超过3毫米。

据悉,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江苏长江北岸地区的高铁空白,对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各项工程施工稳步推进。

来源:现代快报/现代+

相关文章

北京“五一”每天4万人加强保洁,225座公厕可临停15分钟

“五一”期间,全市每日将出动约4万名作业人员,加大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的清扫保洁频次和巡回保洁力度。此外,本市再增19座方便司机如厕的“可临停15分钟公厕”,使全市“可临停公厕”总数达到225座。国子监街,东城区城管委工作人员正将一张印有二维码的文明旅游提示海报张贴在街巷长公示牌旁的墙面上。
2025-04-29 17:34:00

“小学教材逼疯家长”,是时候给家长减负了!

家长不是“作业质检员”,用旧的知识储备强行辅导,既违背教育规律,也模糊了家校共育的边界。“万的第二笔不是撇吗?”“司马光砸的是瓮不是缸?”“嗯的拼音竟然不是en而是ng?”“数学题20-x=9,原本两步就能得出答案,现在需要五、六步?”△ 社交平台上,部分教材修改内容引发网友讨论最近,一篇《逼疯家长
2025-04-28 19:44:00

AI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 中国一汽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流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邓志华 张诗淼在AI重构生产力的浪潮中,工业制造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近日,中国一汽积极主导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迭代开发,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流程,率先引入物流拣选与搬运场景,开启了“AI+制造”的深度实践。据了解,为让人形机器人能在复杂的物流区
2025-04-28 16:22:00

老河口供电:深耕电缆试验技术 夯实智能电网建设根基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付润晗、胡培)在电网规模持续拓展、供电需求日益多元的时代浪潮中,提升电网设备运维水平、强化核心业务技术能力已成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4月25日,国网老河口市供电公司举办核心业务技术大讲堂之高压电缆试验技术培训,为公司电网运维团队注入强劲技术动能。为
2025-04-27 12:05:00

尹同跃:加大技术创新 吃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的“饭”

大皖新闻讯4月2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开幕式上,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作了题为《开创产业协同新局面,共建开放合作新生态》的发言。“发动机的创新和研发投入,让我们吃了20年的‘饭’,今天我们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吃电动化、智能化
2025-04-26 15:50:00

精准护航花季少女!贵阳妇幼保健院团队破解生命 “隐秘通道” 难题

近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青少年妇科团队(普通妇科一病区)成功为三名生殖道畸形小姑娘实施矫正手术,三例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三位花季少女术后恢复良好,标志着该科室团队在女性生殖系统畸形诊疗领域的技术实力迈上新台阶,为女性生殖道畸形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范本。 突破技术难点,精准护航生育力生殖道畸形是女性
2025-04-25 12:1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